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地动之初,高山合围,稠密的河网带来了大量沉积物,堆积成了肥沃的成都平原。而后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美名就此传扬。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4月26日的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
如何认识这一“极端重要性紧迫性”?
作为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发挥优势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
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如何让在乡村种粮
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
对此进行了调研
👇
1
为何要“种粮”?
高楼林立的城市、烟火十足的繁华,让人很容易忽视,成都其实是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超大城市。
新津区天府农博园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都江堰的成功建设,使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自古以来,成都就是重要的“大后方”之一。直到今天,成都平原亦是全国的产粮宝地。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曾撰文指出:
“成都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既有优势又体现担当。”兰蓓表示,国家从战略安全角度划定耕地红线,是对市场经济缺陷的弥补,否则土地无限制地利用会给未来造成更大风险,也不利于倒逼国内城市集约节约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在农业发展上面临着比传统地区农业更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农户受利益驱动更愿意种蔬果等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如何破解?种粮收益不如外出务工,资本“下场”盯紧花卉苗木种植,如何阻止“盛放的花”挤走“田里的苗”?……
2
“粮田”如何变“良田”?
时序不到五月,一片金黄的麦田已丰收在望。“这一品种有望成为全国最早熟的品种。”站在田里,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生产负责人杨福明检查着麦穗的饱满程度,远处是滚滚麦田。
这里是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也是23个四川省小麦重大新品种的“育儿室”。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杨福明介绍,基地常年和十余所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试验田是他们的露天实验室,也是第二课堂。从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所有的生长数据都会由试验田工作人员及时反馈,给种子科研提供宝贵的方向。“我们也很需要抱好大专院校的‘大腿’,”杨福明笑称,校地合作能够充分发挥高校站得高、看得远的优势,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穗子大、产量高、抗性好等直观优势。
这样的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是成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战场。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通过建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粮仓”的建设并非农业农村局“一家之事”。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11个市级部门、23个区(市)县、6家科研院所、3大通信运营商、3家平台公司共同参加、协调联动,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例如,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加强耕地保护,市水务局负责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市科技局助力“藏粮于技”、市网络理政办推动智慧农业平台等。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将打造形成“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即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 。
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打通机制后,就全力推进。
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教师、蜀麦1963选育人郝明在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基地观察小麦长势。
良种田越来越多,智慧田也在不断涌现。
3
让种粮成为有吸引力的事
关系着“天府粮仓”内生动力的,是“谁来种粮”的问题。
种粮也能赚钱,这一观念在成都并不稀奇。
种粮也可以成为一份大展宏图的事业。
“90后” 王伶俐,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投身农业,现在是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名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她推动合作社一次次实现“变革”,在圈里已小有名气。她在上岗前经历了考证、培训,还学习了播种、育秧、机械操作。成都市出台了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给予农业职业经理人在推荐选拔、培训培养、认定管理上相应的支持政策。例如,职业经理人会有贷款的额度,初级可以贷10万,中级20万,高级可以贷30万,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这也成为王伶俐选择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原因之一。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
舒星宇今年30岁,成为职业经理人已经5年,他所在的崇州市万茂欣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崇州市最早推行标准化服务的合作社之一。
在这支“农业共营制”的种粮“团队”中,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负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的农业全链条服务平台。由此,实现了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的协调发展。
即使是劳动能力欠缺的农民,也能在这一模式中获得保障。
01
一是用“美丽”吸引人才,在保留乡村原生态风貌基础上,着力缩小城乡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把乡村建得更宜居宜业;
02
二是用产业吸引人才,通过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等,为人才下乡提供价值发挥的平台;
03
三是用制度激励人才下乡,推行“合伙人”制度,为乡村引进艺术家、跨界精英、创新创业人才等,在乡村探索建立“乡村达人”学院、“乡村农创联盟”等,加大与各类人才资源的对接。
联系人:王岚
联系方式:13608000536
邮箱:602827952@qq.com
联系人:杨柳
联系方式:15108389227
邮箱:475131412@qq.com
联系人:童锐
联系方式:17340089579
邮箱:378548704@qq.com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西段399号天府新谷6号楼804
COPYRIGHT 励合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 12663256612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