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成都如何进一步做强航空门户枢纽功能?专访临空经济专家曹允春→
2023-08-19 23:01:47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习近平主席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这段致辞,在成都人和关注成都发展的人群中引发广泛共鸣。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强化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政治责任。

我们推出“在成都,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系列报道,胸怀感恩之心、永葆奋进之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成都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从东汉年间富庶一方的“锦官城”,到唐宋时期“扬一益二”的鼎盛繁华,从“百年春熙”到“国际范”的交子商圈,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锦绣繁华延续至今。


如今,迈入新时代的成都,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黄金交汇点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客运到货运,从国内到国外,成都天府机场和双流机场作为“双引擎”正在加速推动成都成为国内国际“双门户枢纽”。今年以来,成都加快恢复拓展国际航线,满足国际交流合作、贸易往来需求,不断增强航空枢纽辐射能力。一个数据是,2023年上半年成都天府、成都双流两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3458.9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为83.3万人次,同比增长683.4%。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班正在起飞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这一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讲述着这方土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也彰显着成都以门户优势撬动发展机遇的卓越实践。


目前

成都的枢纽地位如何?

又该如何进一步

做强航空门户枢纽功能?

近日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曹允春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

01

不靠海不沿边的成都

走在开放前沿

红星新闻: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目前,成都的枢纽地位如何?


曹允春:当前,成都的门户枢纽地位在全国范围内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成都自古以来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另一方面,成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重要节点,不仅服务成渝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还与沿线城市协同构建产业通道一体开发开放格局,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因此,无论向西或是向南,成都在整个西南地区的战略枢纽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此外,从铁路、机场等硬件基础设施来看,成都联通世界的能力极强。“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航空是中西部地区补足交通短板进而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方式,成都也正在“一市两场”格局的加持下借“机”腾飞。


↑成都国际铁路港


再如中欧班列让成都加速从内陆腹地走向了开放前沿;从文化方面而言,成都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和宜居程度能够吸引国外的人才;在产业方面,成都的经济产业质量较好,尤其是成都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非常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我还记得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成都的劳动力、政策、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02

为年轻人搭建舞台

拥抱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红星新闻:成都大运会已经闭幕,您觉得这样的国际赛事能为成都带来什么机遇?


曹允春:我们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来到了信息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发展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当前,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都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进行发展,更大的经济空间也能够带来更多经济发展的要素。


首先,成都大运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为成都这座城市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对于成都扩大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是十分重要的,加速了成都的国际化。


↑成都大运会精彩瞬间


其次,只有了解一座城市,未来才会与其有合作的机会。从世界各地前来参加成都大运会的选手年龄大概在18-27周岁之间,这些年轻人是具有活力的、代表未来的,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他们将会成为各个国家、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来到了成都,除了参加成都大运会,他们也会从城市形象、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脑海中为成都描摹出一个优质的形象。未来,当他们进入职场后,需要进行投资或者文化交流时,成都将会成为重要的选择之一。


↑成都大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现场 


因此,我觉得成都大运会能够为成都带来非常多的机遇。这个机遇不仅仅在于为成都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国际品牌形象,更在于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都承载着成都的发展机会。可以说,成都通过成都大运会在拥抱年轻人、寄希望于年轻人,让年轻人成为我们既古老又年轻的成都的发现者、成都故事的讲述者。


03

“一市两场”加持

成都可紧抓四个发力点

红星新闻:成都已经开启“一市两场”。今年3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始运营国际(地区)航班。根据你的观察,“一市两场”给成都这样的城市带来了什么变化?成都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强航空门户枢纽功能?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曹允春:成都是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经济优势与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机场就是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成都从“一场”到“两场”的变化,带来的是双机场的更精准定位和更多的航线资源。


从“一市两场”的定位而言,双流机场的定位是运营国内的精品航线,加强了成都与国内各地的联通力;天府机场着重运营国际航线和全货机航线,大大提高了成都与国际的联通力。差异化的定位带来的是成都能够最大化利用航空资源,提升时效的同时增加业务量。而成都“一市两场”与国内国际的双联通,实际上推动了成都作为门户枢纽的发展能力,同样顺应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流机场起降的航班


在我看来,在“一市两场”的加持下,成都可以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做强航空门户枢纽功能。


完善综合枢纽的基础功能。以2010年建成启用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其以上海虹桥机场为核心,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吸引与之相关产业的集聚,成为上海一个新崛起的区域性专业服务集聚区,提供了全新的城市发展空间。


落地到成都,成都天府机场建设了天府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长途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高度复合及垂直叠合,实现了旅客零距离交通换乘,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是国内少有的实现综合交通“无缝换乘”的机场。尤其是高铁这一交通要素,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内将旅客“拉”到天府机场坐飞机,具有极其强大的客源吸附力。


↑旅客在天府国际机场公交专线客服中心候车


除此之外,成都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机场航空货运的冷链设施建设、两场之间的交通连接等,提升双机场之间中转能力和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完善机场综合枢纽的基础交通功能,进一步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保障。


拓展综合枢纽服务网络。“枢纽”的本质含义其实就是“集”和“散”。从国际市场上看,以迪拜机场为例,其枢纽功能强劲就在于能够联通世界和国内的点位,枢纽服务的范围较广;从国内市场上看,北上广是代表性的航空门户枢纽。因此对成都而言,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都需要积极推动国内外航点覆盖面由广至精,增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


另一方面,增加航线也是关键措施。据了解,7月27日,成都再次加密一条国际航线——直飞埃及首都开罗航线由每周3班增至5班。通过新开、加密、恢复国内外航线,成都可以构建完善的航线网络,加快构建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为产业建圈强链、消费恢复提振、外贸促稳提质等提供国际通道服务和支撑。



在航权安排上,第七航权又被称为完全第三国运输权,指某国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完全在其本国或地区领域以外经营独立的航线,在境外两国或地区间有载运客货的权利。成都还需要积极争取包含第七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拓展完善国际航空货运航线网络,进一步增强枢纽功能;此外还可以推动144小时过境免签覆盖更多四川城市,增加过境免签国家数量,开发更多航空旅行产品。


优化综合枢纽的运营组织。“枢纽”的实质是通过航班、航线把各地较为分散的旅客集中溢出,再向其他地方输送。因此,一座机场是否成为“枢纽”,关键在于其能不能方便、快捷地中转。要实现“枢纽”的功能,需要进行多领域的工作,其中运营、组织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航空而言,建立国内和国际高效衔接的航班波,是“枢纽”的根本要义所在,打造航班波是公认有效缩短MCT、提高中转率的方式。因此,成都需要对航线网络、航班时刻等进行布局,既要强化国内航班中转衔接,还要强化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高效互转。据我了解,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初步形成覆盖广泛、中转高效的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和“五进五出”航班波结构。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提升要素的聚集辐射能力。“枢纽”强调要素的聚集或辐射能力。在地面,成都致力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过公路、高铁等地面交通网络更好地增强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使得“临空经济”不会成为“孤岛经济”,因此也能更好地带动成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航空方面,一般而言供应仓库都是在机场,那么是否可以在成都以外、四川以内建立一些城市货站,来提升要素聚集辐射的能力?这些城市货站不一定需要完全替代其他城市的仓储,它们只要够“强”,就能够进一步加强成都双机场客货要素的聚集辐射能力。


04

用好产业优势

推动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

红星新闻:今年1月,《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印发。成都应当如何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推动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切入口在哪里?


曹允春:临空经济的本质是枢纽型经济形态,是基于航空快速运输的交通方式,促使资金、物质、知识、信息、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依托航空运输全球易达性的绝对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临空经济区能够聚集一批具有明显技术偏好、时间偏好和空间偏好的产业,具备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高、时效性强等特点。


↑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


从产业基础看,成都具有较为明显的航空航天产业基础和优势,可以把发展民航科技作为当地临空经济的特色。从供给端看,四川有民航二所,有科研基础;从需求端看,当前很多机载设备、空管设备、航空维修、机场特种设备等重要设备,不少还都是进口的。如果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发展民航科技就非常重要,也有广阔市场。此外,还有对航空运输依赖较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等高端产业。


这些产业技术偏好性强,其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聚集,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倒逼地区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


此外,我认为,临空经济区内不同的圈层应选择不同的产业。空港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圈层结构,按照产业类型和与机场的距离,可划分为机场运营区、紧邻机场区、机场相邻区和外围辐射区四个圈层。其中不同圈层的产业选择,要参考不同产业临空偏好的强弱。比如机场运营区和紧邻机场区,要选择和机场业务关系比较紧密的航空运输产业;比如航空维修、航空培训、航空金融、航空物流,必须得离机场距离近。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辐射范围一定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甚至更大范围为半径,建设促进区域机场群建设,以机场群推动临空经济和区域产业升级,两者也能互相促进。


红星新闻:不少城市都在推动航空枢纽向“客货并举”转型,成都也在引育基地货运航空公司,持续做强快递、冷链等航空货运枢纽功能。成都如何推动航空枢纽向“客货并举”转型?


四川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客改货项目现场


曹允春:“客货并举”的意思是,航空枢纽在关注“客”的同时也别忘了“货”。据我了解,2022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109.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万吨,已然很强。但成都航空货运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航空货运枢纽仍然存在差异,原因是城市间的适空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其次是区域间对周边企业的集货能力也有差异。


其中,大力发展适空产业是成都航空货运发展的关键解法。成都目前正积极发展的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等,势必会带动本地航空货运的发展。


成都航空货运具有良好的基础。首先,成都有足够的经济活跃度,能为航空货运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其次,成都航空枢纽的客运活力也会带动货运的发展;另外,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是适空产业的重要内容。在区位上,成都正处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下也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此外,成都也是一座消费能力很强的城市,这些都将对成都航空货运产生积极影响。


↑双流机场起降的航班

此外,一方面,从航空物流产业价值链入手,成都需要增加全球性的货运代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一些增长型的市场发展,例如医药、生鲜冷链还有跨境电商物流方面。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叶燕 吕佳羽

图据新华社、红星新闻、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东部新区、双流区融媒体中心等

成都发布编辑 | 语伞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