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苏州有很明显的两面性。
一面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狮子林、拙政园及留园等历史瑰宝坐落其中;而另一面,则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精神的工业园区正展现着时代的脉动。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但其实,苏州工业园区的起步是晚了一步的——亚洲首个开发区,建于1961年的新加坡。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始于1984年。10年后的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才在金鸡湖畔破土动工。
但它却是实打实的后起之秀。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30年来,园区取得了3个“超万亿”的成绩——累计实现税收1.0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54万亿美元。
✦ +
+
如何实现“特色立园”?
坚持长期主义 打造产业集群
苏州工业园区中心,金鸡湖畔,东方之门犹如一扇通往未来的巨门,巍峨高耸。
园区中心的湖畔沿岸,布局着阳澄南岸创新城和吴淞湾未来城;再细分,是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金鸡湖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4个功能区;进一步再细分,便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等产业集群遍布其间。
园区、专业化“园中园”、特色化产业集群……像“套娃”一样的“园中园”,让人不禁疑惑——每一个细分的产业园,是如何锚定主攻产业,找准自己特色产业集群的?
“其实我们最初是叫生物医药纳米产业园,后来逐步分成了现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纳米城。”纳米城相关工作人员对特别报道组记者介绍说。
分化大类、主攻细分方向建设特色产业园的背后,一方面是顶层设计——三十年来,园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园、工业强区不动摇,梳理产业链条、绘制产业图谱、制定专项产业政策,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四大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则是顺应产业发展。早在2006年,园区就开始着手布局纳米技术“未来产业”,引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在未来产业蓝图规划下,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为重点方向的纳米技术应用企业逐步聚集园区。产业聚集,政府持续赋能,2013年,作为园区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主阵地,苏州纳米城正式投用。
一张蓝图规划,找准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推进载体建设、产业集聚、服务保障等,形成一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如今纳米产业在园区从“零基础”变成“千亿级”,相关企业近1300家,产值突破1550亿元,其中上市企业15家,涌现出敏芯、纳微、南大光电、纳维、百赛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微纳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初步形成,已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
特色立园,除了要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以外,离不开园区基础设施、公服配套、风貌形象的提质。
南岸新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给人的第一感觉,不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是一个生活社区——800余套人才公寓,拥有智能机器人、全景监控等系统,用智能科技带来舒适居住体验;商业体区别于传统零售主力店模式,而是围绕“年轻社交场”,构建无界消费新场景;园区草坪设置山地自行车道、篮球场、足球场、露营基地……“在这里工作,更是在这里生活。我们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做好,自然能加大产业园区吸引力。”苏州工业园区跨境电商创新中心招商总监陈文睿说。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苏州跨境电商规模年均增速超过40%,构建了家电、机械、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带。不久前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7家苏州企业上榜,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 +
+
如何实现“企业满园”?
打造专业队伍 提质政务效能
苏州工业园区辖区面积278平方公里,如何招引更多企业、留住存量企业,实现“企业满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招商政策,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起招商,纳米城工作人员笑着说。
苏州工业园区在这方面脱颖而出——以外资为例,园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超5100个,其中10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项目174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
苏州是如何突破重围的?园区招商团队的建设是破题之道。苏州工业园区先后成立科技招商中心、CBD招商中心、文化产业招商中心等招商单位,打造国际化、专业化招商队伍,聚焦产业体系建设开展精准招商。
“30年前,园区招商团队刚成立时,我们借鉴了新加坡模式,由新加坡专家带领团队外出招商,逐步学习并掌握方法。”该工作人员介绍道,“团队成员背景多样,涵盖土木、机械等理工科专业,而非单一的商学背景。”
“例如,现在负责纳米城招商的团队成员均拥有理工科学位,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学历者,他们经常研究最前沿的学术文章和技术进展,以便更好了解项目的技术、专利、产品抗风险能力等。在科技招商领域,我们面对的是来自学术界和科研机构的顶尖人才,包括学者、院士等。招商团队能够准确理解对方的技术细节,并展开深入的专业对话。即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一点也能显著提升我们对高端人才和项目的吸引力。”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说。
招引企业后,如何留住企业,考验的则是园区在政策、管理、服务效率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生物医药产业园,从起步阶段的实验室到成长期的中试厂房,再到商业化生产需要的水电气、蒸汽、环保处理等设施,都能得到一站式服务。以起步阶段为例,创业者花2400元/年就可在众创空间中租一张办公桌,注册一家公司,开始办公;在共享实验室,创业者花几百元就能使用几百万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配套服务是跟随园内企业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近两年,随着企业发展加速,人才、临床、供应链、资金、商务合作等需求开始突显。“目前,我们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支持覆盖早、中、晚不同成长阶段,包括合作伙伴对接、资金争取、人才招聘、应用场景、土地供给、临床申报、环保处理等全周期、全链条。”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赋政策之能,增服务效率,更是关键。该负责人介绍说,园区会根据企业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例如,在药品研发过程中,企业会需要使用到动物实验室,而动物实验室的建设原本需经由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审批。鉴于生物医药园区内相关企业的高度集中,为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园内综合服务中心在企业‘家门口’设置审批窗口,从而更好地满足需求。”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园已聚集62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近3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全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 +
+
如何跑出产业 “加速度”?
完善产业链 激活园区发展活力
园区汇聚众多企业,不仅促成了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这种集聚效应更是催生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紧密的上下游协作,企业间形成了高效的合作网络,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创新能力,还显著增强了整个区域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为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药物的早期研究、临床试验直至最终的市场商业化流通,这一过程构成了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正如新能源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成一样,一个药品的完整生产流程同样可以细分为众多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环节。比如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药物本身的研发,还需要考虑诸如压片、包装、关键生产设备等配套服务。”
该负责人说,因此,园区的发展策略不仅限于吸引专注于产品开发的企业入驻,更包括引入那些能够服务于该产品的上游原料供应及下游加工制造等环节的企业。“希望围绕这一整条产业链进行布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闭环,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这样的产业聚集,也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汉纳材料是集纳米碳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于2013年作为首批企业入驻纳米城。“当时我们来的时候都没几家企业,但现在已经是一房难求了。”汉纳材料董事长陈新江博士说,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比如我们产品的核心导电材料银浆,以前都是从外地购买,但是现在在纳米城就有企业能够提供。”
▲参观展览馆
这种地理上的接近性不仅提升了时效,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反馈及改进的效率。“因为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许会因为一个小问题就要飞到外地去反馈、沟通。但现在我们下个楼就可以去到他们的实验室,极大节约了时间、资金、精力成本。”陈新江说。
听闻此言,带着记者前去企业采访的纳米城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企业之间的有效交流,正是园区活力的证明。在他看来,当一个产业园区构建起了一条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时,它不仅能够获得来自政府的政策扶持与金融资源的倾斜,还能促进园区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正是这样的交流合作,让园区得以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这才是一个‘活着’的、有价值的园区。”
记者手记
不断地求“变”,是记者在苏州工业园区从始至终感受到的关键词。这里的“变”,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的拓展,更在于园区顶层设计的不断优化以及产业集群的动态调整。
如何发现立园的特色?缘于顶层设计的不断优化与产业集群的变化。以生物医药纳米产业园为例,随着“未来产业”的兴起和相关企业的快速集聚,这里逐步转型分化为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纳米城。同样,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诞生也并非偶然。它是在数字经济产业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园内的跨境电商企业逐渐越来越多,于是诞生“园中园”,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
这种特色园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先确定大的发展方向,然后在实践中探索细分领域,通过链接内外部资源,最终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园区面貌。
如何更好地服务满园的企业?缘于不断根据企业需求来调整服务策略。例如,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许多公司对动物实验室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苏州工业园区特地在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审批窗口,大大缩短了项目的启动周期。
而在跨境电商产业园,考虑到入驻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与政府部门保持紧密沟通。产业园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定期邀请外管、海关及税务等政府相关部门驻点办公,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和支持,让企业下楼即可咨询问题。
在这片充满变化的土地上,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园区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有持续不断的优化与调整,更有积极主动的沟通与协作。正如一位采访对象所言:“这是一个‘活着’的园区。”也正因此,园区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长,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
推荐阅读>>
○曹立军到市群众接待中心调研并接待信访群众,要求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公里路开十几分钟?相关部门实地走访确认方案:增加车道,11月底进场整改!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