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为1017家重点企业保障用工29.13万人!成都多策并举赋能企业与人才发展
2024-12-17 21:49:52


今年以来,成都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工作部署,聚焦重点企业需求,深入了解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用工挑战,通过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用工保障方案。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多渠道拓宽企业招聘途径,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类招聘会、人才对接活动,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高效沟通桥梁。


一方面,聚焦扩容提能,以数字转型和智慧赋能为引擎,完善用工服务保障机制,不仅将众多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畴,还借助联盟力量与24小时调度模式,成功为1017家重点企业解决29.13万人用工需求,稳定庞大的在岗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1200余场人社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化身政策“快递员”,促使“政策找企业”成为现实,让企业尽享政策福利。


“2024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2024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以及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目前成都正在展现自己的人才“磁力”。未来成都市人社局将继续深化服务效能,不断探索创新,促进经济与就业协同共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保用工、促发展

完善用工服务保障机制  

为1017家重点企业保障用工29.13万人

今年以来,成都市人社局聚焦扩容提能,着力完善用工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加快数字转型与智慧赋能,升级智慧就业用工保障调度平台,实现了重点企业用工全流程闭环管理,从需求监测到服务提供、预警响应,再到保障调度,精准高效满足企业各类用工需求。


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优化人才配置方面作用关键。成都秉持“市场引才”理念,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未来产业竞争新赛道上稳步迈进,为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同时,成都市人社局协同产业部门将“四上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与专精特新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企业保障数量从192家大幅扩围至1017家。深化三级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借助共享用工联盟与企业HR联盟,有效调剂季节性用工余缺,并在高峰期开展24小时调度,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营。截至2024年11月末,已累计为1017家重点企业解决29.13万人用工需求。


2024年,成都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在双流区投产。为切实解决成都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用工缺口问题,双流区人社局链接5家职业院校,综合采取实地调研、校企合作、精准匹配等多项有力措施,为企业增产扩产提供强有力人力资源支撑。9月以来,协助比亚迪招工500余人。



新都区根据企业对用工岗位的差异化需求,分类施策保用工,组织企业到简阳、眉山等周边人力资源丰富地区以及外地技工学校、高职院校和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协助保障成都尚源轨道、裕鸢航空、欧陆港(成都)等80余家重点企业招工870余人,有力助推企业发展。


金堂县多渠道摸清企业服务需求,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加强企业人才引育和用工保障,组织通威太阳能、士兰半导体等60余家重点企业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余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保障支撑。


不仅如此,全市人社部门高频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8.04万家次用人单位发布208.77万个次岗位需求,有力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对接。


引人才、助创新

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9家

新进站博士后千余人

今年11月9日,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界面新闻/界面智库等共同研制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显示,在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综合排名中,成都排名第一。


在前不久结束的2024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成都再度摘下“2024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2024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称号。自该奖项评选启动以来,成都已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在人才引进上,成都优势体现在哪里?随着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崛起,过去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传统人才竞争格局面临新的变化,人才资源的竞争态势进入新阶段——“城市人才竞争由重数量累积转向质量提升;人才涵盖范畴由专注‘高学历’向多样化拓展;人才工作方式由传统‘价格战’模式迈向全方位服务。”《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钱明辉认为,“成都在‘爱才’‘育才’‘引才’‘用才’和‘宜才’五个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均进入分项榜单十强。在‘爱才’和‘用才’两个维度优势显著,位于榜首。”


“问需求、出点子,针对企业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人社部门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制更加精准的服务措施。”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人才技能补贴到职称评审流程,从就业创业奖励到博士后进站工作,人社部门都主动靠前服务。


四川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裕制药”)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集研产销为一体的医药企业,聚焦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抗衰四大领域。


百裕制药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广泛拓展国内外研发合作,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专业化、高素质科研队伍,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3年,百裕制药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们希望可以招聘到药物化学、化学和有机化学方向的博士后进站。”百裕制药项目申报部经理叶凤表示,“从我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后,温江区人社局就一直关注我们的博士后引进事项,给予了很大帮助,帮我们扩展招博引才的路径。一方面从政策上给予我们帮助,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引进、管理和出站等政策解答。另一方面,从招引路径上给予帮助,通过招聘会、活动、媒体帮助我们宣传。”今年,百裕制药已经成功招来两名博士后进站,从事创新药研发工作。



今年1—10月,全市博士后新进站1108人,博士后工作站新增19家,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与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也实现大幅增长。同时,成功举办各类人才活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参赛,促成参赛项目团队达成落地或投融资意向签约。


送政策、优服务

1200余场人社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   

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哪些政策补贴”“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11月12日,在“2024‘蓉易见·秋遇’企业服务沙龙——人社政策直达快享 赋能企业发展提质”活动上,42家企业代表踊跃提问。



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市人社局的业务骨干围绕人才引进、社会保险、就业稳岗、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当前人社政策的重点内容,共同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新路径,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个活动对我们来说非常实用,让我们对人社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关于灵活用工以及人力资源专业服务的政策。”一家物流公司的参会代表李女士表示,“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物流运输业务,在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用工难的问题。通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这样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产品销售的企业,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但在实际运营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方面。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能够直接了解而且享受到人社政策红利。”参会代表张先生表示,会上解读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政策,以及政府提供的专业培训指导,都对公司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11月18日下午,简阳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走进某知名餐饮公司,开展社保政策宣讲活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保政策,提高员工社保参保率,切实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今天感谢你们登门来给我们送政策,终于把社保政策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也明白了企业的法定责任。会后我们马上梳理100多名员工的情况,对超龄的员工立即购买工伤保险、对未超龄人员从明年1月起全员参保,让员工和公司都有个保障。”该餐饮公司董事长苏先生表示。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开展人社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12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52万余份。“通过推动政策落实,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让惠企政策真正及时、精准惠及经营主体,更好地为产业园区发展赋能增效。”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2024成都年度经济热词②|立园满园——带动经济“全盘活”的关键“一子”
○国家级名单!成都+2
○低至1℃!冷空气又来!成都这些地方要下雪
○即将开通!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换乘攻略来了→
○正式下线!“成都造”汽车+1
○最新!免票、降价!四川这些景区优惠来了
○央行:明年适时降准降息!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颜雪

成都发布编辑丨黎孟

点点在看,点点赞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