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第100家
观想科技董事长魏强:走进交易所大厅,我们就坚定了上市的目标。
12月6日上午,观想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开始交易。当日,观想科技董事长魏强身着一身黑色西装,在深交所西部基地参与上市敲钟仪式。
随着观想科技上市,成都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成都也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之后,全国第10个上市公司数量过百城市。目前,成都100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超1.37万亿元。
从1993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出现,到2015年突破50家,成都用了23年。而从51家到100家,成都只用了6年时间,足见近年A股“成都军团”扩张之快。
观想科技创始人魏强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999年从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便回成都创业。2009年,魏强设立观想科技,以自主可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军工行业的应用为核心业务。
作为科技型企业,观想科技主要为军工单位提供定制化产品,这意味着前期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
资金短缺曾令类似观想科技的科技企业头痛不已,借力资本市场是一种重要方式。2015年6月,观想科技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观想科技又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
为助力企业上市,成都曾举行一系列上市培育活动,魏强对此印象颇深:“走进交易所大厅,我们就坚定了上市的目标。”
西南科创板“第一股”
成都先导董事长李进:在载体建设、人才招引等方面获得了大力支持。
去年4月16日,成都先导正式登陆上交所,填补了西南地区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空白。
成都先导董事长李进本科毕业于原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合并至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专业,随后赴英国学习。2011年3月,李进构思了两项有关DEL技术的发明创意。为进一步落实发明创意并实现商业化,李进草拟商业计划书,为回国创业做准备。
为什么选择成都?“成都出台的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让成都先导在载体建设、人才招引等方面获得了大力支持。”李进此前介绍,通过“蓉漂”人才计划,公司成功招引多名核心技术人才,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专项支持,核心研发团队被评为创新创业顶尖团队。
在成都先导日益壮大的同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也在蓬勃成长。李进透露,成都按照研发进度给予支持政策,还为企业提供“走出去”等资源平台。“像生物医药这样知识、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尤其需要加强与全球顶尖资源的学习交流与战略合作。”
实际上,在科创板开市之初,成都便出台《加快推进成都市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最高奖励高达1000万元。
近来,诸多成都企业陆续在科创板登陆,且速度愈来愈快。目前,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共有12家,其中今年上市的就有8家,其中不乏极米科技、欧林生物、国光电气等市值百亿级别的明星公司。
明星科技公司
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政府部门帮助品牌走出去,并将一些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带进来。
国内投影市场“一哥”——极米科技,是在成都成长起来的科创板明星企业。极米科技2013年在成都设立,主营投影设备。目前,极米已拥有各项专利440件,陆续发布40多款产品,深入到全球各地的普通家庭之中。
对于当初选择在成都创业,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直言,是看中成都的区域、人才以及政策优势。
在钟波看来,近10年来,成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最高、国际化参与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据他透露,2013年落户成都高新区后,公司第一年办公房租全免,第二年房租减半,这对当时还很弱小的创业公司来说,帮助极大;创业初期,为了方便极米科技办公,成都高新区甚至将税务局办事人员派遣到公司,当面办理电子发票业务,真正做到了为企业服务。
“成都高新区政府和软件园区方面还会经常带领视察团过来交流学习,帮助极米品牌走出去,并将一些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带进来。”钟波说,对于科创企业来说,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了企业培育发展的土壤,而雄厚的产业基础也将带来技术碰撞,加速企业发展。
钟波还表示,极米科技在创业初期就选择在成都扎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成都在光电显示领域积累深厚。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先后集聚华为、京东方、英特尔、IBM、德州仪器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成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活力的“代言人”。
创业板注册制四川“第一股”
大宏立董事长甘德宏:政府极力支持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工作效率很高。
成都上市企业数量爆发绝非偶然,这背后离不开成都良好的发展环境、包容的城市氛围。对于这一点,大宏立董事长甘德宏深有体会。
现年56岁的甘德宏,从15岁在成都当学徒算起,他在机械相关行业摸爬滚打已有30多年。去年8月,甘德宏带领大宏立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四川首家成功上市的企业。
回顾这几十年的创业经历,甘德宏说,自己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是专注干好矿山砂石设备领域。
“我没有高的学历,也没有殷实的家境,靠的是自己的刻苦与努力,以及永不放弃的毅力。”他说,在自身努力的同时,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支持。
大宏立董秘高勇介绍,上市前政府就给予了公司不少指导和培训,极力支持企业走向资本市场;企业改制时,成都市金融局也是全力配合,“公司上市需要开具相关证明时,政府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弄好了”。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高管,高勇观察到,近年来成都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加码研发创新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高勇表示,很看好成都未来的发展,相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成都上市公司出现。
Wind资讯统计显示,目前成都还有海创药业、倍特药业、普瑞眼科等11家公司已成功过会。其中,仅仅11月,就有海诺尔、思科瑞和坤恒顺维3家公司过会。目前,这些公司正在等待注册发行。
潜力明星药企
海创药业董事长陈元伟:公司成立之初,政府帮忙解了融资燃眉之急。
今年9月,海创药业科创板IPO成功过会,离上市交易指日可待。
“海创”之名,源于“聚海外归国之才而共创新药”之意。公司创始人陈元伟毕业于瑞士洛桑大学,在艾伯维和拜耳制药等知名药企从事药物研发近20年。2005年,陈元伟回国工作,2013年创办海创药业。
海创药业专注于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自主研发的AR抑制剂HC-1119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望于2022年在中国境内提交新药申请(NDA)。
作为生物医药企业,如何持续性获取研发资金,是一个关键问题。陈元伟回忆,公司成立之初,几乎所有社会资本都持观望态度的时候,是在成都高新区帮助下,海创药业获得了天使投资。这笔融资,解了当时海创药业新药研发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自2017年开始,海创药业临床项目加速推进,对项目研发资金的需求也同步加大。为解决当时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省市区各级政府大力协助海创药业从各个途径解决融资问题,在深度对接投资人、推荐融资项目路演、“科创贷”、产业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帮助海创药业获得持续研发、继续前进的资源。
陈元伟说,他切身感受到成都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全力推进,整体产业规划和产业链布局,都在不断优化。从鼓励产品创新发展,到助力品牌树立;从培育创新主体、提升科技水平,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等各方面,成都都给予了医药企业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对未来在成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陈元伟表示。
百家成都公司成功在A股上市,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成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年均增加15家上市公司,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200家。”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21年三季度,成都市级累计培育梯度企业1318家,其中2021年新入库724家。
推荐阅读>>
成都与中国中铁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将在14个领域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征!集!启!动!成都TOP100最美街巷,等你送TA“出道”
来源|城市进化论
图源: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古月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