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发布 体银智库从2015-2022年分类数据看变化趋势
2024-01-04 20:10:19
2023年12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经核算,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3008亿元,增加值为13092亿元。与上年相比,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5.9%(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增加值增长6.9%。
从内部构成看,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9180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为3686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增加值为226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增长速度看,体育产业实现较快增长。与上年相比,体育管理活动增加值增长16.3%,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增加值增长11.7%,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增加值增长11.3%,其他体育服务增加值增长8.7%,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加值增长7.8%,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增加值增长7.3%,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增加值增长7.2%。
体银智库对比2014-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体来说呈现稳步增长,2021-2022年疫情之后也表现出恢复增长的活力;体育产业增加值GDP占比在2019年达到1.14,疫情后放缓,2020-2022年占比逐渐提升。相对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目标——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体育产业在2023-2024年将进入增长关键期。

体银智库同时统计对比了2015-2022年体育产业分类详细增长数据,体育 服务业总值从2015年的5713.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7779亿元,增长比例超过211%,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值中的占比从33.41%,提升到53.86%。体育服务业比重的提升也意味着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成效,中国体育产业正在从传统制造强,走向技术、运营、服务的综合升级提升。


《中国体育产业报告(2023-2024)》体银智库综合统计

2015-2022年体育产业分类详细增长数据对比,还可以看出,46号文发布后,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在体育产业总值占比提升比例最高,从100亿元增长到1329亿元。其次是体育培训与教育,从247.6亿元增长到2338亿元,增长比例超844%。一方面是该分类领域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和体育培训与教育领域市场呈现的良好态势,即使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也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体银智库分析师同时认为,尽管近年来随着体教融合深入推进发展,为体育培训与教育市场提供了利好环境,但这一细分市场在经历从2017年到2018年跳跃式发展后,市场不规范和市场监管的不完善也正让这一领域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2018-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步伐实际上趋向理性放缓。

在体育产业核心的竞赛表演市场方面,2022年竞赛表现获得市场规模达388亿元,较2015年149.5亿元,增长了159.53%,总体规模也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308.5亿元。体银智库分析认为伴随疫情全面恢复,这一市场核心数据在2023年有望得到新的突破。

在中国特定国情下发展的群众运动基础环境逐渐改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市场规模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从276.9亿元增长到1921亿元。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目标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体银智库认为,随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增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市场份额也必将还有新的增长点和机会。

另一值得关注的高增长比例的分类市场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模从2015年的155.2亿元,到2021年达到1012亿元,2022年增长态势放缓回到千亿市场之下。2018年到2019年中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模得到飞速增长,此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保持在900-1000千亿级规模。2023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发布,这也意味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正在从单纯的规模数量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场规模提升,也同步带来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服务市场的增长。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类市场规模到2022年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但这一服务市场的增长比例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增长比例来说差距也可见。中国场馆服务和实际运营能力的提升仍是大有可为的市场机会。

在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市场方面,尽管2015-2022年增长比例数字没有那么高,但产量规模基数大,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规模数据略下降,到2022年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市场增长恢复,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13614亿元达到了1425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体育用品及相关制造对应的服务市场,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市场份额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即使疫情期间仍然保持增速发展。体银智库分析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新的销售渠道发展,包括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和私域流量发展,都为该市场发展推波助澜,这同时也对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注:1.增速为现价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2.若数据分项合计与总计不等,是由于数值修约误差所致。
附注:
1.指标解释
体育产业总产出,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体育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体育产业增加值,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体育产业生产活动而创造的增加值。
常住单位指在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负责、控制和管理下,利用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创造新的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
2.核算分类
体育产业核算分类采用《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派生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符合体育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体育产业核算采用两级核算分类。第一级分类按照活动特点分为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场地设施建筑业和体育服务业三大类。第二级分类是在第一级分类的基础上,细化为178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
3.核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
核算所需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大部分。一是普查资料和专项调查资料,包括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全国体育产业专项调查资料等;二是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包括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有关专业统计年报资料等;三是行政管理资料,如国家体育总局的部门统计资料。
【推荐阅读】:
最新公布: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3008亿元
最新|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 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1175亿元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 :体育产业发展五大趋势六大机会看点值得关注

—— END——

媒体合作或寻求报道

微信搜索:tiyinbank

体育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总裁班项目报名联系

孟老师 13810605592(微信同号)

报告咨询、体银商学院课程咨询

肖老师 13810822412(微信同号)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