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19:00,由北京体银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出品,厦门国贸猎迅会展有限公司和厦门市法学会体育与影视法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易剑东教授第六届跨年演讲将在厦门·海上世界开讲。活动同时得到厦门市法学会、北京市体育基金会、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招商蛇口福建公司、北京美斯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以及安踏、匹克、乐巨体育、思博亚等机构现场创意产品支持。易剑东教授作为我国知名体育学者、奥林匹克研究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健康中国50人论坛成员,现任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与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 易剑东教授跨年演讲自2018年正式发起组织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易剑东教授以独特视角解构每年体育大事件,坚持“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洞察别国、中国和世界;概览体育、人类和社会;横跨学科、平台和语言;立足知识、事实和数据;探寻规则、逻辑和规律”六大原则,探究体育本质的深刻性。长期以来他以深度参与和实践探索体育的深度、广度和多元性为出发,以理性思考与公共研讨不断推动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在此次既有理论深度、思想厚度、实践热度的输出,还有现场资深体育人的思想交汇、资源碰撞的跨年演讲正式到来之前,体育bank特别整理了易剑东教授2022-2023跨年演讲开篇实录内容,回温易剑东教授跨年演讲精彩的“六原则六定位”。 (以下为易剑东教授2022-2023跨年演讲开篇实录)很高兴到了第五年的跨年演讲,“5”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寓意,其中有两个意义特别重要,一是象征圆满和循环,第二是象征这个世界要回归它的本源。我们经历了非常艰难的三年,迎来了更有希望的2023以及更久远的“十四五”和“十五五”。对于体育人而言,蛰伏了三年,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我是学历史出身的,所以我特别热衷于探讨我们现在投入其中的体育是怎么来的。谈到体育怎么来的,几乎所有的体育人都会有一个概念——你懂不懂项目?那么什么叫懂体育?什么叫懂项目?——我想,在老师眼里,在媒体眼里,在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迈入这个行业首先经历的洗礼就是要懂所有项目,所以今天我想把自己这几十年来对体育的思考,尤其是过去一年来对体育的思考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时常在想,我的跨年演讲是一种怎样的知识产品,这种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意义何在。我把自己整个思考体育的原则,今年首次做一个归纳,主要是以下六个原则:第一,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我看事情喜欢以今论古,从今天往回去看古代,而不是为探究古代的事情而看古代的事实。第二,洞察别国、中国和世界。中国体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全球化的现在,或者说后全球化逆全球化时代,我们都与世界脱不了关联。现在我国在学术领域开始有区域和国别历史研究的兴盛,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要往世界更高远的方向走,要看看其他国家以及更宏大的世界在干什么。第三,概览体育、人类和社会。当我们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部门在中国运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世界上可能大约只有5个国家体育是设立了由独立的政府直接管理的部级机构,日本、德国都已经不在其中了,它们的体育都和其他部门合在一起。当然,我国文化旅游现在也已经合在一起,我们很多的省/市/县也已经开始合并。但不管怎么说,在体育对人类的意义和对社会的价值方面整体贯穿地思考,才有利于看清体育,更好的把握体育的真实地位和现实的方位。第四,横跨学科、平台和语言。因为任何人建构自己对体育的知识和理解,要有不同的学科理论视角,要有不同的平台,要有不同的语言。虽然本人在外语里面只懂英语,但是短暂的学过俄语和日语,但事实上我有很多的朋友,他们都会其他的语言,我会经常向其他的语种的学者,包括体育学者和人文学者请教关于体育的某些问题。所以这些年我始终坚信,只有坚持多语种多平台、多学科,我们才能真正看懂我们身边的体育和这个世界的体育。第五,立足知识、事实和数据。在国际奥委会的档案当中,网站上有一个数据特别具体,叫facts and figures,每届奥运会都会列出事实和数据。当然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国际奥委会现在也有知识管理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奥委会特别注重人类关于体育的知识的沉淀、整理、挖掘以及供世界各国的公众使用。在我的视域当中,全世界没有一个组织像国际奥委会这样把自己有关这个机构的几乎所有过去的历史事实,大量的、无偿的呈现给公众。所以我曾经在学术界有这个说法,如果在座的年轻学者找不着研究领域,我建议你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因为你可以很便利地获得很多资料,而你要研究很多其他的体育领域,包括体育组织难度会大很多。第六,探寻规则、逻辑和规律。这也是我五年始终没有变的一个主题,虽然这个主题我到现在为止也只能说只是把大体的函数关系理清楚,我得不到一个很具体的x加y加z这样的一种方程,哪怕是一元一次方程,恐怕我都没有办法解析,因为体育其实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复杂现象之一。我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它可能比自然科学更复杂,因为自然科学基本研究大体不变的客观物质,它比一般的人文学科更复杂,因为它既研究人类要摆脱地心引力去运动,又要让自己的意志情感心理智慧投入其中,它是一个世界上几乎最复杂的学科研究对象。本次演讲跟往年演讲一样,我给自己做了六个定位:首先是回顾历程,包括回顾过去的世界体育以及过去的一年,我们对体育的思考。第二,要表达一些观点,或者说叫输出一些观点。我想中国其实很缺乏体育的思想输出平台,我们可以输出无数的赛事,包括像今年火爆的主持人贺炜输出对足球的情感以及他和人生的关联,但是属于体育自身内在的规律,自身的一些独特思想,我们很难有平台去输出。很多学者写的文章没有人看,包括我自己,所以借助这样的演讲平台,我们希望表达一些观点。第三,是要呈现一些样态。什么叫样态呢?世界体育在目前的AI和VR这样的一种透视下,其实已经无比地丰富,无比地让我们炫目,但是有一些样态我们还是看不见,或者我们没法理解。第四,我们要总结一些规律。尽管很难总结,但是我今年可能会比往年更多一些,我自己试图去趋近规律的一些表述。第五,我们要讨论一些话语。因为我们国家在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我自己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国际的学术话语体系,很难发表有中国话语风格的文章,中国人在这里发的文章基本上是遵从别人的话语的。我说一句可能比较敏感的话,我们对我们体育体制的反思,对我们特有成功的体育举国体制模式的反思,这种文章往往会发表,但你要去谈我们体制的优点,外国人基本不会看,并不是你说服不了他,而是我们一定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第六,当然,我们还要讲述一些事实。事实在哲学意义上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词,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会把片面的事实视为完整的事实,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以及导出错误的行为,在很多时候这是有教训的。中国体育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留下了很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实,我今天也会试着给出一些别样的解读,并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在沉淀之后,看看我们如何去看待,比如我要稍微花点时间解读我们的东京2020奥运会所谓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实际上它在多个方面可能不太成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2024年1月7日易剑东教授第六届跨年演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