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寒潮降临时,体育场馆该如何保暖? | 观点有效
2024-02-24 21:01:19


体育场馆空间发展至今,从室外逐步转变到室内,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今室内体育馆成为了标配,满足了全天候进行活动的需求,免除恶劣天气的影响。但室内空间也隔绝了和自然的紧密联系,在春、夏、秋、冬四季都需要通过内循环和空调的方式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因此后来开始有人设计出可开合屋盖的体育场馆。它根据场馆运营实际需求使部分或全部屋盖结构开合移动,使建筑在屋顶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下都可以正常使用,最重要是可以根据气候天气的变化而开闭。

开合屋盖的体育建筑,采用最多的是网球中心,有了屋顶盖,场馆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不仅保障了网球赛事不被雨水中断,还可在屋盖闭合的状态下举办各类演艺活动。从早期功能单一的专业体育场馆演变成国际主流的高水准多功能体育场馆,2018年张学友就在澳网的墨尔本罗德拉沃尔球场办了世界巡演,2023年韩国女团aespa在美网的法拉盛公园举办主题音乐节,在国内包括林俊杰、刘若英、周笔畅、梁静茹都在网球中心举办过演唱会。

▲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网球女单决赛在“小莲花”举行

去年12月23日,00后音乐才女单依纯在杭州奥体网球中心“小莲花”开了一场演唱会,不巧的是“湿冷魔法”袭击杭州,不仅早晚冷,白天的气温也很低。西湖结冰,钱塘江霜冻,市区气温骤降至零下5.4度。遇上杭州最冷的两天办演唱会还是第一次,演唱会中单依纯跟现场歌迷互动的方式都变为了,“好冷,好冷,好冷……你们冷吗?” 

这个特殊的案例也再次提醒了我们体育场馆温控问题的重要性。顶着冰冻天,如何在湿冷的冬天极端天气下保证场馆舒适的室温并让演出顺利进行,让艺人和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感,可是有些“学问”的,这对场馆方的运维经验和专业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小莲花”内部屋顶闭合之后

冬季,大型体育场馆通常采用锅炉供暖,能直接覆盖整个场馆内的空间。但常常会遇到温控的难题。夏天冷气下沉,一层内场已经非常冷了,但是看台上区域依旧感受热乎;冬天反之,看台上已经达到25℃以上,但内场温度仍旧停留在20℃以下。这与整个场馆设施系统出风回风的设计非常有关联,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分层、分区、分空间,需要设有单独的温控调节,规避场馆常见的大开大合冷热温度不均的问题。场馆设施系统巨大的用电量,能耗也是运营中很大的一项成本支出,需要在配置和使用上充分合理考虑节能降耗等因素。

为了能有舒适的体验感,在出现极端低温的天气时,建议提前开启供暖系统,同时活动保障团队必须紧密配合起来,共同确保场馆内制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我的经验,应对寒潮天气,除了在最初设计时的留心,在具体日常操作方面仍有不少可以注意和补救的地方。

活动前一周

重点说下,场馆方要重视在活动前一周内全面细致地做好暖制热系统的调试工作

分工明确,这其中有指令人、设备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操作员、锅炉操作员、换热站机房人员、末端空调设备检查组等。

指令人对整个系统运行节点把控,协调各岗位,检查各系统运行情况,并作出实时判断发出指令调整运行参数和工作思路方向,保障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并关注节能降耗。

监控换热站系统是否正常,人员每2小时记录一次板换运行数据、供回水水温、水压数据等运行数据,保障循环泵和补水系统正常工作,管道压力是否正常,有无渗漏现象,每小时记录一次场馆内各区域温度,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指令人。

设备自控系统的操作中,关注整个热源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末端空调机组设备的运行,做好数据监测和调整工作,通过BA系统画面数据及时观察整个系统运行情况,当满足开机条件后,开启板换及循环泵,实时关注数据,如有异常及时反馈。

面板制热模式温度通常设定在22℃左右。每2小时对重点区域、机房及通道进行测温和数据收集,并检查各区域风机盘管运行的情况,有无异响和漏水现象,数据及时提供给指令人参考。

锅炉开启时的安全运行责任重大,需要规范操作流程严谨动作,把锅炉的各项运行数据收集并填到运行记录表中。从开炉到热水达到设定值通常需要2-3小时的时间,燃烧机的工作状态是否100%、供回水水温、水压的检查以及燃气流量、排烟温度、天燃气压力和锅炉补水系统是否正常等运行数据都需要如实记录清晰用作参考,必要时可及时调整。

彩排日和演出日

极端低温天气,根据主办方的需求,通常彩排日就会提前开启供暖模式。各保障团队要做好场馆内外各通道环廊门关闭常态,尽可能不让热源流失,人人有心。运维团队加强定时巡检设备端及不定时巡查馆内进出的情况,并记录完整数据,实时监控数据,现场值守,记录后用作总结分析。

▲运行记录表

▲数据记录表

加强临时措施

1、在所有通道进出口安装挂帘及隔热棉。
2、在观众入场期间工作人员、安保、志愿者密切配合尽可能做到通道门及时开闭。
3、提前与主办方确认舞台内场的动线规划,关闭非影响演职人员进出的通道。
4、有预见性,可建议主办方在舞台搭建期加设几台暖风机。

更需要前置考虑的东西

都在说运营前置,给未来或在建设的场馆几个建议:

一、场馆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运营使用的功能,可选择采用VRV多联机空调、分体式空调、中央空调相结合,能在控制整体能耗的基础上,更利于后期的利用。

二、在活动洽谈时,秉着精诚合作的态度,提前向主办和演职团队做好场馆设施配置的相应说明,通过主动沟通让主办方能理解,这也是挺重要的一个步骤。

三、尽可能提前增设软装,并在活动当天张贴温馨提示,安抚观众情绪也是必要的,提供热水、姜茶也是服务意识的提升。

小结

在城市中,标志性的体育建筑一直都是最具亮点的存在。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空间如何消弱其高大结构冷面相迎给人的压迫感、距离感,营造舒适亲切的空间,可从场馆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如,节能降耗、数字智能、安全风险、体验感、服务意识等,越真实、越底层、越需要对运营细节进行凸显。

场馆设施系统的配置和设计,既可以通过运营咨询的方式去优化,也可以邀请有专业度有经验的运营方提前介入主动求变,在建设过程中合理提资,功能互补,适时调整。打造出有“体感”的开放空间,让空间和功能叠加,复合并融合成一个有机系统,满足来场馆体验和消费的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让好场馆真正“吸睛又吸金”。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