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地方改革经验 | 安徽省黄山市实施乡村振兴“五微”改革 探索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路径
2023-04-06 17:06:43


近年来,黄山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的“五微”改革,探索乡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路径,让农村资产活起来,发展资金聚起来,聚焦打造徽风徽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国样板,绘就既有中国风又有国际范的“新安山居图”,实现了从风景到风尚的精彩蝶变。


一、实施微治理改革,培育村景融合微景区。以按照村景融合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累计培育乡村微景区170个,乡村旅游覆盖全市七成以上村庄,近十万农民变身村景服务员,2022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收入近300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连续9年位居全省前列,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覆盖。


保护徽州文脉,徽派建筑凝结时间、收藏历史、展示文化、张扬美学,黄山市坚持保护徽派风貌风韵,把传统村落作为微景区培育的重点,135个中国传统村落建成美丽乡村、占总数310个的44%,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保留村庄肌理,出台《皖南古村落西递景区“席地而坐”服务规范》团体标准,锚定“席地而坐”标准,以“绣花”功夫、“针灸”疗法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加强乡村综合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垃圾智能化收转运体系,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全力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让乡村形神兼备、秀外慧中。目前已累计投入75亿元,全域推进1.5万余个“微改造”项目,593个中心村、810个自然村焕然一新。


保住乡土特色,推动艺术赋能乡村建设,就地取材,利用毛竹、鹅卵石甚至建筑废料等农村资源,以小菜园、小茶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药园等模式,对村庄“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进行改造,开展美丽庭院评选,融入乡土文化、乡土元素。徽州区虹光村,以“童趣虹光”为主题,全力打造清新美丽、民风淳朴的精品乡村旅游“微空间”,带你一起淘回童年;临河村突出蔬菜专业村特色,打造“艺蔬临河”,以蔬菜命名的10多条巷弄营造出浓厚的蔬菜文化氛围。


二、实施微创意改革,实现乡村文旅提质运营。以无边界创意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通过微创意运营,赋予乡村更旺盛的生命力。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75.3%,50万元以上强村达346个,徽州区村均收入超百万元。


打通创意经营路径,聚焦乡村优质资源,创新探索强村公司发展路径,强化创意运营,把绿水青山、村落、民居、田野等要素整合起来,用现代产业的组织方式促进城乡发展要素良性互动。去年全市注册运营县乡村三级运营公司418家,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超4000万元,乡村资源年交易额超8亿元,“有农模式”被评为全国3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之一。


依托创意人才带动,发挥新黄山人等人才作用,持续举办云话筒、DOU世界—乡村推介官特训营,推动导游转型为旅游管家,培育民宿管家、乡村CEO,一批导游变身乡村带货“网红”,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互联网上的“新农人”,创新创业的“农创客”等一批有知识、懂科技、会经营的创意人才,心怀乡愁和创业热忱扎根沃野,用新技术、新平台、新理念让土地生金。


开发创意产品引流,发展徽派乡村美食、非遗手工制作等乡愁经典产业,加持现代创意元素,打响“田园徽州”、“黟品五黑”、“歙采缤纷”等区域公用品牌。黟县丰梧村“新农人”郑涛、黄晶夫妇以“盲盒”方式将蔬菜挂上电商平台,一时成为“爆款”。实施乡村书屋、咖啡屋“双百计划”,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优的文旅消费空间。祁门县桃源村,一幢由民房改建的“上海三联书店?黄山桃源店”,让游客走进桃源,了解徽文化,成为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黟县交叉小径的花园让农民牵牛走入“场景”,精心打造具有当代美学品质的新型徽州田园式空间。


三、实施微改造提升,推动农房变客房。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黄山市坚持把一批有文化、有故事的老房子融入新理念、新创意,糅合交融传统与时尚,跻身全国首批9个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民宿3215家、占全省70%以上,年经营收入超15亿元。


注入资本强动能,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成功举办2020安徽民宿大会和2021中国(黄山)民宿发展大会,推动民宿与研学、运动、摄影等多业融合。上海企业家庞焕泰投资千万元,盘活休宁县祖源村闲置农房,打造高端特色民宿群,实现“空心村”到“梦乡村”的美丽嬗变,闲置农房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


管理服务促提升,在全省率先破解消防安全、产权确认等瓶颈,推动民宿“小快灵”立法,编制《徽州民宿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成立民宿协调小组和联审小组,简化消防、治安、卫生等行业标准和审批手续,联审新办特行证1100余家。


打响民宿品牌树形象,打响徽州美宿品牌,相继推出“徽州民宿20佳”“徽州民宿50佳”“徽州民宿100佳”等品牌,评选出“新锐徽州民宿TOP20”和“年味徽州民宿TOP20”,涌现出黄山雲亼、黎阳IN巷、阳产土楼、木梨硔云端人家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塔川书院”“我的收藏”获评全国甲级民宿,未晞园、无名初等一批精品民宿百花齐放。


四、实施微循环改革,探索农村产业新形态。依托乡村优质生态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和“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深入实施“六业千亿”行动,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循环畅通,推动农村产业新形态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巩固茶园绿色防控成果,做好农药集中配送工作,发展徽茶、徽菊、中药材、干鲜果、皖南花猪等特色种养,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深入推进徽菜产业“双百亿”工程,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积极发展培育徽菜预制菜,建设以徽菜好物为代表的美食之都。目前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5个,6个品牌入选首批50个安徽有影响力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发展农旅文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保护耕地生态,加快撂荒地整治,推动农旅与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寻春石潭、云雾坡山、蜀源向日葵、塔川秋色等摄影写生风生水起,生态坑上、凤舞霞飞、盐铺菊花等观光旅游如火如荼。徽州区西溪南村依托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聚焦“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小镇”定位,建成西观艺术空间、华夏影视文创中心、成卓艺创中心等业态40余处,引进艺术设计、书画创作、摄影影视等各类高端人才近百人,造就了现实中的“绿野仙踪”。黟县丰梧村朴蔓农场通过植入沉浸式、差异化、体验性“农业+”新业态,建成集农业、生态、经济、社区循环共生的农业休闲综合体。


发展数字农业,为农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农产品精细加工,谢裕大茶叶公司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罐茶、薇薇茶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突出做好农村电商,发挥乡村“推介官”作用,运用直播带货、蔬菜盲盒等新模式,推动更多农产品触网上线、出村进城,去年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39亿元、同比增长21%。


五、通过“五微”改革,探索乡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路径。黄山市开展乡村振兴“五微”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按照中央政策要求,根据农民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探索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路径。


聚焦自然资产,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总结推广望江山—丰乐河项目EOD开发模式,依托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打造绿色达沃斯,依托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推进排污权、用水权、林业碳汇市场化交易,打造区域性绿色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水排污权交易30笔81.73万元、碳汇交易2笔4万元、新安江流域水权交易2笔9.2万元。全域推广“村落徽州”保护利用项目,审批通过贷款28.5亿元,在途项目贷款17.3亿元,实现政府、银行、企业、集体、村民“五方共赢”。


聚焦闲置资产,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引导村集体和农民入股土地资源11.1万余亩、资金5.4亿元,累计盘活利用农房4400余幢。汤家庄以盘活闲置农房为突破口,将几近荒废的连片农房盘整激活,为长期沉睡的低效农房资产创意改造,以“一栋房”激活“一个村”;万二村实施全国首场闲置农房经营权“云拍”,吸引200多万人参与并成功交易,直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2万元。


聚焦信用资产,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总结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大茂模式”,广泛开展信用建档评级,党建引领信用村累计授信84.5亿元,推出民宿贷、茶叶贷、鳜鱼贷等70多款特色产品,推动信息变信用、信用变资源、资源促发展,形成“党建聚心、信用变金”良好局面。2022年,大茂社区村集体固定资产超60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165万元。南溪南村探索打造“徽味坊”信用品牌,提供项目扶持、信贷优惠,帮助豆腐作坊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豆制品产值占本区市场份额70%、年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村”。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