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大咖云集成都
共论高质量发展!
4月9日
成都高质量发展
专家座谈会召开
“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成都迫切需要汇众智、聚众力,以各方面的真知灼见和各领域的务实举措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4月9日,在成都市政府与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共同召开的成都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真挚诚恳地说。
这场座谈会上,国内城市领域多位造诣深厚、成就卓著的专家齐聚一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形势下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路径,为成都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把脉支招。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王伟光
成都应成为践行
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样板
王伟光表示,成都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要素丰富、历史底蕴厚重、经济实力强大、地方个性鲜明、发展潜力巨大的名符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领先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众多有利条件,应成为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样板。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杨伟民
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
是成都经济好转和长期向好的关键点
杨伟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重要标志就是成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提高了。把脉成都高质量发展,杨伟民提出让成都跨入全国前列、让成都成为消费之都、让成都成为创新之都、让成都成为优雅的公园城市四个目标,并给出相应路径。“恢复和扩大居民消费是全国经济今年实现整体好转以及长期向好的关键点,我觉得也是成都经济好转和长期向好的关键点。”杨伟民建议成都通过扩大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吸引全国中高端收入群体来成都消费,从供需两端来拉动成都的高质量发展。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王一鸣
成都应对内聚焦创新策源功能
对外聚焦国际门户枢纽建设
“成都是我国内陆地区最有活力的大城市之一,成都的故事很精彩。”王一鸣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成都发展的印象,在他看来,成都能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突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关键看如何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为此,他建议成都,对内要聚焦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引领产业迈上价值链中高端;对外要聚焦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
培育标志性链主企业
推进产业链融合
对超大城市发展而言,迈向高质量发展路径,需要在哪些领域发力?王昌林围绕创新生态、实体经济、城市开放等方面分享了他的看法。针对成都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他建议打造创新生态,培育更多标志性链主企业。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何德旭
营造数字营商环境
成都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何德旭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城市要迈向高质量发展路径尤其要注重打造数字营商环境。“希望成都在营造数字营商环境方面先行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何德旭提到了成都12345亲清在线,在他看来,成都通过健全完善12345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四大服务企业平台”,有助于推动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成都城市吸引力、竞争力,而这也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首席专家
裴长洪
更有效协调推进成德眉资
以及周边县域经济发展
裴长洪总结了成都的十大优势,并对成都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继续营造更为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便利化。同时,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新旧动能持续转化;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能级。此外,要更有效协调推进成德眉资以及周边县域经济发展。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肖金成
超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要抓住这三点
肖金成表示,超大城市的规模对于城市发展和治理是一个挑战,需要治理“大城市病”。他表示:“超大特大城市需要瘦身健体。”肖金成从三个部分来剖析成都,分别是中心城区、扩展区和都市圈。对于各个区域如何发展,超大城市如何“瘦身健体”,肖金成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中心城区优存量,扩展区扩增量,都市圈强辐射。”
👇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周振华
深度挖掘城市空间价值
须注重多功能组合
周振华分享了他对城市空间价值挖掘的看法,在优化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要深度挖掘空间的价值,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后工业化的城市里,强调的是多功能组合,强调的是特色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周振华说,城市空间的多功能组合,包括经济、科技、文化舆论、公共活动空间、生活居住、生态,这些功能都要考虑到,大到一个片区,小到一栋楼,都应该贯彻这一理念。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
唐杰
数字经济、创新产业是
核心城市未来成为核心的依据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城市群正在引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指标,能看出高质量发展的哪些讯息?“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的发展,可能是核心城市未来成为核心的依据。”唐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城市高质量发展中
成都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倪鹏飞表示,在今年年初,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0:中国城市统一发展经济学》。该报告提出,在制度文化要素方面,成都的优势可总结为:弘扬传统商业精神,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倪鹏飞表示,成都应积极谋求与重庆的良性竞合,奋力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中国第四超级国际经济区和全球重要巨型城市区域。
👇
成都市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制度建设和发挥专家学者在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设立决策咨询工作机构,建立决策咨询专家队伍,还坚持每年以市政府名义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对成都工作的意见建议。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集成优势,为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咨询建议,为成都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