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速来!成都体育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开启
2023-06-11 21:20:05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离不开一流体育人才。


近日,市体育局按照《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和《关于开展2023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发布了2023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体育产业链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人才计划”有哪些亮点?

体育人才、企业如何申报?

一起来看

▼▼▼ 


名额分配

2023年“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体育产业链项目支持名额为8名。其中,链主企业名额不超过4名,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名额为2名,招商引智企业(项目)名额为2名,具体名额根据推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支持政策

根据《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入选者管理期为三年,成都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


1、成都将为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提供30万元(每年10万元)资助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课题研究、交流培训、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


2、住房限购期间,入选者可不受户籍、社保缴纳时间限制,在成都市域范围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


3、入选者还将纳入《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C类人才,符合安居资格的可优惠购买人才公寓,按规定享受政策面积优惠。


4、入选者子女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子女户籍或居住地(户籍不在成都的)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较好的公办学校就读;在成都参加中考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成都还将定期选派入选者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学习考察,优先支持入选者参加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赴外研修访问。


6、在“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开设“产业生态圈领军人才提升营”,定期组织入选者开展专班培训。


7、在职称申报方面,经市级及以上行业主管部门推荐,入选者在管理期内,可放宽学历、任职年限等条件,破格申报工程系列职称。鼓励所在单位选聘入选者担任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


8、入选者还可每年享受由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体检和疗养休假服务,也可享受所在区(市)县组织的相应疗养休假活动。

上下滑动查看


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申请人所在企业应为在我市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税收解缴关系在我市的体育产业链企业;


3.申请人为我市体育产业链企业全职工作的产业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在体育产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


二、其他条件(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产业科技研发人才


(1)体育产业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负责人或核心技术成员,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内领先创新性成果1项及以上;


(2)获得体育总局“专精特新”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的企业负责人或核心技术成员;


(3)拥有体育领域授权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且至少有1项专利在成都落地转化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体育产业投资人才


成功引进、建设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体育产业项目并担任副总及以上职务,该体育项目在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且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完成实际投资5000万元以上。


3.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1)体育赛事运营人才。担任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副总及以上职务,在蓉主导引进、申办、举办至少1场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或3场全国性重点体育赛事;


(2)体育职业俱乐部运营人才。担任体育俱乐部副总及以上职务,所在俱乐部参加国内最高级别职业比赛,竞赛成绩良好,近三年无违纪或使用兴奋剂等事故;


(3)体育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担任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等方面公司副总及以上职务,所管理机构品牌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上年度营收5000万元以上,税收不低于100万元;


(4)体育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担任体育制造业企业副总及以上职务,所管理机构(企业)品牌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且上年度营收2000万元以上,税收不低于40万元;


(5)体育场馆运营人才。担任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副总及以上职务,场馆每年举办活动不少于12场(其中体育赛事不少于6场),所管理机构(企业)品牌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且上年度营收1000万元以上。


在同等条件下,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或上市体育企业等企业家可优先推荐。

上下滑动查看


4.体育文化传播人才


(1)近三年内,独立创作或作为主创人员(指担任第一编剧、总导演、主要演员等)参与创作的体育类文艺作品(含影视、动漫、电竞等)、网络作品、文学作品等获国际、国家、省(部)级以上重要文艺、音乐、出版类奖项1项及以上;


(2)近三年内,在高级视觉设计、3D效果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创意策划、创意文案编剧等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曾主导完成过1场以上国际综合赛事或国际顶尖单项赛视觉形象策划、设计;


(3)具备国家级、省级体育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或是国家保护、具有浓郁地方风俗和鲜明地方特色的骨干人才,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取得重要成果;


(4)在界内有一定知名度,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担任过至少3场国际综合赛事或国际顶尖单项赛事的媒体组负责人,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新媒体平台发布至少10篇影响力较大、阅读量超过10万的体育类文章或个人出版至少1本体育传媒类教材并被高校选用。

上下滑动查看



遴选程序

体育产业领军人才推荐分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招商引智企业(项目)、高层次专家举荐四个类别开展。


1.链主企业


需根据体育链主企业标准(详见附件体育链主企业评选标准)填写申请表,经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核实盖章后,于6月30日前报送市体育局。体育局确定链主企业名单和企业名额后,由企业自己内部评选并分配名额,公示5日后于7月20日前报市体育局。


2.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由市体育局牵头组建不少于5人的体育产业链评选委员会,确定评选方案,组织申报,于7月10日前报企业所在区(市)县体育部门,7月20日前报评选委员会,综合评选后确定初步人选。


3.招商引智企业(项目)


市体育局会同市投促局及相关区(市)县明确具有推荐权的区(市)县名单及名额分配。区(市)县体育部门和投促部门根据分配名额,从实质性落地运营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高能级项目和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中推荐人才,填写相关材料,于6月30日前报市体育局。市级部门联审确定初步人选。


4.高层次专家举荐


按照《成都市高层次专家举荐人才办法(试行)》《〈成都市高层次专家举荐人才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


市体育局对初步人选进行审核后,于8月20日前报市委组织部进行综合复审。复审通过后将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无异议的拟授人选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后确定为产业领军人才,颁发入选证书。


需要着重提醒的是,已经申报了“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及其他人才引进或优惠支持计划的人选不得申请。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光耀

联系电话:028-61885363

电子邮箱:cdstyjcyc@126.com


有关领军人才计划及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或文末“阅读全文”

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附件:

1.成都市体育产业链链主企业申报表

2.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建议人选情况汇总

3.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申报书


记者:徐昌宇

编辑:黄楚涵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