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天府国际机场通航两周年!“神鸟”展翅,成都最年轻的新区乘势而起→
2023-06-27 15:46:28



清晨的成都东部新区,下了地铁的人们走进西部金融创新中心、项目工地和新兴企业,公园大街上车如流水。隐约可见飞机从空中掠过,15公里外,就是连通世界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2023年6月27日这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通航两周年的日子,从“神鸟”展翅到逐梦蓝天,成都东部新区乘势而起,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打造推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不断刷新着世人的认知。


↑天府国际机场


见证彼此

天府国际机场在哪里?


曾经,这是很多人都无法准确回答的一个问题。


2013年6月,经过对9个备选地址的反复论证,天府国际机场最终落子龙泉山东侧,并于3年后正式动工建设,一座精致的庞然大物在约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设计图纸有序快速高效落地。


2020年,时代的车轮开进了这片广袤的区域。


随着国家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应运而生,天府国际机场由此被纳入了成都东部新区的管辖范围。


从机场建设到新区设立,再到航站楼竣工、正式通航,新区与机场彼此见证,共同成长。


当年,不少在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工作的人员,如今转岗到了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个部门,成为了新区的建设者。


徐也栋就是其中一位。


犹记得,跨过龙泉山建设机场的岁月,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资料和听不完的专家论证会,机场红线内,数十个工地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绕行建设工地,全场打出标语、标牌的建设单位不下20家。”


1200多个日日夜夜,数百万计人次的攻坚建设,最终让“神鸟”展翅。



如今,徐也栋已是成都东部新区航空和口岸经济局口岸物流处副主管,他说:“我只是换了个岗位,从建设机场到依托机场,推动成都东部新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


天府国际机场通航两年来,成都东部新区配合四川机场集团和各大航空公司,加快推进航空客运业务,发展态势稳步上扬。


目前,机场驻场国内航司33家,开通国内航线269条,航线通达性全国第3,截至今年6月1日,国际地区航线恢复至34条,航线数量全国第4,航班架次领先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随着机场能级的不断提升,这些数据几乎是按月在更新。


预计到2025年,天府国际机场将达到4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和70万吨货运吞吐量,助力成都迈入全球国际航空大都市。


逐梦蓝天

经济学家卡萨达教授曾说过:“20世纪城市打造机场,21世纪机场打造城市”。


天府国际机场已通航两周年,与机场耦合发展的临空经济区也在全面建设中。


在成都东部新区设立之初,就将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打造航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写入了总体规划,勾勒出以机场为中心的天府航空经济区。


航线之下,一个个新项目相继落地,为区域航空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在此期间,四川省、成都市围绕天府国际机场制定的建设规划,从更高的层面为新区临空经济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


今年1月29日,四川省发改委印发《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其中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将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发展格局。


↑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


顺应航空货运趋势,构筑特色优势产业,成都东部新区在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核心区,规划了面积9.3平方公里的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初步构建了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消费产业集群发展体系。


围绕三大产业集群,成都东部新区已做好了一大批项目储备,以航空物流为例,现已实施和储备项目 20个,总投资超400亿元,为三大产业集群投资规模之最。


打造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加快口岸开放,提升枢纽辐射能力是基础。


2022年11月,成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纳入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围绕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新区正加快航空物流供应链产业聚集,推动顺丰、海晨、丰树等4个项目动工建设,确保国际货站、普洛斯等3个物流项目年内投产运营。


“在速递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速度本身。”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分析说,机场深度参与全球资源配置,释放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临空经济区早已不是其诞生时局限于航空运输产业的初始形态,产业类型越来越丰富,创新含量越来越高。


于是,在国省战略、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多重机遇叠加带动下,成都东部新区专注企业敏感性需求,强化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在做强运输通道的同时,重点导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时间偏好强的适空产业,通过货运推动产业提能,形成螺旋式上升格局。


其中,工业总部基地和激光智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海目星科技公司西部总部基地签约落户并启动建设,百亿项目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将建设国际一流的民航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打造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智谷”。


构筑新城

在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成型成势之前,先于之而来的,是机场周边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


2018年,原本住在机场建设区域的村民刘国华,搬进了环境更加优美整洁的石板凳街道桐子坳社区,成为第一批拆迁安置村民。


乔迁新居之后,他又应聘进入了一家驻机场的企业,成了机场货站的一名综合服务人员。


天府机场通航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区本地群众,在机场找到新的就业岗位,成为拿着工资、享受完善社保的上班族。


↑从通航至2023年5月31日,天府国际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345万人次,航班起降27.78万架次


成都东部新区航空和口岸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机场通航两年来,带动了周边区域农商文旅行业发展,激活了劳动力市场,同时新区也在加速挖掘资源禀赋,发展有特质的临空产业,构建“港—产—城”科学发展体系。


借助拓展国际客货运大通道的机遇,一条条康庄大道在机场陆续铺开,除了直通机场的机场高速、空港大道、五都大道之外,新区建设了金简仁快速路、成简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等骨干公路集疏通道。


一条条道路,不仅是产业轴线,还是景观廊道,更是从历史到现代的星光大道。


在交通路网的拉动下,资源要素在成都东部新区空港新城汇聚。


↑今年3月26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行的国际客运航班,全部转场至天府国际机场


在这里,成都东部新区打造的航空物流未来公园社区,已作为成都市第二批50个未来公园社区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社区围绕航空物流供应链发展、人本生活、智慧绿色健康发展的需求,通过打造现代智慧物流应用场景,做强国际消费贸易集散功能,多途径解决航空物流供应链相关产业人的“生产生活”需求。


在这里,新区将复合打造利用绿色空间,培育生态价值转换,多维度推动航空物流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实现“三生”有机融合,全面服务完善天府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模板建设,塑造成以航空物流未来公园社区为核心的宜居宜业新家园。



推荐阅读>>
○最高年薪可达150万!成都一大波单位招人
○选大学,来成都!

○最新!工资价位表公布→



来源 | 成都东部新区
成都发布编辑 | 黎孟
点击参保↓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