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首页
政策信息
政策资讯
详情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3-07-03 20:18:46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023年7月3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7月3日召开。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80人,候补市委委员15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列席会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或出资人(负责人)党员代表,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等方面党员代表应邀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部署。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施小琳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施小琳同志作了讲话,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王凤朝同志总结安排了经济工作。
全会认为,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力冲刺做好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幸福成都建设,持续巩固团结和谐、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四中心一枢纽一名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出发,对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立足四川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这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为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当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成都必须把加强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
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全会指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发展,必须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更加重视发展中的动力培育和科技赋能,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实体为本、融合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跨界跨领域聚合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突出新旧转换、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突出开放合作、区域协同,高水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突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引导市场“无形之手”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创新创造,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创新发展综合优势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成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西部(成都)科学城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策源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科技创新成果高效溢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有效提升;产业链加速迈上中高端,制造强市建设取得突破,产业结构优化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的规模和质效持续提升;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健全,高端创新资源规模性集聚。
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握成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努力厚植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溢出、成果转化四大优势,形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打造技术创新优势,构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面向产业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聚焦创新生态营造放大要素集聚优势,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筑牢教育人才基础支撑,做强新型基础设施底座,强化财税用地服务保障,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提升产业效能。聚焦开放共享赋能发挥平台溢出优势,做强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搭建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平台,完善高品质功能服务平台,围绕重大平台强化产业创新孵化,加快形成集创新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聚焦科技产业融合培育成果转化优势,健全科技成果发现和评价机制,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全会强调,要增强产业科技创新动能,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加快构建“8+N”重点产业发展集群,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强行业先进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推广应用,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攻关突破,推动支柱产业提能发展、新兴产业领先发展、未来产业突破发展。聚焦供给创新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突出业态融合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提质生活性服务业打造消费新供给、新业态、新热点,推动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聚焦藏粮于技提升现代都市农业能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种业振兴,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成都片区。聚焦跨界融合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深入推动三次产业间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业务关联,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加快形成和释放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效益。
全会提出,要全面营造开放包容、高效协同、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攻坚,建立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进一步破除制度性瓶颈障碍,全力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创新政策要素供给,优化司法保障法律服务,提质“12345”亲清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全力营造服务创新的政务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等政策,全力营造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全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全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加强宣传宣讲和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效。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着力重点,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能级、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要以共建共兴共享为导向,加快构建科产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圈链协同的产业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汇聚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要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发展紧迫感责任感,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加强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建设,以前瞻思维把握规律趋势、以开放思维整合科创资源、以创新思维推动产业发展,努力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全会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重点工作加压奋进、集中攻坚,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坚决贯彻“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切实履行主办城市责任,全力冲刺做好成都大运会筹办各项工作,确保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风采的体育盛会。要保持当前经济运行良好势头,大力开展招商引智攻坚行动,抓好重点企业稳产满产,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全力稳住外资外贸,促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量质齐升。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深入抓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市民生活更有质感。要切实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依托智慧蓉城和“微网实格”线上线下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和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稳妥化解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扎实做好安全平稳度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城市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提供根本保障。
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李佳林同志辞去十四届市委委员职务,递补十四届市委候补委员王晖、母涛同志为十四届市委委员。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肩负时代使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作为、真抓实干,加快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着力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摄影记者 | 杨永赤
王若冰
成都发布编辑 | 大橘
扫码进群↓
分享
点赞
在看
0:1惜败!今夜的凤凰山,唱响“真心英雄”
生猪价格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最新公告
4.30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4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29
CSIC早间新闻04.28(第623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27
CSIC早间新闻04.25(第62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24
4.23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22
CSIC早间新闻04.21(第62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18
CSIC早间新闻04.18(第61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4-17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