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科技部发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的批复通知,成都智算中心等9家平台成功获批。这标志着成都智算中心作为四川省也是西南地区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已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
作为公共算力服务提供者,成都智算中心面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公共普惠算力、应用创新孵化、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自上线以来,成都智算中心为近5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全方位服务,并联合100余家企业完成200余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算力商业化小循环带动产业发展大循环,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动机”的算力,是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也是赋能千行百业的一个引擎。算力资源的共享和突围,带动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例如,在今年广东省梅州市的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中,正式上线的“AI考官”,就是成都智算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基础模型孵化的成果应用。
▲成都智算中心
作为“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成都还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投运超算和智算双中心的城市之一。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建设名单中,成都超算中心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也名列其中。
重大生产力项目的倾斜布局是成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把富集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城市的产业创新能力,算力“双中心”为成都在科研创新、产业赋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源动力。
算力券就是成都激活“双中心”功能的一次创举。上周,《算力券管理办法》《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印发,成都成为首个出台算力政策的城市。针对中小微企业资金实力不足、技术人才欠缺、算力匹配难应用少等痛点问题,成都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企业使用算力,“上云用数赋智”。
▲成都超算中心
上周,市场化创新主体也涌现出一大批成果。
政府侧主动布局。7月5日,成都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成渝地区首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国企集团,成都数据集团将围绕“运营数据要素、服务城市战略”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投融资、运营服务、生态构建”三大功能作用。
市场侧自发参与。7月7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成都分会场暨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正式发布,将赋能四川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推动数字技术构建新生态。
在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首批项目揭榜。14个团队成功揭榜首批“揭榜挂帅”和“团队赛马”项目榜单,共计将获得超1亿元经费支持。从开展重大科技核心技术攻关,到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14个团队将实现转化项目和创新人才两大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的聚集,最终达到产品、企业“双上市”的目的。
向创新要发展质量,向创新要动力活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面对挑战,只有深挖底蕴和优势,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