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大唐诗人在成都!《长安三万里》居然藏着这么多“成都彩蛋”
2023-07-23 22:05:00


这个暑期档

《长安三万里》火了!


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

“顶流”诗人群像

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

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


↑《长安三万里》剧照


长安三万里的起点

是天宝三载的那场相遇
而后,李白、高适、杜甫
各自为前程奔波
但他们三人都与成都
结下了不解之缘
往来中,都在成都留下了
诸多著名的诗篇
如果那个时代有 “朋友圈”
他们三人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让我们来看看

李白、高适、杜甫三人的

诗歌“朋友圈”


天宝三载

杜甫时年三十有余

李白刚从宫中放还回归江湖

高适还未中进士

彼时,三个诗人相遇于梁(今河南开封)

四处访古,游梁园,登吹台

成就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公元756年

高适随唐玄宗来成都,升作谏议大夫


公元759年

高适任职彭州(今成都彭州)刺史

而此时李白获赦,沿江而下离开白帝城

杜甫也在颠沛流离中从长安到了成都



第二年春天
杜甫在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处住所
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杜甫草堂”
一边是美丽的浣花溪,一边有苍翠的林木
仿佛是世外桃源
在草堂,杜甫终于和家人
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




之后,当杜甫在成都面临生活困难时
高适也是杜甫想到的
能够对自己施以援手的友人之一



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高适想念在草堂的故友

挥笔写下《人日寄杜二拾遗》


公元765年,高适病逝
此时李白早已去世3年
公元770年,进入暮年的杜甫
忆起了与故友
成都共同生活过的岁月
写下了对高适十年前那篇
《人日寄杜二拾遗》的回信——


诗人们从历史中黯淡离场

但诗在

这些千古流传的情谊就会在

诗在

历史文化就会在

有一种说法

叫“自古诗人皆入蜀”

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

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

黄庭坚的《安乐泉颂》

陆游的《成都行》

……


这些闪光的诗句

滋养着这座城市的诗意氛围

在成都

有词韵清雅的诗歌

古色古香的川剧、风格多样的音乐

通过各种审美形式创新载体

为城市文化注入鲜活生动的新生命力

也造就了浓厚且广为传播的天府文化

让成都这座世界文化名城

不断彰显魅力与光芒




推荐阅读>>

○成都首创“碳惠天府”第200万用户找到啦!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继续!何时降雨降温?转折就在今晚→

○随时随地一手掌握!成都大运会服务手册来了



策划/文案黄璟煜 王映丹
资料综合 | 成都方志、川观新闻、封面新闻
制图 | 尹艳
图据 成都极美小分队
成都发布编辑 | 大橘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这些诗你都会背吗?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