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她在浣花溪边做了这件事,流传千年!
2023-07-29 23:21:59




望江楼,望江流

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是成都望江楼的千古名联

传说为薛涛所出

薛涛何许人也?

成都的望江楼

正是明清时期为纪念女诗人薛涛而建造

它是成都的地标建筑

更是成都的文脉所在

如今成都的望江楼公园内

薛涛像依然静静矗立着







蜀女多才,薛涛秀冠

薛涛的一生

几乎都在成都度过
从小她就和母亲在浣花溪畔生活

因此

成都城中留下了许多与薛涛有关的印记

时至今日

依然能够打动人心



相传,她早慧聪敏
八九岁即通晓音律 能诗
薛涛一生作诗五百余首
流传到现在的有92首
是中国古代女诗人中留诗最多的一位


薛涛多才多艺

不仅工诗词,还精翰墨

据《宣和谱》记载薛涛的书法

“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

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之法。”

字如其人

有这样一手好字的薛涛

性格也果决洒脱,少有柔婉低弱


15岁左右

薛涛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引入幕府

她文采斐然,且细致认真

凭借着自己的才华

成为当时名声在外的“女校书”


在唐代

薛涛的名气极大

有诗云“使车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

来往蜀地的文人骚客

都想见一见薛涛目睹她的才貌



她也有豪华的“诗友圈”

常和元稹、白居易、杜牧等文豪

以及众位前来拜访的诗友酬唱应和


薛涛的人生既繁花似锦又孤清如月

晚年的她

“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

屋后还有大片竹林

浣花溪两岸遍种芙蓉、朱槿花、枇杷树

读书、饮茶、赏花、研制花笺

几许雅致,几许闲愁

唐代诗人王建为她写下这样一首诗: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就是薛涛

一株耀亮时空的蜀葵

以其锦心绣笔走过精彩的一生

彰显了唐代女性的

精神美、智慧美和人格美

浣溪畔边薛涛笺

薛涛的兰心蕙质

凝成流传至今的薛涛笺

在中国古代
文人之间非常流行互相赠诗进行唱和
这些诗题材大多为律诗或绝句
文人们将诗词写在一张纸上
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
月色须得花影伴
清词丽句
也须得好纸衬

她喜欢写短小的绝句

于是她将成都造纸工艺加以改造

纸浆中加入木芙蓉汁、芙蓉花瓣

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

32开,名为“薛涛笺”

这样兴之所至可随手写心



随着薛涛笺的流行

其色彩也在不断拓展

在最初的红色之外

薛涛又发明了很多新的染色技法

染出了深红、粉红、杏红

明黄、深青、浅青

深绿、浅绿等10种颜色

所谓“十样变笺”


(左右滑动可查看)


薛涛笺为什么会诞生在成都?

这一方面与薛涛追求精致

善于创造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

也因为四川是唐代最重要的造纸地

今天成都的浣花溪

曾是唐代四川造纸业中心之一

四川造出的蜀纸

以其“滑如春冰密如茧”而誉满天下

不仅成为了皇家贡品

而且成都麻纸被指定为朝廷公务专用纸



蜀地才女钟灵毓秀的创新能力

蜀地积淀深厚的造纸技术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千年写一笺,一笺传千年

薛涛制作这种纸笺

原意是为自己写诗之用或赠送友人

但因其制作精美

使用方便,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成为文人墨客的案头佳品

一笺诞生,成都纸贵


薛涛笺随着薛涛

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

中晚唐大诗人的唱和而声名鹊起

并逐渐超越了纸张的范畴

成为了一种风靡一时的文化品牌和符号


薛涛笺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颜色、花纹精巧鲜丽

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历代均有仿制

后来,就连官方国札也开始使用薛涛笺


薛涛笺的横空出世

不仅开创了早期

手抄加工纸的新品种——“笺纸”

同时也堪称是世界造纸史上的一大创举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
曾经记载了薛涛的发明:

四川薛涛笺,亦芙蓉皮为料煮糜

入芙蓉花末汁

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

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


对于薛涛笺
历代的诗人也不吝溢美之词
唐代诗人李商隐
在《送崔珏往西川》一诗中写道:

浣花笺纸桃花色

好好题诗咏玉钩


韦庄在《乞彩笺歌》中也提到


也知价重连城壁

一纸万金犹不惜
薛涛昨夜梦中来

殷勤劝向君边觅


明代杨慎著

《周五津寄锦笺并柬杨双泉》


谁制鸾笺迥出群
云英腻白粲霜氛

薛涛井上凝清露

江令筵前擘綵云

窈窕翠藤盘侧理

连环香玉剪回文

老来无复生花梦

锦字泥缄付墨君


宋代的胭脂版纸笺称为薛涛笺
用产于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
胭脂树花给纸笺染上色
所以宋人石介有诗曰:

名得只从嘉郡树
样传仍自薛涛时


南宋的袁说友
将薛涛与宋代的造纸名家
“谢公”谢景初(字师厚)相提并论:


纸以人得名者
有谢公(师厚),有薛涛。


明代何宇度的《益部谈资》亦云:


蜀笺古已有名

至唐而后盛

至薛诗而后精


薛涛笺不仅

是她留存给后世宝贵的文化遗产

更是一位女性

超脱束缚、独立自强的表现

至今

薛涛笺仍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

电商平台上

薛涛笺相关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望江楼旁

开设了售卖薛涛笺的文创专卖店

……

娟秀小楷,落笔无声

千年前溪边制笺的倩影

于案头隐隐浮现







策划/文案|郑然 余小红 吴林格
综合|央视新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成都方志等
成都发布编辑 | 格子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