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大运遗产是成都大运会在申办、承办以及举办和赛后所留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成果,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成都大运会能给我们留下什么?能带来什么呢?今天,成都大运会大运遗产专场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参加发布会的嘉宾是: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先生,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先生,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主任黄勇智先生,向大家介绍大运遗产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问题。
成都大运会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办以来首次对遗产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一届大运会。在申办、筹办和举办成都大运会期间,积累创造了一批可持续利用的物质财富和人文成果。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大运遗产,专门设立了成都大运会遗产规划管理办公室,负责遗产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重点遗产项目遴选推进等组织协调工作。早在2019年10月就编制完成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遗产规划》,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举办成都大运会,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教育与青年七个方面29个领域的丰厚遗产,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宝贵的财富,长久惠及城市和广大市民。
↑东安湖体育公园
第一,成都大运会体育场馆是成都大运会留给这座城市最为显性的体育遗产。成都大运会总共有49个场馆,其中新建的只有13个,其余36个均为改造场馆,这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新建场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二星级标准,改造场馆大多数在高校,赛后将用于高校的体育事业发展,有效防止闲置浪费。此外,场馆的外观设计和内部装饰充分吸取巴蜀文化,体现成都特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贴近大众的审美取向,许多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近年来,在成都大运会的筹办工作中,推动大运场馆能赛尽赛、能开尽开。仅在2022年就面向社会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730余项,推动了全民健身在成都这座城市蔚然成风。成都大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还将继续用于成都的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
↑凤凰山体育公园
第二,在成都大学建设运动员村,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尤为厚重的教育遗产。成都大运会在综合考虑环境、距离、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在成都大学建设运动员村。这一“村校合一、体教融合”的模式是成都大运会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运动员村建设中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大运村作为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的重要功能载体,赛时直接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咨询、会议、休闲和商业等服务,有效推动全球青年大学生关注大运、参与大运、服务大运。赛后大运村将全部移交成都大学,实现百分之百的可持续利用,不仅用于成都大学的教育事业发展,也将继续发挥世界青年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作用,让友谊、博爱、公平、坚毅、正直、协作、奋发的大运宗旨在这里得以延续,使成都大运会成为一届“永不落幕”的大运会。
↑大运村
第三,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可感可及的城市遗产。在成都大运会筹办过程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大要求,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相统一,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城市更好服务广大市民。着力强功能,不断提升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承载能力,推动城市东西主轴线、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和大运村至东安湖体育公园直连道路等交通枢纽和城市干道的建设。着力优品质,全面推进夜景靓化、立面净化、市容美化、生态优化,推动城市品质品位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公共设施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增花筑景,推动航空走廊大地景观再造,高质量打造了一环路市井生活圈,顺利完成2000余个城市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项目。着力补短板,切实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的里子工程,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和铺张浪费。先后对十陵大运村片区、凤凰山体育公园片区等15个片区实施了风貌的集中整治,让市民身边的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环高架
第四,带动赛事名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成都大运会带给这座城市惠及长远的发展遗产。近年来,在成都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中,着力抓住大运机遇,顺势而为,全力推进赛事名城建设。先后成功申办了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运会等国际顶级的体育赛事,成功举办了2022年世乒赛、202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2023年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全力助推成都蓉城足球队重返中超赛场。今年以来,位于成都城北的凤凰山体育公园的专业足球场内,每逢主场比赛日,身穿红色球衣的主队运动员和主队球迷形成了一片红色海洋,让凤凰山体育公园爆火出圈。着力放大大运效应,乘势而上,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体育招商活动,吸引成都大运会赞助企业安恒、滴滴、科大讯飞等落户成都创业发展。近三年来,全市累计签约重大体育产业项目115个,签约金额超过870亿元,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的总规模提升至578.6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44.5%,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1005亿元,增加值达到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59%和79%。
↑中超赛场气氛热烈
大运遗产的创造过程本质上是赛事价值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举办城市价值的放大过程,希望大家在成都多走走多看看,去感受体验并分享传播成都大运会给成都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
记者问答
大运场馆后续如何利用?
大运村赛后如何利用?
编辑:黄楚涵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