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蓉城之秋
因赛事而动感
以运动添活力
上个周末
又有多项赛事在蓉举行
不仅持续向市民释放
后大运时代观赛红利
精彩赛事带来的“溢出效应”
也在向城市蔓延、放大
01
成都福地
中国球员斩获新荣誉
在此举行的2023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成都大师赛,不仅是国际篮联三人篮球积分体系下最高级别的十级赛事,云集了全球顶尖运动员,极具观赏性,同时也是中国队冲击巴黎奥运会旅程中最关键一役。按照国际篮联规定,能够在大师赛上取得好成绩的球员,将收获很高的个人积分,并计入球员所归属的国家队积分。
在成都观众卖力呐喊下,中国三人篮球国家男队队员张宁、李盛东所在的利曼队不负众望,以21比20绝杀维也纳队,获得本站冠军。而拥有朱渊博、朱松玮、刘力鹏等人的北京队,则获得第四名。其中,张宁以个人得分第一、高光分第三、篮板第三的出色表现,获得本站MVP称号。比赛结束后,他喜极而泣,这既是夺冠后压力的释放,也源自成都观众热情助威的感动。要知道,这还是第一次有中国球员获得该项赛事单站比赛MVP的荣誉。而这样的荣誉,诞生于成都福地。
成都大师赛结束后,中国队在总积分上继续扩大与第四名立陶宛队之间的领先优势,直通巴黎,已经一步之遥。
02
办赛不止观赛
赛事溢出效应持续发酵
此次重新回归的成都大师赛,更是独具意义。既是全年成都街头篮球爆火后迎来的最高潮,也是后大运时代国际篮球赛事在蓉开启的新篇章。
著名篮球评论员字诚,是历届成都大师赛的现场解说,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他看来,这次中国球员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正是得益于成都球迷的狂热助威,成都球迷就是场上最佳“第四人”。“如今成都篮球氛围非常好,拥有凤凰山体育公园、金强国际赛事中心等众多一流的篮球场馆。随着CBA、WCBA主场赛事在蓉擂响战鼓,以及未来更多国际赛事的加持,成都球迷将在家门口看到更多高水平篮球赛事。”字诚说。
周末两天天气的晴好,也为观赛、逛街带来了极度舒适的体验。赛事举办地交子音乐广场,位于金融城商圈,打球的背景板就是成都地标金融城双子塔。在这里看一场球,打一次卡,到附近遍布的商业综合体购物、品美食、赏夜景,成了年轻市民享受周末的新选择,亦是赛事经济的延伸。
成都大师赛,更是一场赛事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正赛开始前一周,组委会就连续举办了大师球员进社区、进校园、进绿道以及一系列三人篮球配套赛事,以体育为窗口、媒介,展示烟火成都的万千气象,带动篮球全民健身热潮,为成都青少年篮球发展注入新动能。赛事的溢出效应,在无限放大。
03
“金九银十”赛事季
后大运时代精彩继续
经过5天鏖战,2023年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男女冠军诞生,乔尔·施瓦尔茨勒和阿丽娜·科尔涅娃分别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成都参赛,这座城市非常棒,网球场地和设施也十分完善。接下来我会努力发挥出最好水平,争取也期待明年再来成都比赛。”年仅17岁的奥地利小将乔尔·施瓦尔茨勒,明年仍具备参加青少年赛事的条件,他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明年的成都之行。
施瓦尔茨勒对成都的不舍与留恋,并不意外。青少年年终总决赛,不仅是16位世界最优秀的网坛菁英通往巅峰的冠军之路,也是深度感知天府之国的难忘之旅。打卡熊猫基地,夜游锦江,包饺子、写书法、品糖画感受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互动……已经成为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和国际网联世界网球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在蓉举办的固定“四件套”,比赛的魅力不仅在于争夺荣誉,更读懂城市、圈粉城市,绽放青春、书写友谊。这,同样是赛事溢出效应的彰显。
这个周末,还有许多精彩赛事上演。在温江区体育馆,2023亚洲U17暨U15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决赛落下帷幕,中国队斩获4金4银;在金强国际赛事中心,四川金强男篮在球迷山呼海啸地欢呼中迎来新赛季CBA联赛主场首秀;在双流体育中心,2023-2024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同步开启新赛季;在成都市武侯区,19岁的王星昊击败世界冠军芈昱廷,加冕第18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从聂卫平杯到倡棋杯,王星昊一周内在成都连取两冠;在天府新区三利广场,全国顶尖滑板运动员打卡“街头之王滑板公开挑战赛总决赛”,极限运动又一次在成都开花结果;在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2023年中国轮滑(自由式轮滑)公开赛(四川成都站)开秀,小运动员们尽情展示时尚轮滑魅力;在大邑县道源圣城景区,近千名来自川渝地区的户外爱好者如约奔赴2023大邑鹤鸣道源超级山径赛……
成都“金九银十”赛事季,不仅将观赛红利送进千家万户,赛事溢出效应也持续发酵,推动城市经济、旅游、竞演、青训等产业向好发展。
就在这个周末,10月压轴的成都马拉松也将踏着一地金黄,激情开跑。这个秋天赛事的最高潮,即将来临。
记者:蒲囝
编辑:黄楚涵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