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
上下滑动查看
市民在望江楼公园赏梅花 摄影 王效
除了红梅
在百花潭公园,海棠花也开得正艳
……
出门赏花成了一项
成都人春天的专属仪式感
但其实,成都这种耍法
自古以来就流行!
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其中有两位莫逆之交
堪称成都的“赏花达人”:
一位是陆游
另一位则是其好友范成大——
两人打卡过
相同的花
陆游一生留下的咏梅之诗多达百余首,其中许多都是在蜀地留下或吟咏蜀地梅花的。想必成都人都很熟悉他的“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青羊宫盛开的梅花(资料图)摄影 陶轲
陆游喜欢成都的梅花,每年都会沿江探梅。在《对酒》中,他写下,“四野云齐初酿雪,一枝梅动已催春”,从一枝梅花初萌,再到春天即将到来,诗人对物候变换的描写独具慧眼,诗境清丽可喜。
而在《城南寻梅得绝句》中,他到青羊宫寻梅,见到初开的梅花,也留下了“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
从青羊宫逛到浣花溪,陆游为梅香陶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诗歌中,足见当时成都遍种梅花的盛景。
望江楼公园的梅花 摄影 王效
梅之爱,陆游的好友范成大也毫不逊色。范成大登临锦江合江亭附近的芳华楼,曾眺望连绵二十里的梅林,后来他在《吴船录》里记述:“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据科普作家孙海的说法,他诗中描述的梅林和陆游“走马”飞奔时,穿越的或是同一片梅林。
浣花溪寻香道梅花盛开 摄影 王效
双流棠湖公园的海棠花 图据双流发布
陆游被称为“海棠颠”,他在《成都行》中留下千古名句:“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追溯海棠在巴蜀出现的时间,其实很早。《山海经》说:“岷山,江水出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这里的“棠”就是海棠。扬雄《蜀都赋》载:“枇杷杜樼栗柰,棠梨离支……”同样也记载有海棠。左思《三都赋·蜀都赋》说:“朱樱春熟,素柰夏成。”柰也就是海棠。可知海棠在蜀地古已有之,只是在唐宋以前,海棠并没有成片种植,她的美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图据方志四川
范成大诗《太平瑞圣花》写道:“雪外扪参岭,烟中濯锦洲。密攒文杏蕊,高结彩云球。百世嘉名重,三登瑞气浮。挽春同住夏,看到火西流。”
按照北宋诗人宋祁的记录,太平花树的枝干一般不长,但个别高的,却在八尺到一丈之间。它的花全在秋天开放,瓣有四片,像桃花,所不同的是常有数十朵连缀在一起,先后相继而开,直到来年春季,仍不会凋落。
后来,陆游有一首《太平花》,作于暮年。其诗云:“扶床踉蹡出京华,头白车书未一家。宵旰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其《剑南诗稿》也云:“花出剑南,似桃四出,千百包骈萃成朵。天圣中,献至京师,仁宗赐名‘太平花’。”
图据红星新闻资料图
如今,太平花再度在西蜀之地绽放。太平花于2017年5月23日从北京故宫移植回到了它的故乡,在青城山下、离堆公园里再度展露它异于众芳的风华。
他们有多爱
成都的花?
芙蓉、杏花、
樱桃花……
陆游的诗写到了成都的各种鲜花,无论有名无名,也无论贵贱,可见诗人对成都和成都花的熟悉和喜爱。
“君不见蜀都之城百里长,无数芙蓉遮女墙。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次韵邹德章监簿官舍芙蓉芭蕉》),生动描绘了当时成都人喜爱时尚的风气。他还写有《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除此之外,范成大还写过山茶花和樱桃花——
《玉茗花》
折得瑶华付与谁? 人间铅粉弄妆迟。
直须遥寄骖鸾客, 鬓脚飘飘可一枝。
《樱桃花》
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
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关于成都的花
他们都写过……
桃花 摄影 王效
不仅如此,杜甫还曾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漫兴九首·其五》等作品中描绘过成都的桃花,盛赞“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公元760年,客居成都的杜甫应好友彭州刺史高适之邀到彭州丹景山赏牡丹,看到丹景山满山遍野的牡丹花,诗圣即景写下了咏天彭牡丹的开山之作《花底》——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唐·刘禹锡《浪淘沙》)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唐·温庭筠《锦城曲》)
成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
也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诗人们用饱含深情的文字
描绘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
与这片土地相互浸润
留给世人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