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是机器人吗?”碧草绿茵的地面和蓝天白云形成一幅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画框,在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园区,废弃的铁和木材变身为艺术品,在草茵中“绽放”。去年,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匈牙利等地的12名艺术家,开展学术交流和创作活动,并利用废旧木材、金属等废弃材料进行在地艺术再创作产生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在这里,艺术家们用奇思妙想与人文关怀,赋予公共艺术作品新的灵魂,让温江良好的生态本底焕发出可视可感的活力与魅力。目前,温江区寿安镇正在以引入科研高校、国有企业、运营公司等新增主体,形成“社会公司+国有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公司+高校基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种合作模式,不断延伸链条长度、拓展链条深度。

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园区
“我们将‘课堂’放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唤醒我们对美的感知。”温江区相关负责人说道,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园区利用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入驻艺术家工作室及12个艺术工坊、美术馆、共享艺术学校、民宿酒店等为中小学生提供户外课堂实践基地、国际艺术研学基地,“我们在这里引导学生体验国际艺术氛围和乡村田园生活、提升艺术素能的同时,培养其自理能力与创新精神,加深与自然和文化艺术的亲近感,增加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该负责人补充道。目前,温江区寿安镇正在不断通过挖掘全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非遗技艺、自然资源等,共创区域研学文化IP,还拓展了岷江书院、创舍、天星博览园等一系列户外研学空间,主动去展现家乡美,乡风美,让文化的价值得到更大发挥。

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园区研学活动
本月底,2024成都世园会即将开幕,温江区寿安镇园艺正在焕发新生。如何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成为了很多花卉园艺企业转型发展的“必修课”。水木芳林是温江众多花卉园艺企业之一,曾以培育大盆景、苗木种植销售等为主要经营业务。如今,小游园、微绿地、微景观层出不穷,小微盆景正成为温江花卉园艺产业的一大特色。“我们公司专注于小微盆景的培育,将小微盆景作为产业转型的关键突破口,投入百万元培育了40万盆小微盆景,目前生长态势喜人,并且确保这些小微盆景在2024成都世园会举办期间上市。”水木芳林负责人陈友告诉记者。现在的温江区寿安镇突出共建共享,推动实现“小乡村”与“大城市”有效对接,助力产业集约化、融合化发展,为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劲动能。
天星村编艺博览园
这里有美宿、有艺术、有诗与远方,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目前,温江区寿安镇正在积极探索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变“园子”为“景区”,变“流量”为“留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我们一起期待温江区寿安镇走出一条乡村产业、人才新生活方式和谐融合的新型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