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成都一周|国际“朋友圈”里,“枢纽成都”按下快进键
2024-06-17 21:02:11


2024年6月10日~2024年6月16日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之后,“枢纽成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上周,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访蓉,成都顺着亚蓉欧大通道向欧洲拓展投资“朋友圈”,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奔赴中,成都打开经贸和人文等多维度交流的新空间。同时,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揭幕、中国科技大学聚来校友资源推动“四链”,则显示出成都在开放环境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成都在更大范围内聚集资源要素,提高参与竞争合作的主动权。一场场国际代表团的交流、一项项投资项目的落户,“朋友圈”里,开放动能澎湃。


▲成都高新区

“心联通”推动“商联通”

6月12日至15日,由1位欧盟驻华大使和16位欧盟成员国驻华大使组成的大使代表团访问成都,为近年来首次。


为期四天的参访活动中,代表团先后前往成都规划馆、中国-欧洲中心、沃飞长空公司、宽窄巷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参观考察,实地探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成都规划馆


一次访问,是深度感受成都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体验,也是寻求在经贸、科技、文旅、体育等方面合作的机遇。大使代表团中,有6次踏足成都的克罗地亚大使达里欧·米海林,他见证了成都和克罗地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多年以来的深度合作,也从中看到了中欧合作的广泛空间。


这样落地生根的案例,在成都比比皆是。数据显示,成都已与欧盟成员国的33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8个欧盟成员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


“心联通”推动“商联通”,机遇在碰撞中闪现。


来到成都低空经济代表沃飞长空参观时,多位欧盟成员国驻华大使对“飞行汽车”兴趣盎然,频频发问:“载人是否存在供氧问题?”“飞行里程有多远?”“雷雨天能否起飞?”大使们还钻进体验机舱内亲自“开飞机”,模拟在高楼起飞、横跨江河的场景,提前感受“飞行汽车”的便捷。


▲公务航空接驳场景展示


首次来蓉的比利时驻华大使安博宁惊喜地看到比利时与中国在航空、科技、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合作“升温”的可能性。“期待能到访更多中国城市,与当地政府进行对话,并探寻合作机遇。”


“能源转型和技术转型不仅发生在汽车行业,还包括低空飞行器,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发展。”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表示,希望沃飞长空及成都其他的高新技术企业到欧盟建立研究中心和工厂。


在交流中深化合作,参与、见证、受益,走得更近才能合作得更紧。


“引进来”的同时,成都也在“走出去”。


6月12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市设立了其第一家海外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已远销德国、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近20%,此次成立海外子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东南亚市场联系。


▲龙潭工业园·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人机互动展示台 王效 摄


德国当地时间6月11日,“港联亚欧 蓉通全球”成都青白江亚蓉欧大通道投资推介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成都顺着亚蓉欧大通道,来拜会欧洲新老朋友,拓展投资成都“朋友圈”。从今年初启动“出海招商”以来,成都派出多路招商团队“出海”,招引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伙人”,邀请遍及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出海”加速,为“成都造”抢占海外市场迈出坚实步伐;政府“出海招商”,优化区域经济的资源配置,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全球动能。


“朋友圈”里建生态

开放,不仅意味着在全球合作竞争中扮演重要节点乃至枢纽的角色,也意味着在对内开放合作中增强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上周,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两个“轮子”都在加速运转。


6月12日,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揭幕仪式在成都锦江软件园隆重举行。活动现场,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揭幕,全国首个鸿蒙生态产业园区正式挂牌,中软国际、润和软件、软通动力 、诚迈科技等20余家开源鸿蒙生态伙伴达成共建。鸿蒙生态,推动产业链的落地和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撬动软件产业发展势能。这个创新中心,未来将是场景应用的承载地、技术交流的平台和专业人才聚集的高地,蓉深产业合作再添成果,也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进了区域开放合作。


▲活动现场


上周,吉利科技旗下沃飞长空传来低空经济领域的新突破。其全自研战略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标志着中国eVTOL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7月1日前,成都将开通全国首例城市直升机试飞机场到中心城区短途运输场景。东西互济联合铸新板,让成都在未来产业上实现了领跑。


▲AE200半倾转飞行状态


“朋友圈”里建生态,不仅体现在企业落地上,也体现在招才引智上。


上周,两大高校带着校友资源走进成都,赋能建圈强链。


6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四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蓉举办。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企业家,以及金融机构、教育专家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齐聚成都。整合高校的人才资源、创新优势和校友力量,成都展开了诚意满满的精准对接。锁定资金链支撑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这个链接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交流平台,成都展优势、给机遇,向与会的企业家们抛出“橄榄枝”。这份诚意打动多位企业高管、创始人,脑虎科技创始人及CEO彭雷现场放话——“我们计划在成都建一个超级工厂。”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在6月14日举办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对接交流会上,复旦大学也携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的30余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及重要领军人才团队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开放的核心,是激活创新动力。在高校纷纷致力服务产业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献智出力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成都主动伸出合作之手,拓展高校“朋友圈”,将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精准链接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开放赋能产业,成都发挥链接全球网络和辐射区域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探索新路,“朋友圈”里积蓄发展势能。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钟茜妮
成都发布编辑 | 余小红 实习编辑 何梦里

点点在看,点点赞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