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运动之道 | “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运动“护心”很重要!
2024-06-19 20:02:25

日前, 北京市极限运动协会发布讣告,中国跑酷元老张磊同志离世。


张磊是北京市极限运动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极限运动协会跑酷委员会会长、极限梦跑酷创始人、中国跑酷运动的重要推动者,2024年6月12日上午11时,他因心脏疾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39岁。



在中国跑酷圈,张磊堪称代表人物。自2007年跑酷运动进入到国内后的18年间,张磊一直致力于跑酷运动的培训推广以及新模式的探索:多次发起国内重要跑酷赛事、通过《十月围城》《精武陈真》等优秀影视作品让跑酷运动在大荧幕上绽放、2023年组织团队完成国内首个跑酷项目团体标准的制定。对于张磊的离世,全国跑酷圈都感到遗憾和惋惜。


1

跑酷是明年世运项目

深受成都年轻人喜爱


近年来,风驰电掣、时尚炫酷的跑酷运动在成都也十分流行,包括成立、开办跑酷俱乐部和培训班,举办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成都站)、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等跑酷赛事,甚至还有小学开设了跑酷课。

“世运新十二月市”跑酷活动


成都极限运动员、前世界跑酷冠军何意瑜此前接受运动君采访时就表示,这几年成都跑酷氛围好,跑酷人口有了数倍增长,这项极限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提升意志力、创造力、应变能力,还是一项逃生技能,可以增强对身处环境的掌控能力。明年成都世运会,跑酷也是其中项目之一。在“世运新十二月市”系列活动四月“跑”市中,跑酷运动就走进了成都地标商圈,令人大开眼界。而随着世运会的临近,跑酷运动在成都甚至全国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


2

心脏是身体“劳模”器官

运动前要先做风险筛查


作为一名顶尖极限运动员,张磊因心脏疾病离世,也再次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心脏病,无疑是运动员的头号杀手。4年前欧洲杯上,丹麦球星埃里克森突然倒地的一幕依然触目惊心。

张磊担任动作戏替身的片段


对此,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西区)康复医师、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组长李凯文多次提醒广大运动爱好者,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运动健身前尽可能的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运动筛查,由医生对自己的身体和运动风险进行专业评估,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群更应如此。最后根据“运动处方”报告,合理安排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长、运动频率等。


李凯文介绍,心脏作为身体的“劳模”器官,一旦发病,会导致全身受累。大多数心脏病看似是突如其来的发作,但其实是积攒已久的爆发。抽烟喝酒、熬夜刷剧、暴饮暴食、紧张焦虑、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体内出现各种代谢障碍和免疫反应,最终引发血管内皮受损,导致斑块沉积,甚至血管阻塞。


3

心脏不好就不能运动了?

其实运动是“护心”良方


那么,如果心脏不好,就不能再运动了吗?并非如此,相反,“运动处方”是心脏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适当、适量的运动对心脏康复大有益处。


心脏康复是指心脏疾病患者,在专业的心血管医生评估后,通过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的综合干预,实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各个时期的全面、全程康复管理。在运动处方中,运动能够改善老年患者体能,降低跌倒发生的风险,促进心理健康和降低焦虑水平;另外,运动也可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这些运动适合心脏康复

有氧运动

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运动时间20~40分钟/次,运动频率3~5次/周。


力量运动

如举哑铃等,建议运动频率为2~3次/周,1~3组/次,每组10~15个动作,每次训练达中等疲劳。


拉伸训练

以缓慢可控的方式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强度以有牵拉感而不会感觉疼痛为宜。正常呼吸下,每个部位的拉伸时间逐步增加到30秒。如果可以耐受,增加到90秒,运动频率2~3次/周。


平衡和协调性运动训练

动作由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身。    


需注意的是,安全的心脏运动康复应该在监测心率和血压的情况下进行,而且不是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都可以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要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出现下面的这些情况,就不建议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而是应先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如:恶性心律失常、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胸痛、晕厥,有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热,未控制的心力衰竭,心包炎或心肌炎,血栓性静脉炎,近期血栓栓塞,限制运动能力的运动系统异常等。



记者:蒲囝 综合健康中国
编辑:黄楚涵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