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份来自嫦娥五号探测计划返回的月壤样品,几天前已经由庞润连从北京取回四川。
“月壤粉末从外观看就像灰黑色的沙土,但是颗粒很细,平均颗粒直径约50微米,大约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并且月壤很干燥,几乎没有水分。”庞润连说,如果从显微镜下看,可以看到月壤呈现不同的颜色,深褐色、黄色、浅灰色等,这都是不同矿物和不同化学成分的颜色。

放置月壤的盒子,被保护在防撞保险箱内
“嫦娥五号月壤的接收和领取是国家探月中心和国家天文台共同组织的。”庞润连介绍,收到通知后,需要到探月中心领取样品借用协议书和月球样品证书,再带上相关资料到国家天文台由申请人本人领取。“月壤样品主要有三类,一种是原始的月壤粉末样品,一种是挑选出来颗粒较粗的颗粒,如玄武岩颗粒、冲击玻璃珠等,还有被树脂固化并磨平抛光的岩石样本。此次申请到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主要是粉末光片和原始月壤粉末。月壤粉末光片放在专门特制的方盒子里,月壤粉末样品是放在特定的容器瓶内密封保存。”庞润连说,样品领取人最好准备一个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保险箱来接收样品。
“准备工作去年就开始了。”庞润连表示,这次月壤样品从申请到领取周期半年左右,“去年12月提交的月球样品借用申请书,今年4月底在武汉进行的现场答辩。”庞润连回忆,答辩时需要介绍研究的主题、研究方式以及团队成因情况等,还要对样品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目标、预期研究成果及应用前景、研究是否具可持续性等进行陈述,“专家们就坐在你面前,那情景很像毕业论文答辩。”庞润连笑着说,“一个多月后团队如愿收到通知,之后就是前往北京领取样品了。”
专家们重点评议哪些内容呢?庞润连结合自己的答辩经历分析,专家评议的重点包括“研究计划的合理性以及科研的目标是否明确”、“团队的科研实力如何,前期是否有相关研究基础”、“提出申请的研究单位是否有专业的仪器设备保障研究的进行”、“研究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
“这几个方面的要求,我们团队都是具备的。”庞润连说,“行星中心”在陨石等地外物质的研究上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和很好的科研产出,成都理工大学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可以很好地保障样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