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日间照料中心,人们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有需要,老人们就喊着“小星”,一个19岁女孩随即而至。老人们也喜欢拉着小星唠家常,相处模式如同普通家庭的祖孙。
老人口中的小星是一名癫痫患者,在清江社区的帮助下,小星在家门口的日照中心找到了工作。在这里,她的日常是买菜、端茶送水、打扫卫生,帮助照顾老人。久而久之,小星也成了距离老人们最近的那个人。
这一举动,不仅“点亮”了社区老人的养老生活,还“点亮”了小星的人生。而在过去一年,在清江社区,被“点亮”的不仅仅是小星,还有200余名残障人士——
去年11月,清江社区发起“融爱清江·残障共享”残障人士关爱互助项目,并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活动。目前,清江社区的229名残障人士已成功建立了“一人一档”,除了获得“走出家门”的勇气、不错的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他们与外界的链接。
组建志愿队伍,建立精准“画像”
故事的开端,源于一个特殊的数字:229。这是清江社区残障人士的数量。
“这是一个沉重的数字。”清江社区相关负责人说,比数字更为沉重的,是特殊家庭的“重”,往往超出了外界想象。
她记得,社区工作人员和微网格员第一次入户小星家时,“看到的家庭情况说是‘一团糟’也不为过”——患有癫痫的小星天生智力受损,父母同时患病。不愿出门,也找不到工作,小星每天作息昼夜颠倒,晚上熬夜打游戏,白天睡觉。也因此,时常和父母发生矛盾。
在清江社区,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
老刘家是“双残”家庭,夫妻俩均身患疾病,家里还有一个先天智力缺陷、患白血病的大女儿。社工刚入户时,老刘一家非常排斥。他让社工站在门口,和熟悉的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核实良久,才愿意让对方进门。
如何让这部分群体融入社会,建立真正的“残障友好社区”?集思广益后,“融爱清江·残障共享”残障人士关爱互助项目(下称:关爱互助项目)在去年11月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后的第一个难关,就是为229位残障人士建立起“一人一档”。这个任务还没“出门”,就遇到了第一个挑战:工作量繁琐,且难以取得居民信任。
“一人一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精准画像,可以让社区知道哪些人有怎样的困难和需求,再去回应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参考。”多次尝试后,负责助残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杨柳发现,在地居民之间的上门交流往往比社工来得更为容易,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残协组织,社区残协理事会成员李永福也是在这时被邀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李永福因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但他有一门理发的手艺,在此之前,他也常自愿上门给空巢老人理发,是老人们熟悉的“老朋友”。
▲残协志愿服务队
除了联动残协的力量,社区还积极动员,组织热心居民成为志愿者,谢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她一只手残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孩子长大,可以自力更生,也喜欢做公益。
就这样,社区、残协、社区居民、网格员、微网格员、第三方社会机构专业社工一道,组建起一个志愿队伍,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一户一策”,建立归属感
有了志愿队伍的力量,229名残障人士的“画像”进展就变得顺利起来。
“一人一档”成功建立起来后,社区根据不同的个性状况提供个性化服务,联动社区康复机构入网入格,根据残疾等级进行生理上的康复。与此同时,专业社工介入,通过心理康复活动打破心理障碍。心理、生理双向打通后,再用举办社区文体文化活动的方式,引导他们走出家门、走进社会。
“我在活动现场碰到过很多社区的残障人士,发现他们对社区产生了认同感,这个群体也在逐渐被社会所认同。”通过不断“重建链接”,杨柳看到了更多变化:从最开始不愿参加活动到参与活动全过程;从最开始的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
除了群体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关爱互助项目还在前期画像的基础上筛选了5个特殊个案,一户一策进行解决。小星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社工在与小星沟通
经过商讨,社区决定先为小星家解决家庭矛盾问题。在社区组织下,专业社工和小星一家来了个“面对面”深度对谈。在社工的帮助下,小星与父亲达成一致,签订“睡前契约”。契约的主要内容,就是父亲多为小星的行为予以包容,小星也需每天按时睡觉。“契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星一家的相处模式。
除了“内部问题”,还有更多“外部问题”亟待解决。
小星很希望去外面工作,但身患癫痫成为极大的阻力,“没人愿意聘用”。这时,社工发挥其专业能力,为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协助她掌握面试技巧。同时,社区还帮助她和辖区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匹配适合岗位。后来,小星在家附近的日照中心找到了工作机会,这就有了最开始那一幕。
同样的改变,也发生在了老刘一家身上。
入户时,老刘大女儿曾给社工表达过一个心愿:母亲要过生日,她想学习钩针技术,给母亲钩一朵郁金香。不久,社区就对接社区“能人”组织了一场母亲节活动。当天学习完毕,在母亲节那天,大女儿将这朵郁金香送给了妈妈。
▲老刘大女儿在学习制作“郁金香”
这些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
现在的小星,已经会主动向社工或微网格员表达需求,社区有活动时,她也会第一时间来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杨柳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他们对社区产生了归属感。
生发社区内生力量,让项目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残障友好型社区的过程中,清江社区还发现了更多隐匿在表层之下的问题。
社区负责人提到,在与辖区心理机构进行沟通时,“我们偶然得知,在辖区及周边学校,部分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更为棘手的是,很多家长不愿面对此事,也不愿寻求专业化治疗。
了解到这一情况,清江社区也和第三方心理机构进行合作,一个针对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可喜的是,因志愿队伍的建立,以及与辖区爱心商家建立起的双向互动,也让社区有了内生力量,在“看不见”的地方,更多延续也在发生——
清江社区有一个“社区微心愿”,居民许下“微心愿”,街道、社区、爱心商家进行回应。在志愿者群里,“微心愿”一经发布,“接单”“抢单”的情况时有发生,还常出现“手慢无”的情况。
▲热心志愿者洗窗帘
例如,辖区有位80多岁的独居梁婆婆,爬坡上坎不方便,窗帘很久没有清洗。社工入户时发现这一问题后,帮她许下“微心愿”,希望有人帮她清洗窗帘。当天,一群热心志愿者就主动上门前去帮忙。
双眼失明的刘大爷也曾许过一个“微心愿”:希望收到一个收音机。通过链接辖区爱心商家,社区对他的“微心愿”进行了回应。“回访时老刘很开心,一个劲儿地感谢我们。”社工时鑫成说。
今年全国助残日期间,清江社区在社区篮球场打造了一个场景模拟体验活动,让普通居民去体验残障人士的生活障碍,希望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残障人士更多理解。这种互动产生的反馈是双向的——采访中,残障人士提到,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觉。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在此过程中懂得关爱残障人士的正确方式。
残健融合下,另一种关于榜样的力量,也在社区延续着。残奥会射击冠军、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董超是清江社区的一员,训练之余,他在社区里和年轻一代讲述关于拼搏和自强的故事。“人生可以从默默无闻走向鲜花和掌声,但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以平常心和学习的态度面对比赛和人生。”他告诉大家,不要惧怕挫折,挫折只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在清江社区,依托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更多专业力量,进入社区、进入院落来到居民身边,更多细微的变化在发酵、延续。这些变化,为特殊群体和普通居民创造了一个无界的融合交流空间,由此产生的善意、温暖汇聚,共同构筑了成都这座幸福之城的内核。
发现平凡之善,点赞凡人善举。
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明办主办的“平凡之善•蓉城之光”城市公益宣传系列活动,持续寻找、传播、弘扬城市之中的平凡之善故事。
欢迎你作为“平凡之善”报料人向我们提供温暖线索,您可以在“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拨打电话028-86007239提供线索。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彭祥萍
实习记者 王梓棋
成都发布编辑丨何梦里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