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一粒种子,见证沃野千里,水旱从人。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早在4500年前,宝墩先民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第一粒水稻种子……
↑宝墩遗址发现的碳化水稻
耕
出沃野千里
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
见证农耕历史悠远
↑宝墩遗址2020年发掘的古蜀水稻田层面航拍图
蜀中沃野,天下粮仓,蜀粮自古济天下。《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古蜀五祖之一的杜宇,亲自教蜀民务农耕作。实际上,古蜀人的耕种史要远早于《华阳国志》的记载。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蜀先民们从川西高原迁徙至成都平原,拉开了成都平原水稻种植的大幕。2021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成果,宝墩遗址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址,这也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而在此前的植物考古中,宝墩遗址还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如今,从一粒饱经岁月风霜的种子之上,我们仿佛还能看见当年先民的劳作景象,听见沧桑悠远的号子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民,发明了大量用于农耕、田猎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新津安西镇出土了大量宝墩文化时期的石斧、石锛、陶片和狩猎用的石弹丸、石簇等,还有大量兽骨、兽牙、鹿角和兽骨磨成的骨钩。在安西镇顺南河边,还发现了大量的橄榄状红陶网坠(渔网用)。文明,就这样从刀耕火种中一点点萌芽。
↑新津出土的“弋射·收获”画像砖 图据新津文旅
从原始到文明,劳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重写着大地的样貌。上世纪80年代末,文管部门在安西镇(原铁溪乡中合村)砖厂收集到一方东汉“弋射·收获”画像砖。画像的上半部是渔猎场景,水池中,荷花垂露、大鱼浮游,空中群鸟疾飞。树荫下,有两人正张弓猎射空中飞鸟;画像的下半部,则清晰地展示了两名农夫挥动“铁钹镰”收割稻谷的劳动场景,后有三人做捆扎状,最后站立一人,肩挑禾担,手提一食具,正欲离去。栩栩如生的画像,再现了当年的劳动情景,“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豳风·七月》中的画面,历历在眼前。
这些出土器物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宝墩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和渔猎等农事活动,这片沃土上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
堰
护水旱从人
“顶流”都江堰
书写蜀人兴农之智
“予观蜀之山川及其图记,能雄于九丘者,盖乘成水利以富殖之,其国故生生不穷。”北宋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庙碑记》道出了成都农耕文明绵延千年的真谛:因水而生,因水而盛。
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不缺乏利用它、改造它的妙手、巧思。
↑都江堰景区 图据视觉中国
最值得说的,当数至今巍然耸立的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以水兴利,主持修建都江堰,此后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都江堰有多神奇?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2024都江堰放水节活动现场,开闸放水
时至西汉,当年的蜀郡太守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增加了都江堰灌区的面积;两宋后,蜀地行政长官更是将维护和发展都江堰灌区作为重点工作,都江堰灌区发展到十二个县;清道光年间,都江堰“蓄泄得宜”,可灌溉14个县的农田……滔滔江水,化作泽被一方的丰饶之源。
蜀人伴水而居,蜀地因水而兴。除修建都江堰外,历代蜀人还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比如,2022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通济堰,其进水口位于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始建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0多年的历史。通济堰与都江堰一样,利用岷江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特点,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使其统一在灌溉工程体系中,消除水患,变害为利。
↑通济堰灌区
南宋著名学者、眉州知州魏了翁在《壁津楼记》中记载:“蜀饷为粟百五十万石,仰西州者居多。岁侍以稔,惟都江、通济二堰。”时至今日,通济堰作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仍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
一方古堰,泽被万亩良田。正是由于都江堰、通济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再加上历代对水利工程的维护,成都平原农耕文明持续发展、兴盛。
诗
写天府之国
历代诗人
留下咏农篇章
劳动,最有诗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人类最早的诗歌,便是“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咏唱。《诗经》中,更是有大量关于劳动的篇章。
美田弥望,茂林幽竹,引发了最淳朴的诗情。“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雪浮玉垒夕,日映锦城朝”,这是南北朝诗人卢思道赞誉四川的诗句。早在那个时代,这里的沃野便成为诗人的歌咏对象。
↑杜甫草堂
在唐代,成都关于丰收的诗歌达到了巅峰。在经历了一段漂泊的生活后,诗圣杜甫于760年在成都定居,次年,他在成都写下了著名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歌以一种欢快轻松的笔调描写了春雨降落及雨后的景色,“好雨”,“知”的是农耕的时节,“润”的是万亩良田。一夜春雨降下,丰收翘首可盼。诗人怡然的心境,生机勃勃的成都平原,透过这短短几行诗,使人千年之后仍感清新扑面。
“临水田园景,万物资有余。达者莫不富,丰年谁与酬。”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描绘了成都丰收时的景象,展现了成都土地的肥沃和人们的富足。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宁静,给了颠沛流离的诗人以心灵的寄托。
↑图据成都big榜
宋代诗人陆游,也曾写下不少关于成都丰收的诗作。他在《游成都》中写下“千亩红稻九月秋”的诗句,用浓烈的色彩,描绘出天府之国的丰收美景。
↑合江亭 摄影:王勤
宋淳熙元年(1174年),范成大调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次年春,范成大出发入蜀,于六月初七到达成都,一路上的见闻令其诗兴大发。在成都任职的近两年时间,他重视民生,使蜀地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入乡随俗,时常游赏成都各地,留下许多反映成都风土人文的经典诗篇。淳熙四年(1177年)春,范成大卧病,请求奉祠,于五月二十九日自成都合江亭出发,东归故里。归途中,他一路游赏,继续用文字描绘蜀地风情。“自从分流注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稻谷丰收,激发了诗人的诗兴,巴蜀之地的富饶跃然纸上。
古人们的诗意
今天也不难感受到
如今,正是丰收时节
秋风阵阵,掀起层层稻浪
这个周末
一起去感受稻谷送来的阵阵清香
解锁丰收的浪漫与诗情画意
推荐阅读>>
策划/文案丨郑然 余小红
综合成都方志、方志武侯等
除署名外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片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