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萌!成都,藏着很多“神奇动物”
2024-10-06 15:30:11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无疑是今年的爆款,其人物设计深受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启发,特别是“四渎神龙”角色,系对泾河龙王四子青背龙、赤髯龙、小黄龙、小骊龙的创意改编,它们各自镇守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四大水系。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青背龙负责镇守长江,它的原型“江渎神”,如今就在成都浣花溪旁边的四川博物院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这座城市与“江渎神”又有怎么样的渊源?“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因水而兴,以“江渎神”为代表的水文化,在这座被锦江润泽的城市遍地开花。


江水穿城,润泽天府

古往今来

又有哪些文人墨客

在成都留下与水有关的诗文

今天,跟着潺潺锦江

和小布一起领略

天府之国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Part 01.

你肯定去过

江渎神铜像

“藏”在成都这里


↑图据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大家都去过,不过这里你是否造访过?


走进四川博物院,穿过一条曲折的林间小道,在一座仿古亭正中,有三尊铜像坐落,底部铭牌上写着“长江之神与二神姝铜像”(上图)。这是明代成化六年(1470年)由蜀王捐资建造的江渎神青铜像。


何为江渎神?顾名思义就是主管长江的水神。中国古代有四条大河百川汇集后独立入海,分别是长江、淮河、黄河、济河,号称四渎。江渎在古人看来是中国西部众多河流的官长,具有无穷的神力,对于江渎神的崇拜油然而生。


↑图据四川博物院


端坐中间的主尊就是“长江之神”,高近3米,顶束发冠,巍然正坐;两侧二女神像高1.8米,霞披凤裳,端庄淑仪,铸造工艺十分精美。

长江主流距成都尚有数百里之遥,为何在成都建庙呢?

原来,在明末徐霞客勘查以前,古人一直认为从岷江分流的锦江是当之无愧的江水主干。河流在古代的交通价值远高于今日,古代锦江航运发达。江渎庙位于江边湿地,正是那些跑船的渔夫、水手、商贾、行人、眷属祈求平安吉利的场所。


↑青城山-都江堰 摄影:王效


史载,江渎庙自古为成都名胜,香火旺盛。江渎庙在长江沿线均有,但成都的江渎庙却有着别样的意义。它是明清两代官方指定的江渎祭祀场所。在古史传说中,大禹、蜀王杜宇、蜀王鳖灵、李冰父子都是因为治理岷江而流芳百世,他们的影子或多或少都融入到江渎神里。古人在祭祀江渎神的时候,会自然地想到都江堰、湔江堰这些造福川西平原千里沃土的治水工程。

铜像为何会在这里?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李忠东介绍,这三座铜像原本在成都江渎庙中,成都江渎庙改建为南城小学,而江渎神及两位神姝的铜像在1924年移至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收藏,上世纪50年代转交至四川博物院。最终,2009年随四川博物院迁至浣花溪畔,从此在这“安了家”。



Part 02.

石犀 石牛

成都的“神奇动物”

与水有关



时至今日,四川博物院的这一方小天地,知道的人可能已经不多。


在成都,大家最熟悉的与水有关的“神奇动物”,首推石犀。根据《华阳国志》记载,传李冰治水时,曾造五头石犀。《蜀王本纪》有载,“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 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很有可能就是李冰治水时期五头石犀中的一头。而且,大概率还是放在“府中”的一头石犀。


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出土于2012年,形状似犀,整体雕刻风格粗犷古朴,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雕刻卷云纹。这只体型巨大的犀牛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石犀憨萌的外表莫名让人觉得可爱,被人亲切地称为“萌牛牛”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除了成都博物馆里的这头石犀,现在339天府熊猫塔旁边的新华桥、因李冰在水边沉石犀而得名的犀浦,都有“同款”石犀。



除了石犀,趴在望江楼公园的生态河坝上的,还有两只锦江石牛(上图),石牛在支架搭建起的小棚中躲避风雨,风化的痕迹较为明显,但还是能容易地辨别出是卧在地上的姿势。和石犀一样,石牛的材质也是成都常见的红砂岩。因石牛的存在,这附近也有一个石牛堰的老地名。两头石牛的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




Part 03.

诗词中流淌

开启锦江边的

诗意之旅


↑安顺廊桥下夜游锦江


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盛。江水穿城,润泽天府,从唐代李白、杜甫,再到两宋苏轼、陆游,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们,留下许多关于成都之水的故事与诗文,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李白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李白的笔下,常常写到成都,诗中点睛之句,常常有“锦江”“锦水”。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往后,锦水就成为他眼中乡愁的寄托。


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锦江”就出现了5次之多“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此时的李白,因遇天下大赦才结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并未回到蜀地,记忆中的锦江东流绕锦城而过,江流万里,野阔天清,如同诗人的心境一样澄澈。


↑塔子山公园的九天楼


李白乘舟东下,行至荆门看见江水明亮碧绿,江面上桃花漂浮,让他想起故乡的锦水,在《荆门浮舟望蜀江》中写下“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相似的景象,唤起相似的情感,不知诗人是否想起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杜甫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可以说是第一位全面书写成都的诗人,在他的笔下,自然少不了这绕城而过的一泓清流。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举家入川后,定居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由此开始了他与锦水的不解之缘。


↑玉垒阁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在《登楼》中,他写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千古名句。当他登至高楼向远眺望,锦江两岸蓬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

而杜甫笔下的浣花溪,是绕村而过的“清江一曲”,是欣然迎客的“春水”,是能销除行旅怀乡的愁思的“澄江”。锦水醉人亦爱人,与杜甫的邂逅中,浣花溪淌成了杜甫笔下隽永的辞藻。


苏轼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锦江悠悠,锦水千年。自杜甫开启了锦江的诗意之旅后,这一条河便与历代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这是苏轼所填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词中,苏轼看见湖北汉江里流淌着锦江的春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时,锦江成了四川的代名词,让一向豁达的东坡也变得惆怅不已。


陆游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在成都生活了6年,陆游走遍成都名胜和周边,蓉城的美景与佳肴,让他留下了270多篇作品,其中,不乏与锦水的邂逅。


《成都书事》中,一句“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便能最好地概括陆游眼里的锦水模样:剑南的山山水水,都沐浴在明净的光辉之中,锦江两岸的风光人情,更是罕见,唯蜀地仅有。


↑合江亭 摄影:王勤


陆游眼里的锦水,总是生机盎然且富有意境:在“海棠又满锦官城”的时节里,锦水边柳荫渐浓,乌鸦藏身其中,马匹涉水而过,“清江水”还未涨起来。


陆游曾在浣花溪畔居住,他在《夜闻浣花江声甚壮》中写道,“浣江之东当筰桥,奔流啮桥桥为摇。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每当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潺潺的水流声,让诗人思绪万千。



江水穿城而过
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诗情画意
如今,漫步江边,仍能感受到
古人江畔独吟的浪漫
今天,想要感受成都水文化
你可以到四川博物院
深入了解江渎神的故事
也可以漫步锦江边
邂逅“同款”石犀
……
移步换景之中
这座城市与水的缘分
让人流连、沉醉




推荐阅读>>

定了!即将开始报名→

延 时 运 营!

太火爆!成都多个景区约满!来这里不扎堆→

返程在即!川A川G大军注意→

告别人从众!成都这些地方超!好!逛!

○破17亿!有你的贡献吗?

○冲上热搜!避开人挤人,来这里景美!人少!

○好美!已到最佳观赏期!成都人快冲


策划/文案丨郑然 余小红

综合封面新闻、四川博物院

成都方志、成都水务等

除署名外部分图据成都Big榜、成都发布资料图片

成都发布编辑 | 余小红

点点在看,点点赞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