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国庆不放假!他的一日“游”是→
2024-10-03 21:26:19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有一种力量叫责任,有一种担当叫“国庆我当班”。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国庆假期里,蓉城大地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走亲访友、与家人团聚,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然而,还有这么一群人依旧奋战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默默付出。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和担当,用奉献绘就蓉城平安幸福奋进的底色。


成都发布推出“国庆我当班”系列报道,追寻多位国庆假期“当班”的奋斗者,跟踪他们一天的工作轨迹,让我们透过一个个务实工作的人物,记录蓉城建设者们拼搏担当、甘于奉献的身影。


致敬每一份坚守!


在普通大众眼中,坚硬的矿石和柔软的玻璃纤维完全是两类物质,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但实际上,前者却可以是后者的生产原料。


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点石成金”的企业。该公司已成立二十年,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都市重点新材料企业,拥有3条智能化玻璃纤维生产线,已成为西部最大的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


如此巨大的产能离不开一线工人们的付出,魏冬正是其中一员。作为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检装车间质量控制组副组长,他每天在车间里面忙碌穿梭,进行各种检查,确保生产线高位安全稳定运行,把好产品的最后一道关。今天,小布跟随魏冬的脚步,实地体验他为车间“把脉问诊”的全过程。


数字化:快速处理线上系统业务

虽然开工时间是早上8点半,但魏冬总会提前十几分钟来到车间,在各个产线之间走走看看。


“每天基本都是这个流程,已经形成习惯了。”转了一圈心里有底之后,魏冬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查看各个智能系统,处理相关流程。


魏冬首先进入了巨石条码系统,查看前一天公司的产量,并逐一点开生产单,查看产品在重量等方面是否有异常情况。对于有高精度要求的玻璃纤维产品来说,哪怕只是细微的参数变化,都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保证产品质量。经过多年积累,魏冬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快速扫一眼就能发现问题。



MES系统、巨石成都号数检测系统、巨石成都EAM系统、SCADA系统、OA系统、PRD系统……每个系统承载着不同功能,关系着产品数据、设备维修、日常流程等各个方面,魏冬熟练地来回切换,逐一处理,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虽然系统种类很多,但魏冬并不觉得繁杂。入职十余年,他亲身经历了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不断拓展。


2004年,巨石集团落户成都市青白江区。20年来,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在青白江深耕发展,经历了开疆扩能、转型升级、异地搬迁、智能制造的蜕变,最终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



现场巡检:确保机器各项参数稳定

处理完线上的工作,上午9点多,魏冬开始现场巡检。他告诉小布,玻璃纤维生产线的特性,就是必须时刻保持高位稳定运行,不能停产,否则将造成巨大的损失,而这是他和工友们面临的挑战。


他介绍,玻璃纤维的生产流程,就是将石头变成丝线的过程。“将原料矿石粉碎,投入原料仓,通过自动化配料系统,进入高熔化率玻纤池窑熔化为玻璃液,随后进入拉丝区域卷绕成型。”魏冬告诉小布,此后通过智能分配车,将产品拉入烘制区域烘干,再进入络纱区域接受二次卷绕成型,最后通过检装区域一体化包装,贴上标签后进行储存,产品就算生产完成了。



对于这些生产环节,魏冬已经了然于胸,而现场巡检最主要就是对各个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性能和参数正常。


他首先给热缩机测温。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热缩机需要稳定在相应的温度范围,以保证产品品质。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就要及时进行调节。魏冬将测温仪器放置在热缩机入口,然后查看、记录。


AGV操作台也需要仔细检查。车间内布置了AGV无人叉车之后,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只见无人叉车在车间内灵活走位,将产品快速运送到指定区域。


另外一个需要重点检测的指标,是缠绕机的压力。魏冬打开缠绕机的网格状防护门,进入内部区域,将一个测量仪器放置在缠绕机上方。打开按钮,机器开始转动,测量仪的数据也在实时变化,最终定格。若数据出现比较大的偏差,就需要立即进行调试。


将几台机器看完,时间已经接近上午10点。“还有很多工作是随机性的,比如处理一些突发状况、到仓库查看单子、其他一些临时性抽查等。”魏冬表示,总而言之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车间里,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上午的巡检结束之后,并不代表当天的工作就完成了,下午还要再重复一遍。



父子兵:坚持创新打造行业标杆

在车间内,智能设备、智能管控等元素随处可见。机器人自动称量、精准搬运;系统自动上料、精准配制;包装线更是集成了整套包装工序,实现智能入库……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工作是机器不可替代的,魏冬所负责的质量控制就是其中之一。他也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同时,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


实际上,在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一直流传着“上阵父子兵”的故事。原来,魏冬的父亲魏青友,是公司机电维护队的专业技师,一辈子都在跟机修打交道。早年间,魏冬就喜欢靠在机床前看着父亲加工零件,耳濡目染。


魏青友在业界是位名人,早在2013年,成都市总工会便授予他“职业技能带头人”称号,并将他的团队命名为“巨石魏青友创新工作室”。受父亲匠心精神的影响,魏冬在技艺上善动脑、肯钻研,很快也成为公司业务骨干。


魏青友、魏冬父子二人的故事,是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缩影。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1个省级创新平台,2个市级创新平台;参与国家标准制定4项,行业标准2项;承接省级科技项目7个,市级科技项目4个;一般创新项目、一般技术难题解决和合理化建议年均1500余项;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和突破重大技术难题14项;有效授权专利90项。


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工人技艺的不断精进就像助推器,让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不断进行产能升级,成为行业标杆。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王俊峰
部分图据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成都发布编辑丨黎孟

点点在看,点点赞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