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加强群众体育工作 全力冲刺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2025-02-25 21:20:15


2月25日,成都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攻坚动员会暨2025年成都市群众体育工作会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成都群众体育工作,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就冲刺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以创促建 

合力推进成都全域达标


自2024年3月8日入围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名单后,成都确定“市级统筹、区县主体、以创促建、全域推进”工作原则,明晰工作职责、明确时间节点,完善创建工作制度设计。召开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建立“周通气、月调度、季会商”工作机制,持续压实创建工作绩效。

会议现场

在创建进程中,成都结合创建工作的11个大项、35个小项,对标对表创建标准,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指标,加强对区(市)县的实地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目前,成都正在总结评估创建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提升各项指标要求,迎接国家体育总局、四川省体育局实地检查和综合评审。之后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组的意见,梳理我市创建工作的存在问题、薄弱环节,全面整改、提升各项工作,巩固创建成果,力争实现全域达标。



5000多场赛事、特色“运动门诊”

69个体育公园……

2024成都群众体育答卷超亮眼


2024年,成都在群众体育工作中,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累累硕果

2024年,成都市组织了5000多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从全民健身运动会,到各类社区运动会、乡村运动会,全龄运动友好,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其中,成都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超100个,不设门槛、无报名费,吸引了超百万市民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参与健身的热情,营造了浓厚全民健身运动氛围。
图片
成都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在体卫融合方面,成都成立了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西区),开设“三大球运动门诊”“马拉松运动门诊”等多种特色“运动门诊”,还结合“骑行之都”建设,开通“骑行运动门诊”,为市民提供运动能力测评、运动风险筛查以及精准运动指导服务,获得市民广泛好评。2024年11月,成都市全民健身中心申报的“创新体卫融合服务方式,科学健身指导助力全民健康”项目,成功入选2024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典型案例名单,这是对成都从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工作的认可。
图片
市民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做等速肌力测定

成都市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提升行动,充分利用金角银边,重点实施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绿道新空间等三类市民就近就便的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找到运动好去处,有效解决了“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同时,成都鼓励市场主体所属场馆施行公益开放,全市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面向市民开放人次数约552.4万。



创新打造运动成都·十二月市”

助力建设“三城两都一市”城市体育品牌



在高质量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过程中,成都通过举办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吸引全球目光聚焦成都,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也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5年,成都体育将以成都世运会为核心,提升广大市民对世运会的知晓度和支持率,顺利推进“世运进社区、进学校、进体育公园”活动,通过打造“世运运动场景”“世运推广趣味活动”等,加快营造各类体育运动场馆场所的世运会氛围。

图片

十二月市之二月力市活动现场

办赛的同时,成都也重视营城、兴业、惠民。成都市体育局在2025年全新打造“运动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弘扬城市体育文化、打造体育消费场景的同时营造“运动过节、观赛度假”的城市体育氛围,助力打造“三城两都一市”城市体育品牌,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选择。
在2025年,成都还将深度挖掘登山步道、水上运动场、轮滑场、毽球场等各类型场地资源,实现体育场地多样化呈现,并新建或改(扩)建不低于30个体育公园,在年末将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3.0平方米提升为3.23平方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成都的“世运之年”“创建之年”。2025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将紧扣“十四五”群众体育发展规划目标,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成都建设,以“全域覆盖、全龄参与、全民共享”为导向,聚焦场地设施提档升级、赛事活动品牌塑造、科学健身服务优化三大核心任务,创新构建“社区+赛事+智慧”融合发展模式,筑牢安全底线,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向晖

编辑:邱瑜

  给运动君点个赞吧~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