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拼”,成都如何当好“娘家人”?
2025-03-01 12:38:53


在今年成都市两会现场,不少民营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谈到了这个关键词:“娘家人”。


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塑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鲜明品牌,当好全市390多万户经营主体的“娘家人”。


“对民营企业来说,真的就像找到了‘娘家’,找到了依靠和支撑!”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新伟笑着说。


民营企业家们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在市两会现场,人大代表们热烈讨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甘新伟: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

▲成都市人大代表甘新伟


在市人大代表甘新伟看来,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企业的承诺,是一座城市的品牌。这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过去一年,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他提及自己参加了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立以后组织的首场“企需我应”资源对接活动,“企业反映的问题,政府会形成详细的工作清单,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事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这样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让我们深感政府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如何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是甘新伟今年两会重点关注的话题。对此,他也提出了进一步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甘新伟建议,依托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发布、需求提交、进度查询等功能,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前介入解决共性问题。


其次,深化调研分析,针对企业需求中的难点和争议点,制定统一办理标准和规范程序,优化政策执行。“完善考核体系,将企业需求办理情况纳入区级及以上促进中心的考核指标,涵盖响应时间、办理效率、企业满意度等维度,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预算、晋升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甘新伟说。


知识产权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甘新伟建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快速维权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市人大代表廖行:
为企业提供便利,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成都市人大代表廖行


“经济越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越活跃。”在成都市人大代表、市律师协会会长助理、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名誉主任廖行看来,要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拼”,需以市场化赋能、法治化护航、国际化拓路、便利化增效,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在市场化方面,廖行说,建立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确保民营企业能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在法治化方面,要通过公平公正地处理民营企业产生的纠纷,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这不仅能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也符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宗旨。


在便利化方面,廖行建议,通过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民营企业在办理各类手续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真正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廖行强调,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面对面沟通尤为重要。“主管部门要能真正到民营企业中去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行业、产业需求以及面临的困难,通过获取第一手信息,才能做出更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决策,促进资源的整合与配套。”


此外,廖行建议加强对出海企业进行涉外投资辅导,由主管部门牵头,详细掌握出海企业情况,然后组织出海辅导培训,涵盖法务、商务、投资政策和风险应对等,维护出海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助力成都高水平对外开放。


市人大代表杜延涛:
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助推农业园区发展

▲成都市人大代表杜延涛


“‘娘家人’这三个字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也激发了我在2025年要大干一场的信心!”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新雅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延涛表示,“也正是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和支持,遇到困难时总能及时给予帮助。我们企业在2024年实现了同比28%的增长。”

作为一家在园区中的企业,今年市两会,杜延涛带来了助推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议。


在他看来,目前农业园区发展存在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具体表现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科技支撑不强、人才保障较弱几个方面。


对此,他建议积极发展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高效专用农机,推动丘陵山区高效专用农机研发。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全程机械化”等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多样化模式,进一步降低农业机械化成本,引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同时,以科技为先导,引领要素配置,持续赋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强化与科研院校合作,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探索“以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成果及时就地转化”的产业创新模式。

在人才引育方面,杜延涛建议,精准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头雁”项目,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加强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数字农业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批乡村振兴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彭惊

成都发布编辑丨王映丹

点点,点点赞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