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春风下的成都,正瞄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方向发力,各大产业园区是立足当前、加压突破,着眼未来、前瞻布局的“战场”。成都发布、红星新闻记者奔赴全市产业园区走访调研,探寻产业2025新“区”势。
春回大地,天府农博园内,油菜花海如金色浪潮翻涌,与远处光伏板下的鱼塘波光交相辉映。田间地头,农业机械的作业声轰鸣,尽现春日好“丰”景。微风拂过,吹低一朵朵油菜花,人们在花海中品味“花田火锅”“花田咖啡”,亦或是打卡一项赛事、一场活动。
天府农博园的油菜花海
春色满园的天府农博园,企业满园的步伐一直没有停下。这里有通威渔光示范园、58科技农业等扎根多年的企业,也有如惠丰芦笋全国总部基地这类正在建设、即将投运的企业,而在不久前新津区举办的“新春第一会”上,天府农博园再添多家企业“生力军”,为“立园满园”行动注入新动能。
走进天府农博园兴义镇波尔村,总投资1亿元的惠丰芦笋全国总部基地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紧抓时间节点,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这座占地100亩的总部基地,计划今年3月全面竣工投产,届时年育苗能力将突破570万株,总产值2.5亿元。
项目建设现场
“截至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90%,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芦笋种质资源圃、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技术推广、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全国总部。”惠丰农业副董事长邵静介绍说,该基地将是全国首个世界芦笋种质资源圃,同时还将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芦笋种苗组培实验室,打造全国芦笋新品种、新技术转化交易平台,以此构建芦笋数字化智慧化研发生产体系,“5年内,我们计划通过总部在全国带动推广5个基地,再增加5000亩的建设面积。”
基地内的中国芦笋种质资源圃中心
待基地投运后,也将引领提升新津农业产业数字化水平,加快形成新津农业产业新质生产力。
“我们计划在基地内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推进蔬菜栽培技术与市场推广大数据模型研发,实现传统种植转型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邵静说。
特色企业创新领跑市场
惠丰芦笋总部基地的建设,是天府农博园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的缩影。
通威渔光示范园以光伏发电+池塘养鱼的发展模式,成为一、二、三产完美融合的现代化智慧渔业示范园;58科技农业通过“科技+互联网”模式,与波尔村合作打造了波尔社区庭院经济示范项目——五八(波尔)数智田园,助力乡村振兴……
通威渔光示范园的光伏发电+池塘养鱼发展模式
58科技农业全国总部
而在不久前新津区举办的“新春第一会”上,天府农博园再添多家企业“生力军”,以“立园满园”行动为契机,为现代都市农业注入新动能。
“新春第一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大项目建设正酣,好项目加速聚集……在天府农博园,除了企业的蓬勃发展,美丽的田园风光,金色的油菜花海,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着另一种可能——花田火锅、花田咖啡等消费新场景。
“最近客流量特别大,客人不提前几天预定,完全抢不到位置。”花田火锅主理人陈娟说。
花田火锅
这是一场以“花”为媒、让颜值变产值的盛宴,而这样的盛宴,不止在春天。天府农博园以“农博+”为纽带,园区全年活动不断档。
台湾美食节、长街宴、田野音乐会……今年春节,天府农博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高频举办各类活动,吸引着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实现农商文体旅的深度融合,而在“新春第一会”上,农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更是提出将在今年招引展会赛事活动400场以上,联动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以上。
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园区用心用情的服务支撑。
“我们的项目无论是在前期筹备、中期建设还是要素保障等各项工作上,都得到了园区管委会和新津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邵静说。
俯瞰惠丰芦笋全国总部基地
和邵静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成都新津利水湾农业有限公司场地总经理韩爽,该企业于去年4月落地新津,其间,农博园管委会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水电供应,同时组织新津水产中心专家帮助企业优化养殖方案,加快生产进度。“为我们在新津的发展提振了信心。”
成都新津利水湾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推进“立园满园”行动见实见效,离不开科技赋能。天府农博园深耕“校地企合作”,让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我们结合产业发展要求,与中国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10余所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深度联动,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田间应用’转化。”天府农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园区还积极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发展痛点、难点。
天府农博园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举行“立园满园”对接会
从一片花海到一条产业链,从“田间实验室”到“产业新高地”,新津区正以天府农博园为引领,书写着现代都市农业的“成都样本”。
“我们将依托农博园的良好基础配套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先天条件,持续壮大‘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同时大力培育户外运动、稻田餐饮、乡村康养等新业态新场景,着力构建‘协作更加紧密、配套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作出积极探索。”天府农博园相关负责人说。
周小橙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雷浩然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新津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成都发布编辑丨王映丹
点点♡,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