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继青城山后,鹤鸣山徒步又火了……
2025-03-03 20:49:38

随着春暖花开

爬山、徒步等户外运动玩法

又开始盛行起来

前两年,成都大学生

周末集体邀约爬青城山

就火上了热搜

最近,鹤鸣山也人气爆棚

徒步赏花的游客数量陡增

网上甚至出现了

“万人‘攻打’鹤鸣山”的玩笑说法

在这些爆火现象和网络热梗背后  

体现了城市户外运动资源丰富

成都人热爱运动的特点

图片
图片



鹤鸣山徒步有多火?

上山的路上全是人

据红星新闻近日报道,正月初至今,成都大邑鹤鸣山基本每逢周末游客都会暴涨,都是从成都各地去山上挖野菜、赏青梅花、徒步的市民。

“上山的路上基本上都是人,我们走了一条约5公里的小环线,用了4个小时,很有野趣,青梅花也非常漂亮。”市民蒋女士说。

在山上开农家乐的张先生也表示,周末鹤鸣山人流量突增,农家乐的流水也上涨了约3倍。

鹤鸣山因何而火?鹤鸣山距离成都市中心约90公里,山脚有一个道观,道观往上有青梅树林、滑翔伞乐园、天谷洞崖壁等多个景点。每到青梅花开的季节,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道观吃一顿斋饭之后,开始沿着道观旁的一条小路徒步上山,在赏花逛景点、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收获挖野菜的乐趣。

图片鹤鸣山上的青梅花,来源:红星新闻


登山徒步走红背后

体现成都户外休闲运动崛起

每年开春后,登山徒步都是成都男女老少热衷的周末运动打卡方式。早在2023年,成都大学生排队爬青城山就走红网络。青城山管理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年轻人更崇尚户外登山、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然玩法,甚至还吸引了很多汉服小姐姐来打卡、拍照。若往更早时候追溯,龙泉山也是成都人周末登山徒步的好去处。

图片

青城山,图源:青城山都江堰

其实,成都周边登山徒步爆火,并非偶然。此前运动君就对中国著名探险家、四川旅游学院山地旅游研究院院长刘勇进行过采访,在刘勇看来,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火爆现象背后,是成都户外休闲运动崛起的体现。

以青城山、鹤鸣山为例,就具备“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徒步)难度较低”“道教名山,配套成熟”等引流条件。是非常典型的、成熟的、受欢迎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户外登山徒步,可以为市民带来哪些好处呢?刘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1、身体机能得到提升

山地徒步对身体机能有较大帮助,在山地起伏、坡度的带动下,腿部肌肉以及身体核心力量可以得到有效锻炼。平时在城市中,大多都是平坦道路,这样的针对性锻炼就较少运用到。

2、人与自然的交流

户外山地徒步,通常周围空气、环境都很好,绿植丰富、含氧量高,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与自然进行了一个深度交流,吐故纳新。同时,山地徒步,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登山,它的运动风险也相对较小,大部分人都能参与。而且它还有一定旅游的性质,除了身体得到锻炼,还能收获风光旖旎,洗眼净心。

3、释放工作压力

从精神层面来讲,在曲径通幽的山地徒步,可以让城市年轻人在工作中紧绷的神经得到释放,压力得到排解,重新认识生活,以便于更好地回归城市、回归工作。


鹤鸣山徒步怎么玩?

运动君这样推荐↓

成都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造就了中国最典型的山地户外梯度效应,拥有丰富的户外休闲运动资源。

早在2023年,市体育局就对外发布了《成都市户外休闲运动总体规划》,这也是全国超大城市首个户外休闲运动专项规划,系结合成都自然资源禀赋及户外休闲运动发展现状编制。《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重点打造的户外休闲运动品牌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主题线路和户外运动游憩单元,其中鹤鸣山“榜上有名”。

图源:成都出发

来看看鹤鸣山徒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踏水逐山” 

鹤鸣山龙窝子—开化寺—蓥华顶徒步路线 

👇👇👇

01

线路概况:线路位于大邑县鹤鸣镇,由两段线路组成,第一段为青龙村经龙窝子翻越山顶垭口后下行至开化寺,第二段为开化寺至蓥华顶。

02
线路节点:青龙村—龙窝子—龙竹林—垭口—开化寺—明月寺—弥陀寺—蓥华顶,全长约10.55公里,运动总时长约6.5小时。
03
线路特色:线路经过明月寺后有五百多阶的近乎笔直的阶梯,阶梯两边都是悬崖且没有栏杆,极其险峻为人惊叹。穿行于溪谷林间,自然环境优美,村舍民居散布山间,禅音袅袅,身心安宁。
04
线路难度:该条线路第一段等级为进阶级,沿线经过多处溪流路段,雨天道路湿滑,建议携带登山杖;第二段等级为健身级,明月寺后段线路需注意安全,以防坠落。


更多成都户外休闲运动好去处

戳下方链接

↓↓↓

《成都市户外休闲运动总体规划》发布

户外休闲运动好去处,去野!

10条代表性户外主题线路,出炉!


记者:蒲囝


编辑:邱瑜

  给运动君点个赞吧~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