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建筑
——“建筑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
中年人“最后的操守”
——“不对年轻人说三道四,任其自由生长”
送你一个盲盒
速拆
👇
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3月7日17时30分,暮色初临的玉林巷弄正蒸腾起火锅底料的辛香。在一栋上世纪90年代建起的居民楼内,一个混杂着现磨咖啡机轰鸣与艺术研讨声的奇妙空间里,记者见到了202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刘家琨。
这是刘家琨设计的“玉林颂设计空间”,既是展厅、咖啡店,也是建筑讲座、艺术沙龙的举办地。这个“藏身”于成都玉林居民楼里的多元化空间,仿佛呼应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审辞——“刘家琨的设计拥抱并强化由使用者带入其中的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被公众活化的建筑。”
3月4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宣布,来自中国成都的刘家琨荣获2025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项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时隔3天后,记者对话刘家琨,聆听他的建筑世界。
▲刘家琨接受采访
“很成都”的采访
——“随意和包容,是这座城市独有的特质”
“未完成”的建筑
——“建筑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
中年人“最后的操守”
——“不对年轻人说三道四,任其自由生长”
送你一个盲盒
速拆
👇
推荐阅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丨彭惊
摄影记者丨王勤
成都发布编辑丨文思瑶
点点♡,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