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咨询政策问题,多次拨打公开电话无人接听,最后只能请假跑窗口。”
“网站上的电话打了好久才打通,好容易接通了却让我打另外一个,结果打了也没人接。”……
小热线关乎大民生,公共服务电话要真正“便民”,打得通是第一步。如今在成都,这样的烦恼正随着全市公共服务电话“瘦身提质”专项行动逐步改善——
目前,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已精简至156个。同时,第二批75个民生领域服务热线也于近日公布,这场始于2025年1月的改革交出温暖答卷。
PART 1
清理规范公共服务电话中的占线电话、僵尸电话、无效电话、过时电话,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关系到公共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的大事。
自2025年1月初启动以来,成都市经过20余天的全面摸排与系统梳理,顺利完成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的清理整合工作。截至目前,市本级公共服务电话已精简至156个,覆盖51个市级部门(单位),有效压缩了对外公开电话数量,大幅提升了企业和市民的查询与拨打便利度。
在完成市本级电话清理整合的基础上,成都市同步推进各区(市)县公共服务电话的清理规范工作。截至2月28日,全市各区(市)县清理整合的公共服务电话已通过各地官网和新媒体平台公开发布,标志着全市公共服务电话归并整合工作全面完成。
为确保公共服务电话“打得通、接得起、服务好”,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建立了常态化抽查监督机制,对市、区两级公共服务电话运行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目前,全市公共服务电话系统运行平稳,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PART 2
服务升温
第二批75个公共服务电话公布
公共便民服务电话是群众与部门间的有效连接,一通电话就能找到人,解决事儿,也能让群众踏实、安心。针对市民反映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咨询需求,成都市进一步延伸公共服务电话清理整合范围,并于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公共服务电话号码。
此次新增公布的75个电话,涵盖教育、卫健、民政等重点行业,以及交投集团、益民集团、轨道集团、公交集团等市属国有企业。新公布的公共服务电话将充分发挥“倾听民声、解答疑问、处理诉求”的功能,着力打造“接得快、分得准、办得实”的优质服务环境。
接电话不是终点,解难题才是关键。下一步,成都市将持续推进各区(市)县公共服务电话的延伸清理规范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信息。同时,将常态化开展全市公共服务电话接听人员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电话解答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从占线忙音到一拨就灵,从多头咨询到一站解决,成都用一根电话线丈量着为民服务的初心。随着更多“听得见的改革”持续推进,这座城市,正用热线传递着治理的温度。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推荐阅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丨彭祥萍
成都发布编辑丨王映丹
点点在看,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