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3月31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郭垂平、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韩利出席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主持发布会。
情况介绍
答记者问
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我们注意到,文件首次提出在全国层面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要求实现清单全覆盖,清单之外一律不允许收费,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工作安排?
牛育斌
中国日报记者:涉企保证金作为涉企收费事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涉企保证金开展了规范管理。可否介绍一下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的考虑?
王文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导意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下一步财政部将如何落实这项举措?
郭垂平
中新社记者:《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将如何推进实施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评估审核工作?
韩利
请向上滑动阅览
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 韩利:开展涉企收费政策措施评估审核是把好涉企收费“第一道关”的重要举措,是从源头防止违法违规收费问题产生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总局正抓紧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审查的范围、标准、规则、程序等,下一步拟从存量政策清理和增量政策审查两个方面,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集中清理存量违规收费政策措施。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部署,结合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照审查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的政策措施,该取消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该纳入收费目录清单的及时纳入,该调整收费标准的及时调整。二是加强新出台政策措施合规审查。各部门出台新的涉企政策措施前,要对照审查标准,对政策措施中涉企事项开展评估,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严防出现衍生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时,要对相关涉企事项,从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性以及对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一并加强审核把关。
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统筹,对存量政策的清理规范情况开展抽查检查,对各部门新出台政策的自查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切实提高审查工作质效。
第一财经记者: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下一步在全国减轻企业负担重点工作中对落实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要求有何考虑?
王文远
请向上滑动阅览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 王文远:一直以来,我部积极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会同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工作安排,加强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强化涉企违规收费等问题整治,不断优化企业服务,为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作为重要内容,细化实化有关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跟踪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成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了解企业税费等负担问题和有关政策诉求,编制企业负担调查报告并对外发布。三是举办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会同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减负部门,系统总结涉企收费长效监管的经验做法,编印发放政策手册,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知晓和享受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四是组织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并将企业负担调查和第三方评估等反映的违规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有关方面抓好问题整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结合近年来涉企收费监管执法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将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韩利
请向上滑动阅览
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 韩利: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涉企乱收费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责令收费主体将违规收费退还企业,2018年总局组建以来累计退还企业近200亿元。从检查情况看,一些领域特别是行政审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利用优势地位强制收费、重复收费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对遇到的收费问题不敢反映、不愿反映,涉企收费监测和线索收集工作存在短板;监管执法面临定性难、处罚难等问题,监管规则需进一步优化。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防治并举,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收费,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常态化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总局将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部署市场监管系统开展集中整治。今年,将聚焦部分政府部门和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等领域,重点查处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费用等问题。强化对货运领域陆路、海运口岸收费抽查检查。开展水电气暖领域价格收费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规范到位。
二是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归集转办机制。总局将推进涉企收费监测点建设,充分发挥“前哨站”作用,对违法违规收费问题早发现、早治理。常态化收集涉企收费问题线索,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完善问题线索归集、共享、转办机制。
三是推进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建设。总局将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明确违法违规收费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分领域完善涉企收费规则指南,对违法违规收费主体研究提出联合惩戒措施,曝光典型案例,增强震慑效应。
新华社中经社记者:财政部在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下一步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财政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郭垂平
请向上滑动阅览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 郭垂平: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涉企收费管理工作,在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激发市场活力。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清理、降标、规范、治乱等方式,加强涉企收费治理,减轻经营主体负担。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0项,减少幅度73%,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2项,减少幅度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0项,减少幅度33%。
为巩固涉企收费治理成果,财政部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2021年,组织财政部监管局对各地落实中央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2022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2023年和2024年,持续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重点对降费减负政策落实情况、重点领域违规收费问题开展监督检查。这些举措确保惠企政策有效落实落地,提振了市场和社会信心,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落实延续实施文化事业建设费优惠政策等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优惠政策,减轻相关领域经营主体负担。二是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的管理,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收费基金项目的全覆盖,做到“阳光收费”。三是结合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等,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优惠政策监督检查,确保降费减负政策红利扎扎实实落到经营主体,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南方都市报记者:请问各方面如何强化协同联动,确保文件里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
牛育斌
请向上滑动阅览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 牛育斌:涉企收费涉及部门多、领域广、问题复杂,为确保文件的各项政策举措能够落实落地,让企业切实可感,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强化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形成共商、共抓、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更好实现对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的长效治理。四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共商重大问题。依托现有相关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及时进行部门会商,共同分析研判涉企收费形势,评估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二是共抓任务落地。对目录清单建立、收费政策评估审核、涉企收费跟踪监测、问题线索收集处理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加强调度指导;各地区、各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形成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是共享典型经验。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促进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共治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强化部门联合惩戒,综合利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依法加大对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危害性大、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协调多部门联合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