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当东方武韵邂逅世界舞台
千年传承的技击智慧
将在天府之国绽放璀璨锋芒!
2025成都世运会即将点燃全球目光
武术、空手道、柔术三大项目
将携历史之魂与现代竞技之力
开启一场力与美的巅峰对话
今天运动君为大家介绍的项目是:
武术、空手道、柔术
武术起源于中国,经数千年发展,逐渐从实战技能演变为集健身、表演和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具有鲜明的攻防技击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武术在2025年将首次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分套路和散打两个分项。每个分项按照男女分别设有6个小项,共计12个小项,102名运动员参赛。
套路比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的长方形地毯,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运动员需使用国际武术联合会认证的比赛器械。
散打比赛场地为高0.8米、长8米、宽8米的擂台,台面上铺有软垫。台下四周铺有高0.3米、宽2米的保护软垫。运动员需穿国际武术联合会认证的武术散打比赛服装及护具,并分红蓝两色。
在套路比赛中,裁判员将根据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情况来评分,各项比赛满分为十分,其中动作质量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分值为3分,难度分值为2分,得分最高者获胜。
在散打比赛中,红蓝双方两名选手根据体重分为不同的级别,运用武术的拳法、腿法和摔法进行对抗。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攻防技巧和犯规行为进行评判。先赢得两局的运动员获胜。
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时,观众应鼓掌。在套路比赛中,运动员起势前,需排除杂念,凝神静气。此时观众需保持安静,不要加油鼓掌。
空手道比赛场地为12米×12米的赛垫。运动员须身着白色道服,双方运动员分别系红色、蓝色腰带,并佩戴拳套、护足、护胫、牙套等护具。
型比赛即规定套路的展示。比赛中,选手只能演练由世界空手道联盟规定的套路动作。裁判员按运动员技术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判。
组手比赛即对抗性实战。选手两人一组以回合对抗的方式进行比赛,每回合3分钟。比赛攻击仅限于头部、面部、颈部、腹部、胸部、背部和胸腹侧面7个部位。当一个技术动作用于有效的得分部位且满足技术标准,会判为得分。当一方抬脚踢到对方的头部,或者令对手倒地并在对手身上施展任何有效的技术动作,判作一本,得3分。在一回合比赛中,率先取得净胜8分的选手获胜。
空手道比赛强调动作击打的力度和准确性,双方攻防转换速度非常快,并且在进攻和防守时鼓励运动员发声以提升气势。此外,当运动员向观众致礼时,观众也应给予掌声回应。
柔术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的日本。柔术的文化精髓在于以柔克刚,借力打力,通过技巧与智慧反制强敌,意为“柔韧灵活的艺术”,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防御之术”。
柔术在1997年芬兰拉赫蒂世界运动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成都世运会柔术比赛设搏击、寝技、套路、残疾人柔术4个分项,19个小项,共132名运动员参赛,赛期3天。比赛场地为12米×12米的赛垫,运动员须身着白色道服。
搏击是两名运动员间进行的对抗性比赛,运动员在对方身体有效得分部位实施击打、踢技等技术动作获得分数。按照站立位击打、摔法、地面压制(降服)三个技术环节,裁判员根据得分有效性进行判分,得分高者获胜。
寝技比赛中,运动员通过锁、绞等动作降服对手取胜。比赛由投技、摔法、站立位锁和绞、地面技巧、压制、防守过腿、扫技、地面锁和绞等技术动作构成,裁判员依据技术动作的完成度与持续时间判分。比赛时间结束,得分高者获胜。
套路是同队两名运动员的套路展示。分为攻防动作展示和对打展示。裁判员依据技术标准对运动员投技、摔法、踢技、锁技、绞技、压制等攻防动作质量进行评分,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残疾人柔术是残疾运动员个人防卫策略的套路展示,每队可由两名残疾人运动员或一名残疾运动员和一名非残疾运动员组成。每支队伍须展示6种攻防动作,裁判员依据标准对每队选手的攻防动作评分,得分高的队伍获胜。
编辑:李川
给运动君点个赞吧~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