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定向密林寻踪、无人机凌空竞速、
铁人双频突围!
谋略、极速、耐力
熔铸于科技与自然的角力场
在GPS轨迹与赛道光轨间
智勇双全的竞技者以脚步丈量未知
以飞行撕裂时空
以呼吸雕刻极限
——这是脑力与体能的交响
更是人类突破边界的多维宣言!
今天运动君为大家介绍的是:
定向、航空运动、铁人三项
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起初用于军事训练,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1983年定向运动被引入中国,并在1994年成为中国的正式体育项目。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其中徒步定向于2001年正式进入世界运动会。2025年成都世运会设项为徒步定向,下设3个小项,分别是中距离、短距离赛和混合短距离接力,赛程为期3天,共有80名选手参赛,男、女各40人。
比赛中运动员需借助地图和指北针进行导航,以徒步的形式快速穿越陌生地带,并依次到访若干个检查点,最终用时短者获胜。
中距离赛通常在森林地貌进行,每名运动员完赛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短距离及短距离接力赛通常在城市、公园地貌进行,每名运动员完赛时间一般在12分钟左右。
定向赛事需要使用四大工具:高精度定向地图、专业定向指北针、电子打卡系统以及GPS定位系统。定向地图用不同颜色及符号标注地表植被、障碍物等要素;指北针帮助确认方向;电子打卡系统记录成绩;GPS定位系统追踪运动员行进轨迹,为比赛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大屏幕将展示运动员轨迹,提升观赛体验。
比赛时,运动员身穿GPS定位背心,佩戴电子打卡芯片,手持地图,借助专业定向指北针快速定位,规划最佳路线,按序到访多个检查点并打卡记录时间。打卡数据实时传输至成绩系统,最终根据完赛时间确定排名。
“奔跑的方向靠智力,奔跑的速度靠体力”,定向运动不仅考验运动员地图阅读能力,也考验路线规划的智慧与临场决策的敏锐性,是体力与智力的双重交响。
成都世运会航空运动项目设无人机竞速小项。无人机竞速2014年起源于澳大利亚,目前已形成一系列由世界空中运动联合会(FAI)认证的世界级单项赛事,如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WDRC)及无人机竞速世界杯等。深圳、宁波、杭州等国内城市曾举办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2022年无人机竞速首次进入世运会。
本次世运会无人机竞速项目采取男女混合比赛的方式。比赛分为资格赛、淘汰赛和决赛,赛程为期3天,共32名运动员参赛。
无人机竞速比赛关键在于赛道,其设计可融合赛事举办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赛道将配置LED灯光装置,以增强比赛效果和观赛体验。
无人机总重量不得超过1kg;轴间距小于330mm;螺旋桨最大直径15.2cm,禁止使用全金属螺旋桨;还需配备能调节灯光颜色的LED装置,并根据参赛飞手的抽签顺序分配灯光颜色。
比赛中运动员将穿戴飞行眼镜,通过第一视角操控无人机以最高16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500-600米长的赛道,穿越40-50个分散在赛道内的各类障碍物,如单层门、双层门、隧道门、异形门等。每场比赛预计有4名运动员参赛,比赛限时3分钟,规定飞行圈数为3圈,用时少者获胜。
无人机竞速不仅是“速度游戏”,更是对运动员技术、心理、体能、策略的全方位考验。顶尖飞手需像F1车手一样精通机械调校,像电竞选手一样反应敏捷,同时具备极限运动员的抗压能力。无人机竞速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其对人机协同极限的不断挑战。
铁人三项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盛行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铁人两项作为铁人三项运动的分项,于2013年首次亮相世界运动会。
传统的铁人三项包含游泳、自行车、跑步三个运动项目,而铁人两项含跑步和自行车两个运动项目。成都世运会,铁人两项设男子个人赛、女子个人赛和2×2混合接力赛3个小项,赛程为3天,共有80名运动员参赛。
比赛中运动员需按跑步-自行车-跑步的顺序,完成以上三个部分组成的完整赛段。没有完成比赛的运动员和被套圈的运动员成绩视为无效。个人赛赛程为5公里跑步、30公里自行车、5公里跑步。从运动员出发到抵达终点连续计时,最终用时最短者获胜。混合接力赛的参赛队伍通常由同一国家的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组成,按照女-男-女-男的顺序进行接力,男女运动员都需依次完成两次由2公里跑步、6公里自行车、1公里跑步组成的完整赛段,最终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铁人两项作为与铁人三项最为相似的一个分项,保留了多项目转换的魅力。既给不擅水性但具备出色心肺耐力与下肢力量的运动员提供了机会,又为希望提高跑步和自行车能力的运动员提供了选择,是耐力运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
编辑:李川
给运动君点个赞吧~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