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央媒看成都|成都赛事经济观察组稿
2025-04-28 13:19:40




编者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部分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近年来,成都通过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推动体育消费、深化产业融合,以赛事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小众运动持续“出圈”,成为流量密码;以赛事为纽带链接千行百业,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住宿、餐饮、旅游、零售等多领域经济增长动力;借助赛事契机,完善城市公园体育设施,丰富公园休闲运动场景,提升城市生态与人文魅力。


在成都世界运动会倒计时百天之际,新华社记者聚焦成都赛事经济中的消费、产业、城市三个维度,推出《成都赛事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以成都赛事经济为样本,展现城市赛事经济的活力、潜力、创新力。




小众运动“圈粉”带动新消费

——成都赛事经济观察之一



世运项目跑酷跃动校园、“轻运动+”在商圈流行、公园里到处是运动的身影……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即将迎来倒计时100天之际,记者采访发现,多个小众潮流运动走进大众视野,展现出成都在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推动体育消费方面的积极成效……

正文如下:
👇👇👇


新华社成都4月25日电(记者董小红)世运项目跑酷跃动校园、“轻运动+”在商圈流行、公园里到处是运动的身影……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即将迎来倒计时100天之际,记者采访发现,多个小众潮流运动走进大众视野,展现出成都在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推动体育消费方面的积极成效。



跑酷走红校园街头


定点助跑起跳、身体顺势钻过栏杆……近日,“世运进校园·跑酷我最炫”活动在成都市天回小学举行,数十名学生在跑酷名将何意瑜的指点下穿越各种障碍,展现出不俗的运动能力。

跑酷诞生于法国,属于体操大项中的一个分项,被很多人称为“移动的艺术”。今年8月,它将作为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亮相。

这项运动已在天回小学引入发展超过2年时间。“跑酷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与应变能力的教育载体。”天回小学校长何运强介绍,学校已构建起“普及课+社团+校队”的三级培养体系,并开发了原创跑酷课程,今年将以成都世运会为契机,引入更多新兴时尚运动项目,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今年3月,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教育局和共青团成都市委联合开展的“2025年‘爱成都·迎世运·动起来’世界运动会项目校园推广活动”正式启动,预计将向1000余所学校推广普及成都世运会小众项目。

眼下,随着成都“世运热”不断升温,像跑酷一样的小众运动正加速“出圈”。走进迪卡侬成都天府店,每逢周末及节假日,店外广场上的西南地区首个Playground运动能量场就人声鼎沸,各种新潮运动体验“点燃”大家的运动热情。


“仅清明节假期的销售数据就能显示,部分小众运动装备很受追捧。例如,轮滑运动装备销售同比增长22%,钓鱼运动装备增长24%,飞盘装备增长45%。”迪卡侬成都天府店工作人员说。

“轻运动+”融入商圈生活

在成都,一种全新的“轻运动+”消费场景也非常火爆。

“解锁‘脱单’新方式@匹克球,和心动一起入门”——近日,一则以匹克球为主题的公益“脱单”活动海报引发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匹克球是一项结合了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元素的球拍型运动,具有上手快、适宜人群广、社交属性强等特点。由匹克球担任“月老”,很多人感叹体育和生活的“次元壁”破了,殊不知这在成都已不是新鲜事。

4月12日,在成都锦华万达广场,2025年锦江区首届匹克球比赛暨世界运动会项目推广活动结束了一天的激战。本次比赛的参赛者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职业,包括省内高校学生、匹克球俱乐部成员、匹克球爱好者等超200名选手参与,充分展现了匹克球“全龄友好”的独特魅力。

匹克球带来的快乐,在成都的不同商业综合体里“发酵”——成都万象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匹克球动态展”、成都银泰城购物中心推出“匹克球快闪潮流运动周”活动、成都潮流商场COSMO举办“匹克球新手赛”……


近年来,随着匹克球等小众项目不断“圈粉”,类似的“轻运动+”赛事及活动被引入商场,流量进一步转化为“留量”,助力成都体育消费释放更多活力。

京东与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成都线上消费活力报告》显示,成都消费者在健身、骑行、网球、匹克球等运动上消费增长亮眼,其中匹克球球拍销量同比增长超10倍。

新潮运动点亮城市公园

人间四月,春光明媚。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的公园里处处可见锻炼的人群。

最近,位于成都温江区的鲁家滩潮玩运动公园已开始“繁忙”起来。在12片蓝绿色板式网球场地内,身穿轻便运动装的市民,正和自己的“运动搭子”练习着对角接击;园内的儿童乐园、星空营地等配套场地也逐渐热闹起来——这个“藏”着亚洲最大板式网球中心的公园,成为了市民周末运动休闲的新去处。


板式网球起源于墨西哥,结合了网球、壁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多种运动的特点,和匹克球一样具有门槛低、易上手、老少皆宜等优势。在成都,这项运动同样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喜爱。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桂溪生态公园也有一处板式网球中心。每逢工作日晚上或周末,这里的板式网球场地常常人头攒动,有高手、也有“菜鸟”,大家尽情享受着这项新潮运动的乐趣。


“我才接触板式网球3个多月,觉得上手比较快。它已经变成了我的日常健身活动。”板式网球爱好者宋先生说,大家相聚公园里一起打球聊天,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公园里的市民运动会、绿道上的运动嘉年华……随着跑酷、匹克球和板式网球等新潮运动的兴起,成都公园的运动氛围正在不断升温,各类体育消费场景也在不断丰富升级,成为城市生活方式更新的重要一环。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成都赛事经济观察之二


春日暖阳下的成都,“跟着赛事去旅行”无疑是最流行的体育词汇。


无论是“一票难求”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球市火爆的中超成都蓉城主场比赛,还是即将于8月举办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近年来,成都以赛事为引擎,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打造了更多贴近生活的消费场景,让赛事热度真正转化为消费热度和城市活力……


正文如下:

👇👇👇


新华社成都4月26日电(记者陈地)春日暖阳下的成都,“跟着赛事去旅行”无疑是最流行的体育词汇。


无论是“一票难求”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球市火爆的中超成都蓉城主场比赛,还是即将于8月举办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近年来,成都以赛事为引擎,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打造了更多贴近生活的消费场景,让赛事热度真正转化为消费热度和城市活力。


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现场 (图据成都日报)


“观赛一日,留川多天”


3月底,2025成都世遗马拉松在成都都江堰市火热开跑,35000名跑者齐聚这座“三遗之城”,享受奔跑的乐趣。“比赛时我穿过了都江堰景区,看到了大片油菜花,吃到了腊肉、猪蹄等‘硬核’补给,体验很好!”参赛的潘先生说,“接下来想在成都周边玩几天。”



马拉松赛事为都江堰注入的经济动力显而易见。此次比赛期间,大量参赛选手和游客涌入当地,带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消费。据统计,此次赛事带来的旅游综合收入约4.6亿元,与2024年相比增长15%。


在去年底进行的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赛事期间,举办地附近的成都玉林东路每日人头攒动。记者见到11岁小姑娘郜艺泽时,她已在“红双喜”店铺门口排队近3小时,想购买印有偶像孙颖莎头像的乒乓球。郜艺泽的母亲宋梓琪表示,他们一家三口特意从新疆赶来,观赛结束后全家计划在成都待上几天,感受成都的烟火气。“我们此行单是机票加住宿就近万元,但觉得很值得,不虚此行。”宋梓琪说。


今年成都市实施“运动过节·观赛度假”体育消费促进行动,吸引市民游客以运动健身、观看赛事的方式度过节假日,让成都乃至四川成为“运动过节的好去处、观赛度假的首选地”,使“观赛一日,留川多天”成为新趋势。


赛事带动多元消费增长


去年五一节期间,成都举办了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比赛期间,成都共发放三轮“汤尤”专项消费券,推出40余场促销活动;成都SKP、铁像寺水街同期营业额同比增长22.5%、16.0%。据统计,汤尤杯赛时入场观众累计7.5万余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比48.8%。



“当前,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程静表示。她以去年12月举行的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为例,赛事期间共售出门票10.17万张,实现门票净收入4500万元;全市多家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增长22.1%,营业额增长约16.8%;春熙路太古里、大熊猫基地、东郊记忆等重点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370余万人次。


赛事经济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丰富的消费场景。据了解,今年3月,“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暨第五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正式启动。活动为期三个月,将集中呈现四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新方式,推动“赛事+美食”“体育+文旅”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一系列展现四川体育特色、美食文化的体育商务旅游休闲消费活动,并发布多项惠民措施。


“我们将通过不断探索体育与美食、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体验与价值。”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说。


办好比赛仍是“立身之本”


程静认为,在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赛事的专业高效,才能有后续的“留量”。


“这是所有体育赛事的立身之本。”程静介绍,目前成都乃至四川正在创新探索一条“区县主体、市级统筹、市场运营”的赛事举办经验,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办赛水平。


成都城投万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立锋介绍,中超球队成都蓉城的主场“凤凰山”之所以拥有火爆的球市,除了得益于成都悠久的足球历史文化,场馆在服务和营销上的创新也是关键因素。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赛事参与各方做好服务,向他们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服务。”韩立锋说。


据了解,目前四川正加快实施体育赛事促消费战略,以体育赛事“流量”变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为主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体育赛事消费模式,拓展消费领域,加强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还将进一步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释放体育赛事消费潜力,让消费热起来,市场兴起来。”四川省体育局局长罗冬灵说。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赛事之“窗”演绎多元城市

——成都赛事经济观察之三


想了解一个别样的成都,体育赛事是一扇“窗”。


四月的成都,凤凰山专业足球场内成都蓉城队的中超主场比赛激战正酣;天府国际竞技训练中心球场上,2025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激情挥拍;在温江北林绿道、东安湖公园、街子古镇等城市打卡点,跃动着马拉松、越野跑爱好者的身影……


以休闲、安逸著称的成都,随着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脚步,展现出了更具动感与活力的一面……


正文如下:

👇👇👇


新华社成都4月27日电(黄晓芸、陈地、董小红)想了解一个别样的成都,体育赛事是一扇“窗”。



四月的成都,凤凰山专业足球场内成都蓉城队的中超主场比赛激战正酣;天府国际竞技训练中心球场上,2025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激情挥拍;在温江北林绿道、东安湖公园、街子古镇等城市打卡点,跃动着马拉松、越野跑爱好者的身影……

以休闲、安逸著称的成都,随着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脚步,展现出了更具动感与活力的一面。


运动融入城市日常

“不论是新‘入坑’的(骑手)还是长期爱好者,大家都感觉越来越幸福。”对于从事自行车运动20余年的罗伟来说,幸福就是见证了成都的骑行路线拓展到绿道、公园和山地,专业的运动自行车商店也越来越多。

黄艾琳是一名户外运动博主。她说,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众多山地、绿道、湖泊等场地资源,身边很多人从观望、尝试,再到深度参与某项运动,运动场景的多元与便利是重要因素。

罗伟和黄艾琳感受到的变化从何而起?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成都大运会、成都马拉松等赛事。一场场赛事让市民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播下了全民健身的“种子”。


全民健身的推广,离不开持续完善的运动环境。据统计,49个新建、改(扩)建的大运会场馆分类实施开放,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由此获益的健身市民已超过550万人次;成都统筹新建、改造提升体育公园77个,打造社区运动角407个,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830个。

成都还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和世界运动会项目进社区等活动,构建“运动成都·十二月市”全民健身特色品牌赛事活动体系,将运动融入城市日常生活。

赛事经济延伸更广更深

清明节假期,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劲浪体育·金开运动中心日均客流量高达2万人次。来到一楼的体育用品店,跑步装备被“C位”展示。


“每家店铺的陈列布局都是根据消费需求而定。”劲浪体育品牌官周奕桥说,3月底举行的成都世遗马拉松对跑步装备的销量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商场内的跑鞋品牌亚瑟士是成都世遗马拉松的赞助商,其在比赛现场设置的快闪店两天营业收入达60万元。

得益于国际高级别赛事的引领与自主品牌赛事的带动,成都赛事经济愈发充满活力。

国际高级别赛事方面,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门票收入超5000万元,赛事直接经济效益达5.4亿元;2024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外地观众占比近80%,撬动文旅消费共计3.8亿元。自主品牌赛事成都马拉松2024年与东亚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三赛合一”举办,外地参赛选手超七成,总体经济影响约3.37亿元。

赛事经济如何从“爆红”变为“长红”?成都推出“运动过节·观赛度假”的体育消费概念,在旅游景区、公园绿道、商业中心等地点植入体育项目和消费业态,拉长赛事经济链条。据统计,2024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超9%。

“以前很多外地人来成都是吃火锅、看熊猫,现在很多是专程到成都骑绿道、看比赛。”周奕桥说。

以赛为“桥” 拓展城市影响力

走进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充满成都元素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店内工作人员罗百川介绍,在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中,融合成都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世界各地参赛运动员的青睐。


大型赛事是城市天然的“推广大使”。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王毅说:“通过体育赛事,越来越多人了解到成都的发展潜力和多样魅力。”

以赛事为“桥”,成都持续加强对外交往。自2015年11月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以来,成都和韩国大邱一直保持密切的交流互动。2024年10月,大邱马拉松组委会一行8人受邀来华参加2024成都马拉松。大邱马拉松组委会成员姜泰旭回忆在成都的参赛之旅时说:“我们去了成都的很多景点,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现代风貌。”


随着城市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成都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增强。“我们发现,高层次人才非常关注城市的体育运动便捷度。”王毅表示,体育赛事对人才引进、产业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据统计,成都人才总量目前已超过650万人,2024年新引进青年人才52.9万人。截至今年2月,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15家在蓉投资落户,约5000家外资企业在蓉经营发展。

“透过国际友人的眼光,我们看到了成都的很多优势。”王毅说,“大型比赛特别是大运会后,成都的信心、成都市民的信心都有提升,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新华社、新华网

编辑:欧鹏


  给运动君点个赞吧~图片

图片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