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教育厅点赞!成都这些案例上榜
2021-12-28 22:48:30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精神,四川省各地各校因地制宜作出安排,开展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从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压减学科类机构数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加强资金监管、防范涉稳风险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教育厅组织遴选了第二批落实“双减”工作的典型案例。


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

20个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成都三个案例“上榜”


01

四川天府新区

丰富课程体系

服务方式个性有选择


四川天府新区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家庭需求层次差异,创新服务形式,丰富课程资源供给。


构建丰富课程体系。形成“1+2+N”课程体系,“1”即基础课程,以作业指导、个别辅导、自习答疑、综合阅读等方式实施;“2”指体育和艺术课程,帮助每个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全区共开设球类、舞蹈、绘画、书法、器乐等课程727个门类;“N”为科技、人文、劳动、国际理解等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包括3D打印、趣味编程、机器人、国学、剑术等课程355个门类。


提供衔接分段服务。课程与家长下班时间相衔接,课程分A、B双段设置,一、二年级延时至17:30,三至九年级延时至18:00。“A段”集中开展作业指导,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开展综合阅读、写作练习等,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答疑解惑等。“B段”在“A段”结束后,集中开展兴趣培养和特色素质教育,学生按年龄段或专业发展程度选课走班。


自主选择服务内容。学生在线选课,预课见面,试听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试听通过后正式报名,生成个性化定制课表。学生和家长视个体需求、教师视个人素养可自主选择服务时段。75%的学生选择校内教师服务,25%的学生选择社会资源服务;66%的学生选择体育和艺术兴趣课程,34%的学生选择科创、劳动实践、人文、国际理解等其他素质教育课程,另有35%的学生选择多门课程。


02

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探索全方位评价方式

加强课后服务品质课程统整


针对“5+2”课后服务课程,学校改革成效评价制度,将课后服务课程评价制度纳入“金紫荆”课程评价体系,从学生、课堂、课程、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活化学生评价。将学生的课后服务拓展成长体验与感想编入《高新实小学生“金紫荆”成长手册》,从学科学习力、儿童适应力、创新力个性化发展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校园吉尼斯”评选表彰活动,评选“阅读之星”“美德之星”“十佳科技小能手”“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等个性化奖项。

优化课堂评价。坚持学生主体,强化教师主导,立足“学习、生活、创造”三个本位,关注学习力、适应力、创造力培养,遵循“生长型”课堂评价标准,发掘“5+2”课后服务“生长型”课堂示范课例,每年颁发“金紫荆”课例奖不少于20项。

深化课程评价。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维度,将“5+2”课后服务课程与学科特色课程一起,坚持目标规划与成果展示相适宜,通过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及专家评审,每年评选校级“十大优质校本特色课程”。

同时,强化教师评价,将“5+2”课后服务巡课评价、督课评价、学生满意度评价、教师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评选优秀榜样人物,丰富教师评价载体和荣誉体系,完善并实施“金紫荆”教师评价制度,加大奖励力度。

03

成都金牛区

立足“基础+拓展”

多元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立足“基础+拓展”课后服务内容的全面落实、高质呈现,金牛区通过“完全辅导、完善空间、完备服务”,丰富全面育人路径、实现学生增值成长。

抓实“基础”内容,提供减负实施支撑。按照“学习辅导为内容、能力培养为要义”的推进思路,有效有质指导学生作业完成、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重视“点面”双向推进,即在整体指导学生作业完成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学情,落实分层化辅导、针对性辅导或延伸性学习;重视“能力”培养提升,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深入学习、渐进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力促“拓展”落实,搭建学习广阔平台。学校层面,采取“特色清单+定制清单”的菜单式项目确定方式,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挖掘所处区域有益资源,广泛搜集家长“定制”需求,提炼整合、确定项目,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提供课后服务特色清单117套,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清单组合及进行“二次选择”的机会,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96.2%;区域层面,建立优秀教师课后服务志愿和学校课后服务师资需求“对接清单”,推进区内优秀教师课后服务跨校走课,逐步形成区域课后服务优质教师资源库。

探索“多元”路径,构建全面服务样态。全区71所义务教育段学校在实现课后服务应开尽开的基础上,结合“五育并举”要求及本区在劳动教育、阅读教育等方面的优势,落实“一校一案”,通过有关文化传承、品德浸润、体质提升、技能学习等“多样态”服务项目的探索性、创新性开设及“动态增减”机制的建立,实现学生体验内容的多项供给、多点共促。


来源 | 四川教育发布

成都发布编辑|古月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