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18个大运场馆
开放时长超7万个小时
按照“能赛尽赛、应开尽开、适度使用、加强维护”原则,去年4月,“成都大运场馆惠民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一系列高水平专业赛事、接地气的群众赛事在大运场馆接踵上演。
直到今年3月,场馆惠民行动圆满结束,在持续一年时间中,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商业活动727项,各场馆对外开放惠及市民228.62万人次。
这其中,就有“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活动19项,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场馆迎来“首秀”。尤其在测试赛期间,还推出“惠民门票”,邀请近10万人次观众免费观看体育赛事,近距离体验大运场馆。
同时,除了观赛,成都市民还真正走进大运场馆“参赛”。场馆惠民行动期间,大运场馆有计划、有步骤、规范有序开放使用,举办各级各类竞技体育赛事、大运项目进学校系列赛事活动、成都市全民健身体育运动会系列赛事活动90项,以及各区(市)县举办的全民健身及相关赛事活动561项。
各场馆中心充分利用赛事延期窗口期,大力推动大运场馆低(免)收费向市民开放。根据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数据显示,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18个省属、市属、区(市)县属对外开放场馆,开放时长累计7.63万个小时,吸引参与者307.40万人次。场馆惠民行动使“爱成都·迎大运”的氛围更加浓厚,让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成果积极服务城市,惠及市民。
完善赛后场馆利用
大运惠民计划还将持续
去年6月26日,是大运场馆惠民开放日。在当天,猛追湾游泳场、城北体育馆、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双流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青白江区文体中心体育馆等大运场馆面向市民开放,掀起大运场馆打卡和全民健身热潮。
城北体育馆
以猛追湾游泳场为例,自从被定为成都大运会水球训练场馆后,这里就按照大运会训练的高要求和高标准规划设计,将原有的室外深水池改造成为一个室内游泳馆和一个室内水球馆。活动当天,游泳馆反响热烈,共免费接待市民234名,体验市民也对“重装亮相”的场馆给出高度评价,并期待开展更多场馆惠民行动。
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并首次提出“以名赛带动民赛”。而场馆惠民行动的开展,其实就为推进“名赛带动民赛”提供了重要条件,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更深层次看,场馆惠民行动还有效助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和城市能级提升,呈现大美公园城市良好风貌,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加速发展。
根据2022年全市体育工作暨成都大运会筹备工作推进会议要求,下一步,成都还将持续完善赛后场馆利用和大运遗产规划管理,切实推动大运惠民计划。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