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北京冬奥会一周年:冰雪装备年收入200亿、旅游收入3900亿
2023-02-03 21:04:28
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2月1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发布会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以下简称《赛后遗产报告》)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赛后遗产报告》重点总结了赛后一年来,国家和主办城市在传承和利用好冬奥遗产成果的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报告》则系统总结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举办全过程中绿色低碳可持续工作的开展模式和工作成果。
体育大生意在此重点选录和解读《赛后遗产报告》。《赛后遗产报告》分为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场馆赛后利用、冰雪产业发展、主办城市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传承奥运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7个篇章,系统权威地展示了对冬奥遗产的传承和利用,让这场冰雪盛会惠利百态众生。
冰雪产业:2022年冰雪装备年收入突破200亿大关
《赛后遗产报告》表示,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广泛普及,有力推动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000亿元。冬奥会后,中国将持续推动冰雪产业升级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赛后遗产报告》将我国冰雪产业细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冰雪装备制造业、冰雪旅游业和冰雪赛事表演业。
一、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全国各地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区及小镇接近20个,
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20%以上
。
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也带火了中国冰雪品牌。以“冰城”哈尔滨为例,《哈尔滨市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哈尔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指明哈尔滨市已形成两个冰雪装备制造体系,分别是以冰刀、雪板、冰壶为主的冰雪运动装备和以索道、魔毯、造雪制冰设备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哈尔滨已聚集近30余家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及70多家冰雪相关企业
。不久前黑龙江企业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在冰雪装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黑龙江省星光数字冰雪综合体等5个项目完成签约,总签约额29.8亿元。
二、冰雪旅游市场潜能进一步激发。
2020至2021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900亿
。冬奥会后将利用好冬奥冰雪资源,持续推动冰雪旅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冰雪主题旅游度假区和滑雪旅游度假地。
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推动北京延庆区和张家口崇礼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滑雪旅游度假胜地,促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扩大冰雪旅游消费潜力。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
场,培育塑造冰雪旅游品牌,探索设立各具特色的地方“冰雪日”;
推动冰雪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冰雪旅游+文化”“冰雪旅游+教育”“冰雪旅游+科技”跨界融合。
三、各类冰雪赛事表演活动数量稳步增长。自2015年以来,速度滑冰、冰球、冰壶、单
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国际高级别冰雪赛事纷纷落户中国,全国各地单板滑雪、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精品冰雪赛事数量持续增加。
未来将积极举办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引进更多国际精品冰雪赛事,积极申办、举办世界杯、
世锦赛、洲际杯、冠军杯、大奖赛等国际高级别冬季运动赛事,引进国际健身休闲赛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积极申办洲际、青少年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大力培育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鼓励各地持续开展参与度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冬季项目品牌赛事和活动,促进冬季项目职业化发展,开展冰球等职业联赛。支持社会力量打造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单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观赏性强的精品冰雪赛事,引导培育冰雪运动商业表演项目,不断拓展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
大力推动青少年冰雪赛事,持续扩大全国青年运动会冬季项目的设置,扩大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规模。健全冰雪项目U系列赛事品牌,加快体育传统冰雪特色学校建设。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共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
北京冬奥会遗产惠利百态众生
北京冬奥会的丰厚奥运遗产,也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贡献上。
场馆利用方面,赛后冬奥场馆将深入实施赛后利用计划,推动所有场馆全面对公众开放,组织开展丰富的群众性健身体验活动,服务全民健身,通过加强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申办各类高水平冰雪赛事,落地冬季运动培训基地。
同时,利用这些场馆还承办了多个国内赛事。国家速滑馆将承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各类国内冰上赛事;国家体育馆将承接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和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的冰上项目比赛;积极推动场馆开拓非雪季户外运动项目,开展多业态经营,推动实现四季运营,融入地区整体发展,转化为带动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云顶滑雪公园非雪季的收入已占全年收入的90%。
国家游泳中心已与世界冰壶联合会、 中国冰壶协会达成协议,落户“世界冰壶学院 培训中心”。国际滑联世界首个“卓越中心” 落户国家速滑馆,推动滑冰运动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推广普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与国际雪车联合会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将定期举办国际雪车联合会各类赛事和训练营。
城市发展方面,冬奥会后将全面发挥奥运遗产对城市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放大和延长冬奥效应,扩大北京“双奥之城”影响力,打造首钢“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延庆“最美冬奥城”和张家口“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利用北京冬奥会为首钢园区打造的以健康乐活为底色的特质,打造极限公园,开展滑板、攀
岩等户外极限运动。经营好首钢滑雪大跳台,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
国际赛事、认证培训,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多业态、多元化运营,满足多层次需求。继续经营好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四个训练馆,为专业运动队提供训练服务,同时组织开展相关
赛事。充分利用服贸会展馆,在闭会期间出租开展室内篮球等培训活动。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延庆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带来机遇。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京礼高速、京张高铁延庆支线建成通车;冰雪资源加速集聚,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精彩开园;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建成精品民宿100余家。
张家口将成为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目前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谋划储备项目达652个,首批46个项目已开工
。同时张家口以冬奥筹办为契机,在高新区和宣化区建设了两个各占地3000多亩的冰雪产业园。未来,将实施两个冰雪产业园区的能级提升工程,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度,培育全产业链条,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高地和冰雪产业集聚区。
2月4日张家口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揭牌活动,并发布2023年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赛后利用计划。据介绍,后奥运经济发展项目签约仪式也同时举办,在仪式上,张家口市计划新签约35个项目,总投资398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什么事是纯粹经济的,其他维度永远存在,且往往更为重要”,此文中分享了《赛后遗产报告》的部分干货,《赛后遗产报告》还提及了持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思路、规划和主要措施。
总之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更为“后冬奥”时代相关产业经济、富民发展带来实惠,也为国际大型活动可持续留下珍贵遗产。
注:
本文
所用图片来自全体育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保龄球产业
丨
沙特加码体育
体育“闹”春晚
丨
《中国乒乓》
水上运动
丨
体育明星理财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踢中国玩家出局,暴雪将《炉石传说》电竞引向另一个极端
网红制造网红,这可能是史上火得最快的一款运动饮料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