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在EDCO小三角的第十年,我卖光所有,回山里钓鱼 | 小败局
2023-02-28 21:00:48
如果你在2016到2019这几年关注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大概率会听到一个叫EDCO的品牌,因为logo形似三角形,“小三角”成了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在那几年,虽然规模无法和巨头相比,但小三角仍做得 “有里有面”。“里子”是,重线下的小三角在电商当道的年头依然活得不错,在巅峰的2019年实现营收1.4亿,净利润有1400万;“面子”是品牌极强的传播属性,这种个性来自创始人陈尧。作为喜欢音乐、读书、摩托车和户外运动的文艺青年,陈尧希望小三角不仅要卖货,而且要卖得漂亮,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钱和脸都要”。
(
延展阅读:
首个开进K11的国产运动品牌,EDCO如何在顶级商圈存活?
)
不幸的是,养大一个新生品牌,这些还不够。
2020年疫情来袭,依赖线下渠道的小三角,现金流很快就断了,库存像雪崩一样压过来。无路可走的陈尧开始拉下脸做直播,意外的是居然做出了水花——两年时间,陈尧和团队清掉了7万件库存,一起清掉的还有他的车、房甚至心爱的摩托车。2022年春节前,陈尧终于松了一口气——货彻底没了,他同时决定断了小三角的念想。
▲陈尧在自己的营地前。
“我周四开始发烧,周日就什么事都没了。”和懒熊体育会面的那天,陈尧精神极好,语速之快让人想起一杆加特林冲锋枪,很难看出他刚“阳康”不久。
在创业这件事上,陈尧也有金刚狼一样的恢复能力。和很多创业失败的人不同,很难从他脸上看到悔恨和自怜。他说,新计划已排得满满当当,自己已没时间向后看。
在陈尧看来,
他之前最大的错误是被增长的假象蒙蔽,追求多品类和多产品,事实上运营一个“优衣库”式的品牌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陈尧说,三年疫情把他的价值观梳理得特别“正”,现在他觉得买卖不一定要大,划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边界之内做到极致才是正道。
重开一局,陈尧要想和当年的lululemon一样,从一个垂直领域甚至一件单品做起,把飞蝇钓这个细分市场做透,“什么时候一听见飞蝇钓就想起我们,我们就赢了。”
关于小三角这一段创业的深度复盘和未来的计划,我们让陈尧自己来讲述。
开店赚钱,一开始还不错
2013年,我觉得创业的时机到了。
在这之前我跟过不少大公司,包括曾在李宁实习;第一份工作是在Kappa待了七年,之后去了NBA中国,然后又在安踏干了两年,后来去美国跟Nike的人学了一段时间,正式创业前,我在探路者做产品总监。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的岗位我基本试了个遍。
2012年前后,我发现打高尔夫要加价,大家运动不止穿耐克了,许多人有了钓鱼、摩托车和徒步的装备,消费细分正在形成。我不能等它分好了再去做,那一年我35岁,创业的激情再也憋不住了,觉得是时候了。
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
我没有经历过品牌公司从0到1的过程,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你以为你行了,其实还差得远。
2013年,我拉来几个业务背景很强的合伙人,创办EDCO(小三角),年初我把房子和车都卖了,凑了100多万。2014年在北京开了三家店,分商贸店、百货店和底商店,不同层级,其中一个13平米的店一个月卖了30多万,这一年我们总共卖了827万的货,随后的2015年更是做到1800万。
和当时很多服装创业的人先从电商做起不一样,我们的策略是渠道先行,实际就是开店。然后一边开店一边弄产品。我们2015年开始搞渠道升级,关掉了前面开的三个店,在大连做了生活馆这个店型。为了这个店,当时我们花了五六十万请了最顶级的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光装修费就花了100多万。
▲小三角曾经的智慧门店。
高峰的时候,小三角在全国有60家门店,还进驻了K11(著名高档商场品牌,以商场艺术和潮流气息浓厚为特色)。当时很难,我为了见K11招商的人,被保安轰出大门7次。一开始K11不同意,说他们只接受国际运动品牌,人家不认识你,而且我们客单价太低,平均只有七八百。后来我给他们看了我们之前的营销创意,艺术装置Destroyer Box还有涂鸦大赛等等,我说预算砸在活动上比砸在房租上有意义,他们信了,第一年K11还给我们的租金打了折。最辉煌的时候,小三角在广州K11、武汉K11、成都锦华万达三地同时开店。
我们当时把宝押在线下,
一是因为做线下能算过来账,在线上投放流量不一定能有效转化,但是在线下只要花二三十万开一个店,一个月最少就有10万的流水;第二是溢价的问题,我们做线下比电商品牌毛利高,因为我认为定价并不关乎成本与利润本身,而是由消费者行为驱动,就是用户能接受用多少钱买一双小三角的鞋子,所以我们溢价是比较高的。
当时我们一件羽绒服卖1千多,这个价格在线上卖不出去,在K11尽管也没人认识我们,但刚开店就能分分钟卖光,所以为了加价率和利润,我也要做线下,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们一直赚钱的原因。
融资也在一轮一轮推进。2015年5月,小三角拿了340万元的天使轮,2016年开年就拿到1350万元Pre-A轮,2017年A轮融了2600万。顶峰的2019年,小三角的营收做到1.4亿、净利润1400万,但没人知道,当时我们现金流压力很大,每个月进800多万,出1100多万,总有亏空,而且60个店有7万件库存。我是学数学出身的,账我能算明白,当时已经闻到了风险的味道。
疫情来了,小三角是被库存压死的。
疫情,卖艺卖货卖价值观
疫情门店一关,现金流迅速就断了,本来一个月七八百万元的营收,到2020年2月,就只剩1万。线上跑不动,之前费好大劲开在K11、嘉里中心的这些月租金十多万的店都关了。写字楼租不起,我把公司搬到了民宅,员工从165人减到27人,2月到7月只能开30~60%的工资,愿留的就留、想走的就走。
后来我看已经烂到这个程度,没的选就干脆做直播便宜卖。我记得,2020年2月28日我们仓库解封,3月5号我就开始直播。
做直播的时候,有媒体来采访问我直播靠什么,我说首先是我有货,当时谁有货谁牛X,做电商那帮人是玩现货的,手里都没货,但我有库存。还有就是特色,一开始直播别人干什么我们干什么,很快发现这样不行,当时进进出出只有一两个人在看直播。
我觉得还是要和别人做得不一样,我们是“卖艺卖货卖价值观”,我们怎么讲产品,没有套路和脚本,直播里也没有那些“社会嗑儿”。
我发现你想跟粉丝互动的时候,要调动人的一种本能,就是逞能,所以我开始在直播间搞了知识问答类的东西,尽量把问题都留一口,让他们去答,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文化,开场的红包一定是唐诗三百首。后来我还加了“我画你猜”、“灵魂歌手”、“我爱记歌词”综艺的那一套,我跟好多人讲,我跟其他公司创始人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才艺多,会弹琴、能唱歌。我们设备是跟开演唱会的一样,直接能接乐器、能接碟机。正好我们直播的几个人都喜欢音乐,电吉他、木琴、碟机、麦克风都是专业级别。后来我们在室外直播,在大熊猫保护站直播,去玉树扎营直播,反正都是产品打折,在那直播大家还能看个新鲜。那时候就有人盯着看我们到哪了,开了多少公里,这个时候你再讲什么他就爱听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4月17日,小三角诞生七周年,那天我们从早上8点直播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卖了160多万元的货,我们一边喝酒一边直播,后来喝多了开始反思,最后大家都哭了,粉丝也跟着哭。
▲陈尧和团队在直播。
在做直播这段时间,我有几个体会,一是要让粉丝获得尊重,我们会在直播的时候给答对题的粉丝送一些小礼品。比如说纯手工的卡包,都是用顶级皮料手工做的,都有瑕疵,但是粉丝要的就是你对我是真心的,这种互动会吸引相同调性的人;第二我觉得,直播不是什么火做什么,而是做你会的东西,你就捡你自己的喜好弄。
后来我们从运动户外类目的2500名排到了前50,还进过前十。以往我们是不太重视电商的,线上营收只占20%,电商从来没破过1000万,2020年我们直播靠两三个人就卖了3000多万,现金流也变成了正的。当初如果没有电商这块,我们就要清盘了,但股东给我们投了这么多钱,要是清盘,我就会背负一生的人情债,以后我想做事情就再也没有人相信了。
最后我为了救公司把房车都卖了,资产全卖,连摩托车都卖了。
2020年我直播了272场,2021年直播了327场,用两年时间清了7万件库存。有人问我,既然电商这块做得不错,为什么不继续这么干?因为我了解我不擅长淘品牌这种玩法,货卖光了,我也彻底把这个念想断了,是时候重开一局了。
这次创业,一定要垂直
公司出问题后,我也一直在反思。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定位问题——不够聚焦、不够垂直。
我当时心比较急想快速起量,被增长这件事迷惑了,开始追求多品类,丰富产品。当时小三角定位是机能品牌,和功能品牌不一样,机能不强调使用场景。我想如果主打攀岩、登山,那么这些类目中都有相应的画像品牌,我们就要和传统户外品牌竞争,他们会打你。你要把消费者的心智调到你这边很痛苦。
客观上,不快速增长也不行,业绩上不来,就融不到下一轮资,融个天使轮300万,有啥意思?所以我们一年一年地玩命开店,一轮一轮地融资,最后走入了一个怪圈。
现在我觉得,和3C这些类目不一样,服装是意识形态产品,它有自我表达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你认同服装是意识形态产品的时候,就只有效率和文化两种打法。以我认识的有钱大佬为例,他们会选择两类衣服,第一是应急的衣服,这种他们一般直接去优衣库,质量没问题,款式基础,也看不出logo来,优衣库就是效率的代表,如果产品没有某种特殊的使用场景,你只能PK钱和渠道。我得承认,我不擅长这种玩法。除了优衣库,大佬们还会穿始祖鸟这些能给自己贴标签的品牌。所以作为创业者,你如果没有优衣库这种绝对的实力,还有一种打法——做细分垂直。
我现在不认同早期所谓的人群定位、年龄定位这些,卖给都市白领都是扯淡,因为没有一个人群叫时尚人群。如果你做潮牌他也做潮牌,年轻人就买一件你的,买一件他的,对你不会有任何忠诚。我在耐克学习的时候听过一句话,我们不做目标用户群,我们只做目标场景,我们不卖给谁,我只卖给跑步的人。如果小圈子都没成立,上来就想破圈,市场刚开始会给你糖衣炮弹,你玩命开店就能卖钱,但是很快就会被优衣库这样的巨头干死,因为你是卖衣服的,不是卖体育的。
做细分市场成不了优衣库这样的巨头,但不太会亏钱,这种虽然一般开始是十年默默无闻,但一旦有机会破圈就一鸣惊人,昂跑和lululemon都是这样的品牌。
很多年前,我就体会到了垂直的力量,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去山海关钓鱼,我带了美国品牌劳伦斯的一个探鱼器,雷达能探测到周围50米内鱼群在什么地方,最后我用这套装备钓了共130斤的鱼,我那群朋友什么都没钓到,结果他们都给我转钱让我帮他们买我的设备。这就是做垂直的优势,营销效率奇高。
做垂直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做出溢价,为什么?因为垂直场景的本质是文化输出,所以始祖鸟和Snow Peak贴了标签,划了阶层的牌子卖得死贵。我们之前做了一款艺术家联名油蜡棒球帽,以前做小三角的时候类似的帽子也就卖59或者69元,但是放到飞蝇钓这个场景,卖159元一会就抢没了,因为是对标Filson这些国外飞蝇钓品牌,他们卖400多,所以场景一变,产品估值就变了。
所以这次创业,我想得很清楚,一定要做垂直场景和垂直文化,你说你是做户外的都得死,必须下沉到某一个细分运动。
这次我选择的垂直类目是结合露营的飞蝇钓。为什么?露营是个伴生产品,世界没有一种户外运动叫做露营,虽然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在室外看看电影,吃吃喝喝假装在露营,但这种方式不会长久,露营必须得有一个事儿和它结合。
我为什么选择和飞蝇钓结合?第一我认为钓鱼未来会有高增长,现在在抖音钓鱼已经是休闲运动类目第一的运动。我发现年轻人甚至小姐姐都在钓鱼,我身边玩摩托的朋友,一看钓鱼又帅又安全,现在也改成钓鱼了。第二如果对标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会发现,飞蝇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美国有个户外渠道品牌叫Cabela's,是做打猎和钓鱼的。我去过Cabela's的店,这辈子都想象不出来一个户外店能大成这个样子,进去先是落基山脉的场景,山上是美国本土生物的标本,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还有,宾利的添越、劳斯莱斯的库里南这些豪车都有能飞蝇钓的车型,所以钓鱼这块,老外已经玩得很深。
▲钓鱼是陈尧多年的爱好。
我们要学的是东北卖松子的
确定了飞蝇钓这个垂直领域后怎么做?我觉得现在做俱乐部挣不到钱,北京现在一堆玩飞蝇钓的,谁也挣不着钱,都是散兵游勇。但是谁能赚钱?疯狂小杨哥能挣钱,东方甄选能挣钱。所以我们要在垂直类目里建立实时场景,
我们应该学那些在东北卖松子的,还有乳山卖生蚝的,你非得在他那买才行,上直播间买就不合理了。
所以我们要做民宿或者说营地,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场景。2020年我开始盖营地,一开始考虑过京郊,但京郊的地方基本拿不下来,政策风险很高。所以最后把地址选在承德。那个时候宅基地已经可以买卖,后来经过村集体代表大会的决议,我就把地拿下来了。现在我们把整个山谷都封起来,来恢复生态。山谷里没有塑料制品,厨余垃圾会用化粪池发酵回归土地。只用电,不烧一个煤炭。我们还散养了300只鸡,让山里的鹰有的吃。
▲陈尧的营地一角。
在这个场景之上,我想第一步先从几个品类甚至一个品类做起。我以前特别不认可爆品这个概念,但是我现在认可了,我认可的不是电商的爆品逻辑,因为它爆的不是品牌,爆一个品是OK的,不过没有文化属性可能会被其他爆品替代。所以爆品要基于一个场景,像巴塔哥尼亚的抓绒衣服就火了几十年。
我现在想从飞蝇钓的打底裤开始,因为我们钓鱼都穿水裤,穿水裤最痛苦的是冬天冷夏天热。我现在水裤里穿的是优衣库的秋裤,穿上也不冷,但是它描述的不是钓鱼这个场景。现在跑步、瑜伽和健身这些都有了legging,但钓鱼没有。据我所知,日本一个叫Foxfire的品牌有冬款和夏款的legging。如果我描述出一个场景来,可能是个需求。所以我想做冬夏两种速干裤,你看lululemon当年就是这么做的。
当你想喝咖啡的时候会想起星巴克,打篮球会想起乔丹,什么时候一听见飞蝇钓就想起我们,我们就赢了。
关于销售,现在回想小三角当时的营销在方法论上都很牛,但从根上看都是渣。小三角做的球鞋设计大赛什么的,听上去很热闹,但是你卖的鞋是给谁穿的、干嘛用的,没有说清楚。包括我们做过智慧门店品牌,后来看在方向错的时候,意义也不大。这次我不做淘宝,因为你一开就得有运营,而且我不想卖给跟飞蝇钓没关系的人。我现在就在群里卖,已经简单粗暴到直接微信转账,我给你快递单号。之前我们的油蜡帽子很快就卖光了,因为我们精准,都是钓鱼的人脉。
然后,第二步我想做一个渠道品牌。渠道品牌能快速传播渗透文化。吸取之前的教训,我再做线下会注重店效,我不开60个店,而是开1个店就要卖出60个店的店效来,
怎么卖?我不是把一堆牌子集合在一起,我是集合一种场景、一个社群、一个俱乐部,快速建立文化阵地,做成像日本的UNBY STORE这样小而美的渠道品牌。你如果有100万粉丝,短视频里植入广告挣得钱可能要比你卖货要挣得多。当你能配合场景在店里直播,天天有各种各样的网红和活动在这直播,这多厉害?
总结起来,我挺感谢疫情这三年的,这三年就像一个照妖镜。之前创投圈咋咋呼呼的可多了,但现在这些人很多都被干趴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都是靠价值观和真才实学的人。这三年把我的价值观梳理得特别正,现在我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会什么、我不干什么,此刻我内心无比安静。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敢于袒露心理困境,女子网球被忽视的另一种领先
一家欧洲顶级跑步服务机构的「成功启示录」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