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抛弃国脚身份,我和儿子一起到日本学习足球|杨旭专栏
2023-03-03 21:00:26
编者按:
过去的这个冬天,国脚杨旭带着两个儿子到日本学习足球。两个多月下来,儿子喜欢上了日本足球的氛围,他也对日本足球青训有了更深的认知。杨旭希望通过这篇专栏分享自己在日本的见闻和感受,也期望和我们一起探究日本足球成功的关键。
懒熊体育诚邀那些热爱观察和思考、无论在役还是退役的运动员们,来这里用文字表达你们的独特观点,告诉外人一种前所未见的体育视角。我们将尽力为你们提供一个优雅的平台。此前竞走奥运冠军刘虹
「
当我谈竞走时,我谈些什么
」
、前国脚谢晖
「
和谢晖同步思考
」
、前女篮国手赵爽
「
爽言爽语
」
已开通个人专栏。
2022年冬天,我带着两个儿子到日本学习足球。做球员时,我曾不止一次随俱乐部、国家队到日本比赛,那时只知道日本足球好,但了解到的都是皮毛。
这次,我抛弃了国脚和职业球员身份,以两个中国孩子家长的角色深入到日本足球基层,走访他们的足球青训俱乐部。孩子在东京接受足球培训,于我而言也是一个刷新认知的学习过程。
日本足球青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对细节的执着让我感到震惊。作为一个中国足球人,我有时会想:我们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培训模式?每每想到中国足球青训因急功近利而导致的“死结”,我都会感到焦虑。我们必须要改变了,否则永远都只能被对手甩在身后。
▲日本的小朋友们在接受足球培训。
刚去时看傻眼了
我的前队友孙可,在儿子5岁的时候就带他到日本接受足球培训,回来后和我说了很多日本足球青训如何专业、如何细致的话。我知道日本足球很好,可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说不清。所以趁寒假亲自带儿子去了东京,感受那里的足球青训。
我的两个儿子之前在上海TFA足球俱乐部学习足球,俱乐部采取的是日本青训模式,教练全部来自日本。到了日本后发现,他们那里的训练和国内还不一样,攻防节奏太快了。
儿子刚到时参加的是ZONE俱乐部的训练营。他们的训练和比赛节奏把我大儿子杨竣皓都看傻了,老二更懵。日本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和我们这里三年级差不多,踢得太好了。我太太说:“人家踢的足球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不是一个运动,要不咱们还是别参与了。”
杨竣皓跟队练了两个星期后慢慢适应了节奏,后来参加了大泉学园U10队的考试。这个足球技术学校的水平在东京算比较高的,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入队。结果还不错,他被选中了。
到了之后发现差距依然很大,这差距甚至可以毁灭孩子的自信心。教练对我们说:“毕竟刚来,别着急,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我的大儿子杨竣皓在日本参加足球训练。
杨竣皓最开始跟着B队训练,是队里的替补,后来慢慢成为主力。没过多久去了A队,也是替补,然后逐渐成为球队的轮换球员、主力替补。在这期间,我还联系了町田FC,儿子也会和他们一起训练,进一步提升能力。
再后来,杨竣皓参加了东京绿茵俱乐部的精英队试训,也被选中。日本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多数会在9月组建,12岁之前参加的是强化班。回国之前,我还带他参加了东京FC俱乐部的精英队选拔考试。
在日本这两个多月,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就像在玩打怪兽的升级游戏。虽然很累,但日本的足球氛围让儿子为之向往。
不练体能是个误区
通过实地观察,我发现足球在日本已超越棒球,成为第一运动,这和他们最近几届世界杯表现出色有直接关系。
日本的小学足球队(6~12岁)特别多。东京有23个区,每个区很小,相当于上海浦东区的1/10,但一个区有700多支足球队。
12岁后,踢得好的小球员会被职业俱乐部梯队选走,完全踢不出来的会放弃足球。那些中等水平或中下等水平的孩子,会在初中、高中、大学继续选择踢球,学校内部和学校之间有各种比赛,学校的球队也会和俱乐部梯队进行比赛。
日本有专门学习足球的职业高中,就像我们这里的蓝翔技校。那些12岁时没被选中的孩子经过后天努力,依然可以成为职业球员,日本很多职业队的球员都来自高中、大学联赛。
从初中开始,日本的学校足球队就有赞助商。或许赞助的费用不多,但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足球的支持。我甚至觉得有些学校足球队的赞助商数量,比中超球队的还要多。
▲大泉学园的小朋友们送给儿子的礼物。
日本有专业足球装备商店,好几层,其中一层专门卖儿童足球用品。他们的儿童足球用品配置和成年人一样,不过是把它缩小了而已。国内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可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其他城市还存在差距。国内很多小朋友的足球鞋都是皮革的,日本小孩穿的基本上都是专业足球鞋。
之前总有人说日本足球不重视体能训练,这是个误区。他们一直保留着体能训练,而我们有时为了强调“科学训练”,把体能这部分给放弃了。
杨竣皓的体能在国内同年龄孩子中比较突出,他刚到日本时完全跟不上节奏。前一天比赛完了之后,第二天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如果体能跟不上,技术就无法发挥,尤其到比赛最后阶段,所以接下来我会专门给他加练体能。
令人吃惊的细节
同样都是从小学习足球,中、日两国孩子差别最大的地方在于自理能力和思考能力。
有个日本小朋友,今年11岁,在他6岁的时就自己坐1小时火车和半小时电车到东京训练,训练结束后再一个人回家,这种自理能力是中国孩子不具备的。当然,我也理解,这和国情不同有关。
训练比赛时,中国小球员需要教练告诉他们怎么踢,比如什么时候应该前插,什么时候应该退回来防守,日本不会这样。他们踢5人小场比赛时,教练不会做任何战术安排,完全让球员自己思考怎么踢,这让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变得更强,他们会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每次训练开始前20分钟,教练在场地内布置,日本的小球员便自发地在场边进行自我训练。在中国,孩子这时候一般只是垫垫球,日本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如有人觉得自己速度不行,就利用这20分钟练加速跑;力量不行就把皮筋绑在腿上,加练力量;技术需要提高的就摆几个标志桶,练习过人。
每到周末都会有各种比赛,从上午8:30持续到15:30,孩子们中午在球场里吃便当或者饭团。他们在比赛间隙也不闲着,会拉着同伴或者对手进行抢圈或一对一的过人练习,非常主动。
日本很多青少年比赛的场地依然是土场,他们认为土地比人工草坪的场地更容易保护孩子的膝关节和脚踝。比赛结束后,土地变得坑坑洼洼。每到这个时候,场边的二三十名孩子父亲会拿着平整场地的硬刷子,瞬间冲进场地。两分钟后,场地平整得就像没踢过比赛,连脚印都没有,我曾不止一次参与这个工作。
这样的细节,是我之前从未感知的。
日本足球人的梦想
杨竣皓去东京FC试训前一天,我接到俱乐部通知,强调方圆1公里内的停车场不允许使用,如果发现违规使用停车场,参加试训的孩子会被除名。俱乐部建议尽量乘坐电车前往球场。
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这样要求,是担心俱乐部搞的活动挤占当地居民的停车资源。这就是日本人,他们很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孩子参加考试时,家长是不能进场地观看的,只能在外面等。
每个练习足球的日本孩子都梦想着未来能够成为职业选手。得知我是职业球员后,小球员们非常、非常崇拜。他们最开始并不认识我,崇拜只因我的“职业球员”身份。之后会到网上查我的资料,了解我的履历。我从日本回来前,小朋友通过翻译软件对我说:“回到中国后请继续加油。”
日本人是有足球梦想的,很多小球员的家长都曾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有个孩子的父亲年轻时效力于千叶县足球队的梯队,参加过日本国青队集训。21岁时受了很严重的伤,职业足球的梦断了。但他的两个儿子都在踢球,继续着老爸的梦想。这样的故事在日本有很多。
▲身为职业球员,我曾为国足征战世预赛。
带儿子在日本踢球时,我参加过一场业余比赛。我代表一个中国俱乐部出战,里面有一半中国人、一半日本人。虽然之前的训练不是很系统,但觉得踢这比赛应该问题不大。
结果比赛开始后,我们被对手碾压,以2比6的比分输掉了比赛。我进了1个球,制造了1个点球,但我们队和对手的差距非常明显。我可以过掉一个人、两个人,人家三四个人上来抢,就带不过去了。他们基本上都是一脚出球,倒来倒去,根本抢不到球。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天比较热,上半场踢到一半进入补水时间。我当时想,反正踢着玩,就慢慢悠悠走到场边。刚拿起水壶准备喝水,裁判的哨声响了,恢复比赛。在此之前,其他日本球员都是跑到场边喝水,然后迅速跑回球场的,他们不想浪费1分钟。我喝了一口水后也马上跑了回去,重新投入比赛。
中国青训的功利心和死循环
中国家长要送孩子到日本踢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的是签证,需要有工作签证或投资签证。旅游签证虽然可以,但只有三个月,顶多半年,会比较麻烦;其次是租房,短期来到这里只能住酒店或民宿,成本会比较高;第三是交通,选择地铁的时间成本较高,如果在换车时出现错误,会影响训练。中国的驾照在日本是不能自驾的,如果选择租车的话,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司机,那样会更贵。
如果以上这三点都不是问题,那就没有其他问题了。日本青少年足球培训的费用不高,在一家俱乐部接受培训1个月大约需要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6元),可以上8次课。如果参加两家俱乐部的训练,一年费用大概24万日元。
▲我受邀参与到训练中,向孩子们展示射门。
和日本青训比,中国青训最需要改变是功利心,但这又是个死循环。
在中国搞青训俱乐部,所有人都希望拿冠军,只有拿冠军了才能招来更多孩子,俱乐部是要靠培训费维持运营,否则就很难生存。
怎么才能更容易地拿到冠军呢?从小注重身体,找身体强壮的孩子去比赛。或者比赛时打长传冲吊,把球从后场就直接踢到对方禁区里,放弃地面配合,有些甚至为了拿到冠军不惜一切代价,然后就这么循环下去。这么做短时间内可以成功,但培养不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可以依靠身体战胜日本队,长大了就不行了?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我们现在的小球员也赢不了日本队了。
我以球员、观察团的身份来到日本时,看到的确实都是好东西,但那些只是皮毛。这一次,我从最基础的地方感受了日本青训、日本足球成功的关键。
与日本青训教练交流时,他们会对我说:“中国拥有很多民族,选材范围很广,不像我们这里选材单一,所以中国足球一定会取得成功。”
作为中国足球人,我会因此感到惭愧、遗憾。我们与日本足球的差距越拉越大,如果再不改变,恐怕真的很难追上了。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对话郑文杰:选择转入中国马术国家队,不止是为巴黎奥运
踢球9年无突破,「小贝二儿子」的光环还能让他走多久?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