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中超首轮场均观众超2019年,但想赞助商回来就没那么快了
2023-04-17 21:02:00
去年10月开始的足坛风暴已持续半年,中国足协两位掌门人陈戌源和杜兆才先后落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3赛季中超联赛于4月15日拉开大幕。
两位最大的管理者被抓,宣布中超联赛开幕的工作只好由足协副主席高洪波完成。以往的联赛开幕式在进行到这环节时,没等足协高层露面,就已嘘声四起,而高洪波却在工体听到了掌声和欢呼声。对这位球员时期曾在工体流下过血汗的老熟人,北京球迷给足了面子。
那一天,新工体来了46818名球迷,是首轮中超联赛上座率最高的球场。
疫情三年让中超迫不得已施行赛会制,绝大多数比赛都空场进行。随着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正常,中超重回主客场制,球迷可以像2020年之前那样自由入场。首轮联赛结束后,场均观众人数为23944人,比2019年全年的平均数据多出630人。
当然,这只是开始,恢复正常秩序的中超能否将这种状态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还需观望。
▲中超首轮工体上座率最高。(摄影:赵宇)
一票难求的新工体
从4月15日下午5点开始,北京交通广播的路况信息就反复提醒市民,工人体育场周边车流量大。为避免拥堵,去看球的球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为给参赛球队和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工体西路在开幕式前施行交通管制,没有证件的机动车一律不允许通行。
从2020年8月启动改造复建工程,至2023年3月竣工验收,工体由原来的综合性体育场变成了专业足球场。体育场外的石刻雕像被保留,看台的位置编号也完全遵照改建前的顺序排列。熟悉体育场的球迷从北门进入后,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所持门票区域。
北京国安与梅州客家队比赛前3小时,已有大量球迷来到体育场附近。遗憾的是,新工体目前只是体育场竣工交付使用,周边的商业和休闲区暂未开通,因此体育场目前只具备观看比赛和承办演唱会功能。周边商圈预计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开通,届时,正在修建的地铁三号线将直达体育场。
4月15日晚,新工体总共来了46818名球迷,其中就包括坐在包厢里的北控男篮主教练马布里。国安队过去在工体比赛时,他经常会到现场看球,新工体首战自然不会缺席。据懒熊体育现场目测,体育场的将近80个包厢,比赛时全部亮起了灯。
新工体可容纳68000名观众,当天到场的球迷并未把体育场填满。国安俱乐部相关人员告诉懒熊体育,首场比赛情况特殊,这已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向球迷开放的最大程度。
国安俱乐部上周四开始对外发售15日比赛的散票,最低120元,最高480元,3分钟被抢光。随后又发售了第二轮,也很快售罄。很多没抢到票的球迷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找票”,但如愿者不多。比赛前两天,不少国安球员都发朋友圈里称自己也没有多余的球票。
▲国安球迷在工体打出的围巾墙。(摄影:赵宇)
反差鲜明的上座率
首轮中超上座率排名第二的球场是卫冕冠军武汉三镇队的主场——武汉体育中心,有35868人到场观赛。天津津门虎主场来了31681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超老牌劲旅上海申花队的主场都是虹口足球场,这座建设于1990年代的、中国第一座专业足球场见证了申花队的起起落落。今年,申花俱乐部被久事集团收购,因久事集团拥有上海体育场的所有权,申花队的主场也因此由虹口迁至上海体育场。
上海体育场最多可容纳72000名观众,但申花与山东泰山队比赛时,现场观众人数只有24833人。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懒熊体育,上座率不高与体育场周边环境情况有关。因要配合地铁沿线施工,上海体育场只有三个扶梯可供球迷使用,其中一个要留给客队球迷。这也就意味着比赛结束后,只有两个扶梯可供上万名主队球迷疏散使用。为避免发生意外,比赛场对球迷数量进行了控制。至于何时可以让更多球迷入场,该知情人士表示暂不知情,“首轮比赛也在做这方面的测试”。
申花俱乐部相关人员对懒熊体育表示,未来一切恢复正常后,上海体育场的上座率可达4万人左右。
虽然中超首轮比赛的上座率不错,但也有两个体育场的观众数量未达到一万,深圳队与青岛队比赛的观众数量为8163人,浙江与长春队比赛的人数最少,只有4858人。深圳队上座率低和联赛开始前的“解散风波”有关。浙江队为配合亚运会筹备,将自己的主场从杭州黄龙体育场迁至湖州奥体中心,此地距离杭州有一小时车程。
不过浙江俱乐部相关人员对懒熊体育表示,即便在杭州比赛,球场的上座率也无法和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相比。球队当年踢中超时,关键比赛的上座率在1万人左右,一般比赛大约七八千人。球队2016年降入中甲后,上座率更低。他们希望亚运会结束后能够回到杭州比赛,“期望那时能有更多球迷到现场支持我们”。
8场比赛结束后,首轮中超联赛的累积上座人数为191553人次,平均上座23944人,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平均上座率(23314人)。施行赛会制三年后,球迷对于在家门口看球的愿望非常迫切,这也导致首轮联赛上座率形势喜人,但能否维持还需进一步观望。
2019年之前,恒大队在广州天河体育场的场均上座人数为45795,高居中超联赛榜首。随着恒大俱乐部的没落,中超的关注程度势和上座率势必也会受到影响。此外,金元足球时代已正式结束,大牌外援陆续离开,比赛质量也会因此打折。长久下去是否还会吸引更多球迷到场观赛,也是中超目前需要面对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2020赛季的恒大很风光。
赞助商退去的背后
首轮中超联赛在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走来,但赞助商缩水现象不容忽视。
上赛季中超联赛的赞助商分别是中国平安集团、耐克、上汽、青岛啤酒、DHL、蒙牛、EA、百岁山矿泉水,而今年总数减少到5家,分别是平安保险、耐克、EA、怡宝矿泉水和雪佛龙润滑油。
有相关业内人士告诉懒熊体育,赞助商减少有三点原因:首先是去年10月开始的足坛风暴让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遭受重创,联赛的赞助也因此受到影响;其次是职业联赛过去三年一直施行赛会制,赞助商的很多权益无法实现;第三是赛会制、空场比赛导致赞助商的曝光程度降低。自2020年开始,中超与赞助商的合同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签。2022赛季结束后,部分赞助商陆续退出。
中国平安集团是中超联赛的冠名商,据懒熊体育了解,他们的冠名合同原本于去年年底到期,曾动过退出念头,但考虑到双方之前已合作两个周期,若此时退出,中超联赛恐将很难找到新的冠名商,所以才与中超重新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冠名合同,冠名费用从原来的平均1.5亿元变成了1亿。
另有知情人士预估,联赛最火红时每年的赞助费用总额大约2.7亿元,今年的赞助费用应该达不到2亿。
中超尚且如此,更低级别的中甲、中乙联赛的情况就更不理想,这两级联赛的赞助商收入已无法完全覆盖办赛的费用。为保证低级别联赛的正常运营,中国足协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一位业内人士对懒熊体育表示,联赛目前正在慢慢恢复,但需要一些时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疫情之前的状况。“只有等足坛风暴真正结束后,才能慢慢走上正轨。”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史上最重罚单!中国篮球品牌重塑“快刀斩乱麻”
武汉向上,体育要成为鼓风机 | 体育新城市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