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清华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源自特招改革、带来行业利好
2023-04-19 21:01:15
今年CBA全明星期间,邹阳率领大学生联队在星锐赛第二场击败CBA二年级队,个人拿下星锐赛MVP。近年来,清华大学依靠名校光环与特招(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的双重加持,吸引了许多极具天赋的高中生运动员入学,邹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近日,当新赛季CUBAL分区比赛激烈鏖战时,一条“清华大学将增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新闻刷屏。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名校新设体育专业那么简单,它事关清华大学未来能否继续吸纳邹阳这样的高水平球员,也将对体教融合政策落地、体育教育行业发展产生标志性影响。
一次改革,两种选择
4月18日,网上流出一份2022年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备案和新增审批结果,该文件显示,清华大学将增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
体育升学当下主要有三种方式,除了清华招募邹阳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特招)方式,还有体育统招和体育单招。体育统招需要参加高考,结合各省市组织的体育考试综合计算成绩,可报考的专业有体育教育、休闲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等;体育单招要求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的单招考试,只能报考一所学校,可报考的专业有运动训练、武术民族与传统体育专业。
在过往,这些体育类专业通常只有师范类院校或者体育类高校开设,因此,普通的体育特长生想进入好的综合类大学学习,需要获得特招资格。与之对应的是,特招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后,也不会主修体育专业,而是选择学法学、经济学、管理等非体育专业。
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到2020年,全国有283所高校具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2022年,体育单招院校总共122所,报名人数达到50876人,相比2018年的27901人,五年时间里报考人数几乎翻倍。体育类专业愈发热门,报考人数大幅增长,因此,此次清华大学增设体育教育专业受到了极大关注。一些人认为,这将是普通高校大面积开设体育类专业的信号,普通体育特长生将有更多机会通过统招或者单招的方式进入综合类大学。
但事情似乎并非如此。要真正了解清华大学这个举措,还得从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改革的情况讲起。
2021年9月,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而且目前还不算正式要求文件。)根据该文件,改革要“着力解决个别学生文化成绩和体育竞技水平偏低,个别高校考试组织不规范、在校管理不严格,个别地方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造假等问题。”
简而言之,由于高水平运动员退队率高、竞技水平不符合运动队伍要求、文化成绩低不符合学业要求、利用特招方式走后门混学历等种种问题,以前的特招接下来将行不通了。
《意见》对招生要求设立了几点新的标准,其中,三个标准的提出,几乎意味着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将无法通过特招方式进入心仪院校,分别是:
1、运动水平要求提升,从原来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升级到国家一级运动员,到 2027年门槛更严,必须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
2、文化成绩要求提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招生的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地二本线;其他高校须达到二本线的80%;
3、就读专业给予限制,只有文化课成绩不低于该校常规录取分数线20分的运动员才能申请就读普通专业,否则只能读体育类专业。
从上述标准可知,如果清华大学不开设体育类专业,那高水平运动员就必须在高考时考一个不低于清华录取分数线20分的成绩。这对于从小走体育特长的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而如果设立体育类专业,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成绩要求可以降至二本线。
根据《意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办法将从2024年开始进行重大改革。在这个背景下,清华大学在今年报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很可能就是为了响应改革要求,同时给将来的高水平运动员留有新的奋斗机会。
实际上,除了清华大学,还有许多高校因为《意见》的出台陆续行动。培养出“汕大杜兰特” 朱松玮的汕头大学,2022年就率先增设体育教育专业。今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将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将开设运动训练专业,成为体育单招招生院校的一员;同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一些学校,此前已纷纷宣布停止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
一位高校体育院系管理者告诉懒熊体育:“这两年很多高校都在申办体育相关的本科专业,大家都是先申办下来再看一看,等文件正式下来有备无患。”他预计,教育部改革后的2024年招生正式文件,将在今年9月发布。
一个专业,两种功效
不过,即便是出于应对改革的一种变通方法,高校在体育专业设立上的改变,必然也将会给体育招生和体教融合的进程甚至体育教育行业产生影响。
2020年8月,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第一条第7点明确写道:“加快体育高等院校建设,丰富完善体育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发挥其在项目开展、科研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智库作用。体育高等院校、有体育单独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加大培养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力度。建设体育职业学院,加强相关专业建设,遴选建设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中小学校青训教练员。”
清华开设这样的专业,目前来看更多看是应对特招改革,但也不能排除未来作为一个统招专业招一定比例的体育教育本科生,如果是那样,可类比北体大这个专业的招生情况,体育和文化课的成绩要求更高,只不过这些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没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证书而已,但结果也为“体育好上清华”打开了另外一种可能,甚至可以认为体教融合开始往前迈了一步。
清华大学这一步,肯定有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体教融合的趋势上肯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知名体育教育专家、凯兴资本合伙人辛颖告诉懒熊体育:“体教融合在逐步推进过程中,从中小学的角度来说落地还是比较难,因为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从大学开始做预计效果会比较好,毕竟是火车头,同时部门之间的融合相对容易,清华这边做了其他高校也会跟进,大学的问题解决了,体教融合的路也许就能破局。这个对现有的体育俱乐部、社会上的体育培训机构来说,就算目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从趋势看,一定是个大利好。”
在体教融合的整体要求下,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力图打通国家队、省队建设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将高校运动队的建设纳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清华大学为首的一流院校能够开设相关专业,让高水平运动员回到体育专业学习,也将有利于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如果社会上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越来越多,反过来也一定能促进体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全社会的体育教育水平,进而推动行业向前,”辛颖说。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Tonal卖身不成,估值降10亿美元融到救命钱
万人参与的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为“银发”体育增色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