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一个明星健身镜品牌之死|小败局
2023-04-22 20:58:33
在收购Mirror三年之后,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的lululemon或许要将Mirror打包出售了。
据彭博社、CNBC等多家外媒的报道,lululemon正在为Mirror寻求买家,已经与家用联网划船机品牌Hydrow进行洽谈,lululemon对此不予置评。
这一举措早有预兆,在今年3月的财报会议上,lululemon的CEO卡尔文·麦克唐纳(Calvin McDonald)承认,尽管更名后推出的lululemon Studio对公司忠诚度计划的发展确有一定助益,但对Mirror的收购,是公司的一次决策失误。
这不仅意味着,曾一度让资本趋之若鹜的健身镜公司,即便背靠大品牌也没有等来成功案例,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代表lululemon公司历史上的首次收购,就此以失败告终。
互联网健身公司退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懒熊体育在复盘时发现,从lululemon收购Mirror的初期开始,业务跨界过大、定位不准计划不清晰、团队融入受阻等内部问题就一直存在,lululemon需要总结的问题,远不止决策错误这么简单。
创业4年,撞上风口
对lululemon而言,这是一次让人失望的收购,但如果将时间拨回两三年前,疫情封锁导致消费者被困家中,家庭健身爆发式需求几乎肉眼可见,这种土壤让互联网健身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那个时间点,lululemon收购Mirror并不违背商业趋势。
在收购Mirror之前,lululemon在多个场合提到,公司的愿景是体验式运动生活品牌。2019年,他们就已经向Mirror投资了100万美元。加上这笔投资,创立4年的Mirror已经累计融资超7000万美元,是行业中不折不扣的明星公司。
在收购提案公开前,Mirror的估值为3亿美元。2020年,lululemon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irror。麦克唐纳当时对纽约时报解释,收购Mirror不仅能让用户享受到多重体验,对于加强用户忠诚度、增强品牌的数字能力和互动性同样有效,“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连接lululemon用户、在他们健身和健康场景下的首选平台,而Mirror就是这个平台。”
虽然资本对这个收购案不乏质疑声,但也有行业分析师、投资人认可二者的合作。“在理想情况下,这种模式可以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用户上你的课、买你的产品,然后上更多的课。”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时尚行业专家Tamara Szames告诉加拿大杂志《海象》。
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也给了Mirror信心:2019年上市的Peloton,次年股价一路走高,顶峰时股价超过160美元;只比Mirror早一年创立的Tonal,2020年之后每笔融资的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还获得了众多顶级运动员的背书。
基于这种背景,lululemon为Mirror定了一个增长目标。2019年时,Mirror的收入约为4500万美元,收购当年超预期地实现了1.7亿美元的收入,于是lululemon将2021年的预期收入设定在2.5-2.75亿美元,但不久后又将预期砍半。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在财报和财报会议中获取到Mirror的收入信息。
2021年底,麦克唐纳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Mirror的销售情况符合预期,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泡沫已经被回到正轨的生活戳破了。
跨界过大,质疑不断
在互联网健身公司增长纷纷乏力时,越来越多矛盾浮上水面,有些矛盾甚至在Mirror被收购前就已埋下种子。
在Mirror部分员工心中,创始人布里恩·普特南(Brynn Putnam)创立公司之后,卖身就是重中之重。2021年时,商业媒体Insider采访过多位Mirror前员工,一位前产品经理表示,在产品都还没发布前,就已经有大公司和运动品牌过来参观视察,为此,普特南对于办公室的布置极其严苛,例如办公桌上不能放个人物品、公用厨房不准做饭,为的就是投资人到场时能看起来更加统一美观。
为了拉拢lululemon,普特南甚至让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到达lululemon高管位于温哥华的家中,帮忙安装和调试设备。
虽然Mirror高度重视投资人的体验,但对于产品的关注则不足。在收购完成时,Mirror的产品还面临着许多技术问题,例如经常连不上网、扬声器的质量不如人意。一位负责客户体验的前员工透露,收购的前几个月里,员工们对这款“漏洞百出”的产品感到担忧。
在被lululemon收购后,福布斯预测普特南持有股份的价值可能超过1.3亿美元。2021年9月,普特南离任Mirror CEO一职,如今看来,她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前套现离场,无疑是这场收购案中的最大赢家。
▲Mirror创始人布里恩·普特南
而在lululemon内部,员工对于鞋服产品怎样和健身镜一起营销和销售感到不解,但麦克唐纳并没有及时在内部透露太多计划。
有lululemon员工告诉Insider,无论是普特南还是麦克唐纳,对于Mirror的发展都缺乏有效的领导和沟通,Mirror团队和其他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乃至lululemon的品牌和创意团队,会拒绝参与Mirror相关的项目。
另一方面,服装公司收购硬件科技公司的操作实属少见,如果查阅耐克等大品牌的收购史不难发现,除了对服装品牌的收购,收购的科技公司多与提升品牌数据分析、消费者体验有关,核心还是为了卖鞋服和配件。
虽然lululemon也推出过洗发水、润肤露等产品,日用消费品与鞋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技术设备、供应链、销售方式、员工培训等方面,远没有销售健身镜这么复杂。
lululemon的联合创始人奇普·威尔逊(Chip Wilson)告诉《海象》,lululemon的商店没有针对科技消费品的销售流程,收购Mirror只是受股东压力而做出的短期决策。
互联网健身,仍无成功案例
为了挽救Mirror,lululemon尝试过多种举措。
最简单的办法不外乎降价,Mirror的售价一度从接近1500美元降价近50%,如今又回升到1000美元左右。
即便如此,Mirror的销售难度依然不小。“自从我们收购以来,家庭健身赛道一直充满挑战。虽然会员喜欢我们的内容,但硬件销售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麦克唐纳也很坦白。
2022年10月,lululemon将Mirror部门更名为lululemon Studio,用户每个月支付39美元,即可使用Mirror及专属App访问lululemon Studio,订阅上万个课程内容,并且能在合作伙伴的线下课程中得到特别折扣。另外,为了加强用户参与度,吸引用户向付费会员转化,lululemon还同步推出了免费的lululemon基础会员计划,这部分会员可以浏览参与部分健身网课。
免费的lululemon基础会员计划在五个月内就拥有超过900万成员。lululemon内部有研究表明,lululemon Studio会员在品牌产品上的支出增加了 9%。但根据财报,lululemon Studio的商誉和资产减值在2022年减少4亿美元,是净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lululemon Studio依然只是公司里很小的业务,在运动品牌营收整体放缓的2022年,lululemon的表现强劲,全年实现营收81亿美元,30%的同比增长速度,超过许多综合性大品牌,但不少投资人一直担心Mirror的收购会导致lululemon过于分心。
▲lululemon Studio
虽然出售公司暂无定论,但麦克唐纳已经明确表示不会维持目前对Mirror的投资水平。从今年夏天开始,lululemon继续保留硬件业务,但也会添加一个应用程序功能,允许用户无需购买硬件就能注册会员,只需支付较低的订阅费用,就能访问相同的内容。
也就是说,围绕硬件为中心的内容社区已经转向软件,Mirror会逐渐沦为边缘项目,甚至完全从lululemon的版图中消失。
如今,互联网健身公司普遍活得比较憋屈。Peloton的原CEO约翰·弗利(John Foley)被迫下台之后,和一些Peloton的联合创始人再创业,在网上销售起了定制地毯,而Peloton已经连续第八个季度亏损,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继续同比下降30%。Tonal虽然获得了新一轮的融资,但估值较两年前已经跌去了10亿美元。
在重返健身房、回归户外成为常态后,Mirror的失败不能只看作一个单独的案例,也预示着互联网健身公司往后的日子只会更艰难。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Peloton风光不再,但它的模仿者盯上了篮板 | 创业熊
体育招聘:NFL中国、虎扑体育、GISS爱上雪、猎鹰篮球、为先体育、Master Fit等!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