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勒芒100周年了,是什么让它能一直跑到现在?
2023-06-09 21:03:14
在巴黎西南约200公里处,一个仅有15万人口的小镇,这里有着古典风格的建筑、狭窄的街道,但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里,它都安静得有些冷清。
只有当时间来到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这里才会完全成为另一幅景象。超过30万人会涌入这里,他们中有的从上千公里外驱车而来,开着自己的露营车或是搭着一顶帐篷,有的身穿各类汽车品牌的服装,手里拿着长焦单反相机。他们迅速将这个小镇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的到来都只为了一件事——从6月10日到11日,62辆不同品牌的赛车将驶上小镇南部的萨尔特赛道,驰骋整整24个小时,行驶里程数最多的赛车将获得冠军。
这就是法国勒芒。
这就是勒芒24小时耐力赛,它与摩纳哥大奖赛、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并称为汽车运动赛事的三座王冠。
从1923年举办第一届赛事至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已经走过了100年。作为耐力赛的鼻祖,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一项汽车运动爱好者的马拉松,逐渐成为了汽车、乃至摩托车、卡车大厂用最前沿的科技、最优秀的团队进行比拼的大舞台。“勒芒”一词,成为了车迷口中家喻户晓的名字,也让小镇勒芒成为了世界的一极。
自ACO(法国西部跑车俱乐部)创立勒芒以来,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作为一个单独的赛事存在,直到1953年加入世界跑车锦标赛( World Sportscar Championship),这一关系一直持续到1992年。2012年,FIA成立了世界耐力锦标赛(WEC)才重新将勒芒纳入到系列赛事当中,直到今天。
今年,勒芒的100周年庆典不光吸引了全世界的车迷,厂商当中也有不少新面孔。来自美国的凯迪拉克是第二年参加勒芒。就像电影《极速车王》里一鸣惊人的福特一样,这位同样来自大洋彼岸的后辈也希望在勒芒写下新的历史。而电影中的另一位主角法拉利,也时隔50年再次回到勒芒赛场,参与到赛事最高组别。
除了这些正式选手,勒芒的主办方ACO还邀请了一些特殊嘉宾。一辆改装后的纳斯卡赛车将单独作为一个组别参赛,F1冠军简森·巴顿、七届纳斯卡冠军吉米·约翰逊,以及勒芒冠军迈克·洛克菲勒将驾驶这一台美式赛道机器。而在正赛当天,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将作为发车嘉宾,从法国陆军手中接过三色旗,比赛将随着他挥旗而正式开始。
赛车之城
勒芒的主城区面积并不大。从地图上俯瞰,勒芒以市中心为圆心,基本呈圆形向外放射,犹如一朵盛开的鸢尾花。勒芒有着久远的历史——古罗马人在这里建起圆形剧场,而诺曼底人从这里出发,最终征服了英格兰。
从主城区一路向南,城区在圆形以外的部分一直延伸,形成了一处狭长的地带。这是勒芒在地图上最为明显的突出部,最南端正是勒芒的萨尔特赛道。1923年,勒芒的历史在这里翻开崭新一页。
▲赛道位于勒芒的南端
百年过去,13.6公里长的萨尔特赛道早已成为了勒芒城区的一部分。在设计之初,ACO就充分利用了勒芒现有的公路。因此,萨尔特赛道既不是像摩纳哥那样完全依托于街道,也不是现在流行的封闭式围场,而是兼而有之。赛道的发车直道与看台,在公路旁的空地中建设起来,现在已经是一处永久赛道;而到了赛道的后半部分,长达6公里的慕尚大直道则是法国D338公路的一部分。
这样的设计也让赛道成为勒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勒芒现役车手叶一飞告诉懒熊体育:“平常如果你开车来到勒芒南部郊区,这里地上的标线和栅栏都会让你感觉到赛道的氛围。”来到赛场后,叶一飞与其他车手一起,围绕萨尔特赛道骑行了近70公里。在长距离的萨尔特,这成为了比走赛道更好的形式,“骑行在车手当中是很流行的一种运动。因为比赛对我们的体能要求很高。在骑行的时候你也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路面传来的颠簸,更快熟悉这条赛道的特点。”
▲叶一飞
年仅22岁的叶一飞无疑是勒芒当中最年轻的车手之一,但对于勒芒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位“老人”。除了三次参赛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外,叶一飞还曾在勒芒生活了5年。通过中法汽车交流项目,叶一飞从学生时代就来到这个赛车圣地。他在这里拿到了文凭、考到了驾照,一步步参加各种青少年赛车比赛,直到如今,成为勒芒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职业生涯同样受到勒芒深刻影响的,还有保时捷亚太赛车中心的CEO Alex Gibot,这位法国人告诉懒熊体育,在1990年代的孩提时期,他就被电视上的勒芒比赛深深吸引,尤其是保时捷的赛车。赛车也就此成了他日后的职业理想。
受到勒芒24小时耐力赛影响更深的,是勒芒南部地区的发展。这里的周边设施,都与赛事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在赛道的西侧,不光坐落着勒芒机场,可供小型飞机起降,在机场北面,还有一处货运列车的停车场,可以通过铁路将重型设备运到赛道旁边。
在赛道内部,大大小小与赛车相关的设施遍布各个角落。这里有着以F1冠军阿兰·普罗斯特命名的卡丁车赛道,Maison Blanche赛车学院,法拉利服务中心以及保时捷的体验中心。东侧,大片的停车场以及几座酒店为远道而来的车迷提供服务。而在发车直道的西侧,坐落着勒芒的主办方、发起者ACO俱乐部。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博物馆,就在它的不远处。在赛道周边,更多品牌的服务点围绕着赛道,甚至包括佳能的商务客服中心。
▲勒芒赛道旁的小型机场
这些都是相伴百年勒芒的发展逐渐完善和发展而来。而整个勒芒南部,已俨然成为这座城镇的体育和文娱中心。
在慕尚大直道的中间位置,1985年成立的勒芒足球俱乐部坐落于此,他们的主场Marie-Marvingt球场位于赛道的东北角,从球场向外走,就是慕尚大直道的起点。沿着大直道往南走,两侧依次是勒芒萨尔特篮球队的主场,Antarès演艺中心,迪卡侬运动商场,以及一处自行车环道赛场。而在赛道的其他方向,还有几处大型的运动场以及文艺中心。这一切,都聚集在了最早落成的萨尔特赛道周围,在勒芒的比赛周期间,车迷可以参与的娱乐活动,并不仅仅是赛车本身。
▲赛道俯拍图
嘉年华
勒芒不仅仅属于车手,对于30万的车迷来说,它就是一年一度的疯狂嘉年华。同为古典赛道,摩纳哥以其极致的奢华缔造了自己的风格,相比之下,勒芒要亲民得多。在6月8日,懒熊体育查询了Booking.com,数据显示,勒芒城内的20余家酒店在赛事周的入住率已经超过80%,不过,它们的价格却并未随着赛事水涨船高。平均下来,一个标间一天大约在400欧元左右的价格。在慕尚大直道旁边的一家小旅馆,比赛当天的单价也没有超过600欧元。价格最高的是保时捷弯旁边的一个露营式酒店,在比赛当天的单价达到1288欧元。
作为勒芒主办方的ACO在营销方面也没有走上层路线。在勒芒的赛事官网上,官方商店中上架了数十种不同款式的周边服饰,其中,T恤和帽子的价格通常都在50欧元以下,这比一般欧洲足球俱乐部的队服还要便宜。
拉近车迷与比赛的距离,也成为了勒芒的一项传统。比赛前一周的周五是车检的日子,他们不会在围场的维修区里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所有车队都会将赛车运到勒芒市中心,供车迷近距离观赏,期间,车手也会来到市中心,与车迷进行互动。这种活动在比赛周当中还有许多,不论是品牌在自己的基地里举办粉丝活动,还是之后的车手巡游,车迷总能找到机会与他们近距离接触。
当然,对于车迷们来说,在勒芒的多数时间,还得他们自己“找乐子”。勒芒比赛周期间的门票价格并不贵,甚至便宜得有些不像是一个世界闻名的赛事。在勒芒官网上,正赛两天的通行票价格仅为90欧元,还提供了早鸟价与学生票。这张通行票不光可以让车迷在赛道周围随意走动,还包含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博物馆的单次门票。除了正赛门票以外,比赛周期间的7天通行票价格在900欧元左右,勒芒为车迷提供了许多不同的门票组合。
为了近距离观赛,许多车迷会选择全程待在围场以内。萨尔特赛道周边的诸多空地就是为此准备的。对于车迷来说,他们可以在这里租到不同的简易板房,不论是车企还是赛事方,对此都有准备。当然,帐篷、折叠椅、野餐垫成为了更多车迷的出行必备。他们会将车辆直接开到空地上,在正赛的24小时内,可以坐在自带的椅子上和朋友一起看赛车,累了也可以到帐篷里聚会和休息,烧烤和震耳欲聋的音乐更是成为了赛道旁的配菜。在这里,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能迅速成为朋友。
极限
勒芒对于人和车的极限挑战,是这项赛事的最大魅力。如果将勒芒类比于其他的运动,马拉松以及登山或许是两个合适的对象。24小时的不间断比赛,每支车队都是采用“歇人不歇车”的策略,三位车手轮流驾驶。勒芒赛车发展到今天,最高组别平均每3分30秒就能跑完13.6公里的一圈。一天下来,赛车将在勒芒平均以超过200km/h的速度行驶超过5000公里,相当于横跨整个中国。
这种极限,对于不能停歇的赛车来说尤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1923年的第一届比赛,获得冠军的赛车仅仅完成了128圈、1600余公里的里程,不到如今的一半。但在当时的汽车技术下,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壮举。
为了在勒芒冲击新的极限,汽车厂商也不断将新的发明运用到比赛当中。从捷豹带来的盘式刹车、保时捷的铝制车架与双离合变速箱,再到奥迪的LED大灯与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勒芒的比赛,囊括了汽车在公路行驶中的大部分条件,因此,运用在勒芒的技术总是推动着汽车工业的进步。WEC赛事解说何辛对懒熊体育说道:“勒芒是在极限状态下对赛车速度、耐久和经济性的测试。车企在电脑上做多少次模拟,都不如实际跑一次勒芒拿到的数据多。”
作为保时捷高层的Alex也对懒熊体育说道:“在整个勒芒和保时捷的历史当中,我们彼此都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与勒芒相互成就了对方。”勒芒的百岁生日,也同样是保时捷的75周年纪念。自1951年保时捷参加勒芒以来,他们共获得19个全场冠军,加上各支私人车队驾驶的保时捷车型,保时捷的赛车在勒芒各个组别中斩获的冠军超过100个,这两项数据都是勒芒的汽车品牌之最。可以说,如今保时捷在车辆上所运用的技术,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勒芒打磨出来的。
▲叶一飞驾驶的保时捷赛车
勒芒的极限对于车手也是同样的。
在长时间的高速驾驶下,原本稀松平常的自然条件变化,在这里都成了潜在的危机因素。进入夜晚之后的勒芒更加危险。在历年勒芒的比赛中,大的事故往往发生在夜晚和清晨。
不同于F1赛道在夜间的灯火通明,勒芒从诞生起就只能依靠车灯的性能,即便如今加装了一定的照明系统,但在这方面,勒芒依然很“原始”。
“在夜间你的后视镜看不到车辆的轮廓,只有一团白光,很难判断车距,这个时候超车和让车就是一种考验。”程丛夫对懒熊体育表示,他早在2008年就成为参加勒芒的第一位中国车手。
勒芒如今超过60台车的同场竞技,让赛道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而叶一飞则向我们描述了另一种情况:“有时晚上跑两三圈都碰不到其他赛车,就像线上游戏里掉线了一样,这个时候人有可能会走神,要更加注意赛道上的参照物和刹车点。”
除了黑夜以外,萨尔特赛道的距离让它在不同部分可以同时出现两种天气,这对车手的技术和车组的策略都是极大的考验,程丛夫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在发车直道这边是大太阳,到了慕尚弯就下雨了,赛车会突然失去抓地力。”场地赛车,车辆在干地状况下用的是光面的热熔胎,到下雨才会换成有纹路的雨胎。然而,这种尴尬的局部天气往往只能依靠车手的驾驶能力。
在这种条件下,车手和赛车都必须坚持24个小时,并且还要跑出最快的速度。这种模式至今仍然独一无二。
意外
虽然勒芒的正赛,一年里只有一天,但这足足一天,已够使它成为一款长久不衰的产品。
在勒芒百年的历史上,比赛过程中的戏剧性一直是赛事最大的魅力之一。在24小时的漫长比赛中,赛道情况的复杂多变,赛车上数百个零件和车队数十个人都在极限状态下工作。这为比赛增添了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就像电影《极速车王》里马特·达蒙的那句台词一样:“如果车上一个垫圈坏掉,一个只值五美分的橡胶圈,可能一切就结束了。”
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也诞生了那句关于勒芒的名言:“不是你赢得了勒芒,而是勒芒选择了你。”
在第一年参赛时,叶一飞就亲身体验了这句名言。2021年叶一飞所在的奥迪车队是LMP2组别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虽然他是新人,但在比赛中表现不俗。到了最后一个时间段,车队临时决定,让叶一飞代替主力车手罗伯特·库比卡,上去跑最后一棒。
对于叶一飞来说这是意外之喜:“其实从商业角度,车队肯定会优先让库比卡上场完成最后一棒,但当时我们落后第一名几十秒,车队还是想把差距追回来。虽然理论上我的实力不如另外两位车手,但那天我的状态很出色,车队也决定信任我。”
临危受命的叶一飞没有辜负车队的信任,叶一飞成功跨越了数十秒的差距,重新让赛车排在了头名的位置,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
“说实话,那个时候在车上其实有想过,我作为第一个中国籍车手拿到勒芒冠军会是怎样,真的很向往那个时刻。”叶一飞对懒熊体育回忆,“我当时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赛车,我开始减少对路肩的使用,不让赛车底板受损。”
▲奥迪车队的31号与41号赛车
然而到了最后一圈,当叶一飞驶出最后一个弯角时,他的赛车丢失动力停了下来。当时,他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象征终点的方格旗在挥舞。心急如焚的叶一飞不断尝试重启赛车:“当时我们优势很大,如果我在40秒内重启赛车,我们还是冠军。如果我能在10分钟的有效时间内通过终点,那我们还能获得第三名。”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领跑了一个半小时的41号赛车最终未能完赛,而同一车队的31号车意外获得了冠军。一时之间,同一车队的两个车组经历了悲喜两重天。但事情还没结束,第二天,奥迪的工程师们对运回来的41号赛车进行检修。然而,还没等他们动手检查,赛车就成功启动了,而后更是一点问题都没发现。
这是如今想起都还能让叶一飞感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其实LMP2的车动力系统并不复杂,故障几率很小”,在跑完24小时后的第二天晚上,他几乎睡不着。
但像这样在最后阶段痛失冠军的例子,在勒芒并不少见。2016年,在LMP1组别的角逐中,中岛一贵驾驶的丰田赛车同样在最后一刻出现了故障,将冠军拱手让给了保时捷。他们与冠军的距离一度仅有10米。
在勒芒,命运总是有着它的奇妙之处。假如叶一飞没能用出色表现夺回第一,这次遗憾也许不会发生。然而正是他在2021年的专注和优异表现,尤其夜赛如鱼得水,为他争取到了现在的车手席位。他不光能够继续参加勒芒,并且在今年进入了最高组别,有机会向全场冠军发起冲击。
百年以后
虽然勒芒的魅力和它对汽车运动的贡献,让它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然而与很多赛车比赛一样,近些年,勒芒也过得很挣扎。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品牌之间无休止的竞争,其必然结果就是预算成了无底洞,在LMP1组别的时代,一辆勒芒赛车的研发费用超过1亿美元,与F1赛车相当。然而,商业化远远不如F1的勒芒和WEC,给到车队的收入显然不可能支撑这种研发,因此,汽车品牌纷纷退出勒芒。在数年前,LMP1组别甚至只剩下丰田一个品牌在跑。对于勒芒来说,改制也势在必行。
在这次100周年比赛上,勒芒的参赛规则迎来大幅改动。原来的LMP1组别改为Hypercar组别,车企可以自己研发原型车(LMH),也可以在四个厂家处采购统规的底盘打造原型车(LMDh)。LMP2组别维持不变。原GTE Pro组别与GTE Am组别合并,不再区分职业与业余车手,在明年,还将向成本更低的GT3组别过渡。同时引入性能平衡(BoP)规则,限制同一组别中车辆的性能差距。
这种向经济性、安全性、环保等方面进行妥协的改制,自然会一定程度上削弱车辆的性能,进而影响观赏性。然而,在全球发展的趋势下,燃油汽车赛事的妥协却是维持生存的必要改变。汽车发展到现在,并非没有更顶尖的技术,但那往往需要以安全、环保等作为代价,这是如今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在改制实行过后,勒芒的吸引力有了明显回升,除了今年回归的法拉利以外,到2024年,兰博基尼、宝马以及Alpine也将以厂商的身份回归勒芒,这种盛况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何辛告诉懒熊体育:“在勒芒改制以后,像Hypercar组别的研发费用从一亿美元降到了两千多万,这对车企的吸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而Alex也告诉懒熊体育:“今年有62台赛车参加勒芒,明年可能还有更多。我已经有将近25年没有看到过这种景象了。我认为在改制方面,ACO和勒芒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而在进一步推广勒芒这一金字招牌方面,ACO也在积极尝试一些新的形式。2020年疫情期间,ACO以模拟赛车游戏作为平台,在线上组织了首届虚拟勒芒比赛,F1车手维斯塔潘、诺里斯、阿隆索等人均前来参赛。赛事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届,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相当的影响力,维斯塔潘甚至从未缺席这三年的比赛。Alex表示,保时捷目前的其中一个重点也放在了模拟赛车上。与真实的勒芒类似,他们在模拟赛车也派出了官方车队参与比赛,Alex提到,这些模拟赛车手也是保时捷培养车手的重要一环,他们未来有机会代表保时捷参加现实中的比赛。
而在中国国内,第一支参加虚拟勒芒的Inspeed车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众多车队中脱颖而出,得到虚拟勒芒的邀请,同时也和保时捷签约,成为了他们的客户车队。车队创始人Timac告诉懒熊体育,模拟赛车在很多方面都接近现实,例如在车辆的调校上,他们的实力就与欧洲的车队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模拟赛车,他希望能巩固国内现有的车迷基础,同时也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作为车迷心目中的赛车图腾,勒芒见证了汽车从崛起、巅峰,再到如今向电气化的过渡。“勒芒精神”也成为了赛车运动里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百年过去,勒芒就像地球上的山峦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征服勒芒,只有勒芒坐落在那里,不断迎来新的挑战者,不断见证人类运用新的技术和自我进步,征服前人创造的纪录。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一家中乙俱乐部的账单
百万人上树、55亿热度,Uzi连接EDG“破防了”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6(第633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5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