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章程
商会领导
组织架构
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会动态
行业动态
会员动态
通知公告
党建活动
政策信息
政策法规
法律政策
社会公益
会员中心
入会指南
会员权益
会员企业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活动预告
News Center
协会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详情
上市20年之际,李宁要私有化了?
2024-03-12 21:41:51
2004年6月,李宁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今年恰逢李宁上市20周年。
一周后的3月19日他们将会发布2023年财报。
但就在3月12日午间,路透社率先爆出重磅消息,称李宁集团创始人、“体操王子”李宁正在考虑将公司私有化。
路透社文章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李宁正在为私有化寻找感兴趣的投资方,包括TPG、PAG和高瓴在内的多家全球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都在询问名单上。消息人士同时称,李宁私有化的讨论尚处于早期阶段,细节尚未敲定。
此消息一经发酵迅速引爆资本市场,港股李宁午后盘中最高一度大涨20%,创2023年12月以来新高。截至当天收盘,股价收涨8.07%,报22.01港元/股,全天成交额放量至33.64亿港元。
对这则信息,李宁方面尚未做出明确回应。而就在3月12日收盘后,李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注意到近期公司股份于港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经公司就有关情况作出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规定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截止发稿时,李宁集团方面给予懒熊体育的答复亦是以上述公告为准。
此则消息对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声毫无预兆的惊雷。
诚然,李宁在2023年过得相当不平顺。过去一年,由于全球经济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复杂因素,香港股市和中国内地股市均遭遇不同幅度的下跌,港股面临整体估值和流动性的收缩问题,香港恒生指数2023年下跌达14%,连续第4年呈下滑态势。再叠加李宁自身业务不及预期,下半年李宁股价一路下跌。先是10月25日公布第三季度报告后股价大幅下跌达20.7%,虽然为了挽回局面李宁在10月26日和27日连续两天回购股票。但12月在李宁宣布斥资22.08亿港元在香港买楼后,其股价再次跳水。
在路透社的报道中,结合多位消息人士信息,李宁认为公司在港股被低估,并希望在私有化中让收购价大幅超过现在的股价,但李宁目前并不急于在私有化之后回归A股。
回到私有化本身,在港股并不少见。考虑到港股近年来整体估值确实偏低,进行私有化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对公司大股东来说是不错的时机,去年港股就有12家公司采取了私有化。2020年和2021年是近年私有化的小高潮,各有22家和20家,相比之下,2014-2018年将近五年时间港股因私有化而退市的公司仅有19家。
就在近期,港股传出私有化消息的公司中,相对知名的消费类品牌就包括了美国箱包公司新秀丽和法国护肤品公司欧舒丹。从这个角度,李宁如若采用私有化也不能说完全意外。
但回到实操层面,对李宁来说,私有化的难度并不低。
首先当然是需要筹措大笔资金。截至3月12日收盘,李宁的市值约为571亿港元。根据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李宁的实质第一大股东是李宁本人,其个人股份加上由李宁家族持有的非凡领越(原“非凡中国”)相关股份10.29%占比共约10.49%。如按照这一比例,李宁或者说其领衔的财团需要极强的募资能力和潜在利益。考虑到利率环境有可能下行,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成本,但在市场整体不稳定的情况下,在私有化中很难实现一个各方满意的合理估值,毕竟无论按照协议安排结构或者是采用自愿性全面收购要约(VGO),都需要说服其余的大多数股东。
这也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即是李宁公司的股权结构目前相当多元和分散,多年来比例上的第一大股东,李宁家族控制的非凡领越,对李宁公司的持股一直在下降。以李宁的公开财报数据来看,在2016年底其前身“非凡中国”仍持有27.39%的股份,在李宁家族之外还有4家机构出现在持股5%以上的股东名单中,其中还包括了上述路透社报道中提及的募资机构TPG——这家在2012年驰援李宁的基金,当时还仍持有14.9%的股份,但到次年便完全退出。
“非凡中国”持股此后逐年下降至去年年中的10.29%,而超过5%的股东只剩下1-2家外资投资大行,但其更替很快。以李宁公司公告显示最新加入此中的是FIL Limited(富达国际),他们在今年初大举增持后又迅速在昨天出售了一些,但占比仍有6.89%。这样的股权结构为私有化增加了难度。
对中国体育用品发展熟悉的人,对于私有化并不陌生。2016年匹克正是在港股退市,花费约25亿港元完成私有化。但退市后它并未能重新在A股或其他地方上市,还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突变和体育用品竞争加剧等原因,基本退出了一线梯队。相对而言,高瓴领军的财团对于百丽531亿港元的并购,被外界认为较成功,私有化其分拆的运动业务线滔搏已单独在港股IPO,如今又带着百丽二次冲击港股。而2019年,安踏领衔的包括方源资本、Anamered Investments、腾讯等在内的财团,花费46.6亿欧元(约合37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亚玛芬体育94.98%股份的收购,在那之后再将其私有化。
目前关于这件事终究还只是一则传言,股市或许会为此兴奋一阵子。但这点风声之所以引发这么大关注,正是由于李宁的故事和体量又将完全不一样,即便只是考虑中,它都无疑会是个相当庞大的deal。当然,人们最关心的其实还是,从1984年便开始在中国体育事业中沉浮,历经大风大浪但仍屹立的李宁,他心里想要将他同名的这艘船开向何方。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
了解懒熊体育更多产品及服务
。
2024两会闭幕,体育相关提案7大话题全梳理
PUBGM、HOK强势加盟,沙特电竞世界杯迈向世界
最新公告
CSIC早间新闻05.23(第632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1
5.21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31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20
CSIC早间新闻05.19(第630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CSIC早间新闻05.16(第629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5
5.14体育产业政策早报(第628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13
CSIC早间新闻05.12(第627期)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05-09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成都体育产业商会
技术支持:
协伴云|商协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