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确诊为新冠肺炎应如何应对?居家隔离需注意什么?专家解答→
2022-12-08 18:14:03


新冠肺炎疫情日常通报


12月7日0-24时,我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例。其中外省来(返)蓉感染者3例,本省外市来(返)蓉以及本地感染者159例。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26例。另有26例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均为本土)。


截至2022年12月8日8时,我市风险区:

高风险区

58个

低风险区

11个


点击下方卡片

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可查看风险区

↓↓↓

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26例

感染者1-2:均为11月30日自加拿大飞抵成都,诊断为确诊病例。

感染者3:12月4日自中国台湾飞抵成都,诊断为确诊病例。

感染者4:12月4日自中国香港飞抵成都,诊断为确诊病例。

感染者5:12月6日自意大利飞抵成都,诊断为确诊病例。

感染者6:12月3日自中国香港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7-9:均为12月4日自中国香港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10:12月4日自哈萨克斯坦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11-16:均为12月6日自埃及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17-20:均为12月6日自阿联酋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21-23:均为12月6日自意大利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24-25:均为12月6日自越南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26:12月6日自中国台湾飞抵成都,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如果确诊为新冠肺炎

不同程度的病患应该如何应对?

来看看专家们如何说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可进行居家隔离治疗,隔离到自测为“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梁宗安教授表示,如果患者的肺部有肺炎表现,即为普通型病人,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患者感觉到气短、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此时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你感觉症状很重,甚至原来的基础疾病也加重,那要直接到医院急诊室。”


他还介绍称,对新冠肺炎的处置尽可能按照平时的伤风感冒或者流感来处理就可以了,不要额外地焦虑或者担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院长、天府名医、教授、主任中医师谢春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疫情90%以上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和日常季节性流感症状相似、致病力相当。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新冠肺炎是可防、可治的,也不可怕。“大家可以按照防控方案,口服一些预防中药。也可以通过一些中医养生方法,提升免疫力,比如合理膳食,保持心情愉悦,加强运动。”

新形势下,公众应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教所所长、副主任医师程刚介绍,虽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已大大减弱,我们国家也在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大家都应尽量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因此,公众要继续做好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基本的防疫措施。


那么
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和健康监测?
居家隔离又需注意什么?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华西第四医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杨艳芳
为我们解答

↓↓↓

问:面对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杨艳芳:首先,仍然强调应该高度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规范地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手消。家庭环境需勤开窗多通风。


其次,个人要规律作息。特别是经常有熬夜习惯的人,身体抵抗力会比较低,容易让病毒“有机可乘”。个人活动尽量不聚集。


从家庭角度,适当准备解热镇痛类、感冒类药物,但不需要大量囤积。


对于高龄、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孕妇和儿童这类特殊群体,需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医,或者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


从心理角度,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焦虑、恐慌,正确对待疾病。


问: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警惕是否被感染?


杨艳芳:当出现发热、咽痛、干咳、浑身乏力等这些症状时,需要注意是否有可能被感染。目前,因倡导“非必要不做核酸”,个人认为,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的个人和家庭,且能够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的,可以适当使用快速抗原试剂盒自测,但并不需要大量囤积。


问:优化隔离方式,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政策公布后,网络大量流传各类药物清单,不少居民囤积备用,是否科学?应该如何正确备用药物?


杨艳芳:对于属于非特殊人群的普通居民,可以适当备用解热镇痛类和感冒类药物,因为个体差异,个人服药也有不同的用药习惯和药物敏感性,准备药物时可以参考自己或者家庭成员以往感冒时的常用药物,且不要大量囤积。


对于没有症状的感染者,可以不必服药,有轻微症状的,可以对症使用解热镇痛类、感冒类药物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问: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病情加重、需要到医院治疗?


杨艳芳:居家隔离期间,要做好健康监测,当感觉出现呼吸急促、胸闷胸痛、高烧持续不退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需要密切关注。




 小布温馨提醒 

不聚集,不扎堆
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章玲 于遵素
综合|健康成都官微
成都发布编辑|李欣蔚 大橘
扫码进群↓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