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活动预告

Policy Information

协会动态

专家解读 | 守护黄河千年文化根脉 ​谱写“诗和远方”时代华章
2023-07-21 17:00:36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对于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识、中国特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标杆,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彰显大国气韵的标识符号,要求探索更高站位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思路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统筹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不同于其他文化保护利用空间的标识性功能载体,对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战略框架下谋划建设的,宏观站位更深远,较大运河、长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时空跨度更大、涉及资源更广、人民期盼更高,是大国气韵的重要象征和符号。根植于黄河文明和历史文化积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具有深层次的典范意义。《规划》提出了建设文旅融合重点功能区,更加强调产品、业态、品牌和服务,突出高能级建设项目引领,落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功能,从品牌行动、旅游目的地、精品线路、特色主题活动、文旅产业集聚区等方面明确了促进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建设任务,既是落实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深厚积淀。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探华夏访千年的文明印记,要求谋划更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精品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黄河文化旅游融合是一场时光宝盒与九曲彩云的双向奔赴,是华夏文明的深刻表达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坚实回应。各省市在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时,普遍面临文化旅游业态雷同、产品相近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大量文化旅游资源零散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更缺乏具有突出影响、地标效应和典型建设经验的可以火爆出圈的精品和品牌。《规划》提出要实施整体品牌行动,打造“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围绕世界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培育高品质旅游目的地,组织特色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这就要求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中央统筹和沿线各省(区)协调联动,清晰定位、明确重点,推动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品牌体系快速落地见成效。


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聚要素汇资源的宏大工程,要求构筑更高效率的文化和旅游融合赋能空间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带状功能区域,按照地域文化特征划分为不同区段,涉及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古镇古村、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风景名胜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业园区等诸多空间表现形态,是一个极其多元的空间体系,需要各类空间功能载体之间建立共栖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有序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融合集聚。《规划》提出要建设文旅产业集聚区,打造创意产品基地、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培育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从较大空间尺度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功能载体,既符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空间演变趋势,又是落实“十四五”时期相关专项规划的具体举措。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将推动黄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及经验,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效率。


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揽山水得人文的导览指引,要求推出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融合主题线路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强调“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综合考量沿水系、山脉、文脉、古道、村落等布局特点和公路、铁路等交通可进入性条件,采用沿河、通曲、环山、达海、探城、品村等文化旅游线路组织方式,结合河湟、河套、关中、三晋、河洛、齐鲁和红色文化片区,加强区域文化关联和旅游资源组合,突出文化和旅游融合主题线路的打造,是更高水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全景展现。《规划》提出,以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为节点,串点成线,打造黄河世界遗产、黄河生态安澜、红色基因传承等跨区域文化旅游经典线路。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推出后,各省市应加快配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大众游、乡村游、周边游和主题游需求,并将文化旅游线路作为畅通文化旅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力抓手,持续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升级。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新成员,探索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旅游体验是展示黄河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下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开展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的监测评估和梳理总结,鼓励建设成效显著的省市推广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经验做法,并持续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大项目的谋划建设工作。(刘敏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


最新公告

成都体育产业协会公众号

  •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