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息
Policy Information
近日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以下简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华西院区已完成“焕新”!
跟着此次院区更新设计负责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常务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首席总建筑师张远平
先睹为快吧👇
三步走
首先完成南楼“微创手术式”更新
说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是很多成都人心目中“天花板”级别的医院。其华西院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内侧、华西坝历史街区,成都中轴线的人民南路西侧,与周围的“华西系”其他医院组成地标感极强的建筑群落。
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服务与就医体验,一场“微创手术式”更新就此启动,并于近日完成。
“院区的整体改造分为‘搬、改、扩’三步——首先,将华西院区南楼原有的医疗资源暂时迁往北楼与锦江院区;其次,对南楼进行升级改造;最后,在南楼完成改造后,再将华西院区北楼的医疗资源搬到南楼,并对北楼进行扩建,从而完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整体改造,打造具有城市记忆与充满文化认同感的百年老院。”张远平首先介绍,针对南楼的“焕新”已经于近日完成,其余的改造内容将有序推进。
在改造内容上,首先是对医院的医疗流程体系再造,即提升原有的流程体系,改善原有体系不合理的地方,包括医疗流程本身、后勤(污水、医疗垃圾)以及对应的改造;其次是医疗环境的提升,包括建筑立面打造、内装提升等。
“在改造思路上,我们采用了‘微创手术式’的策略,以微改造、小规模的方法对南楼进行改造,既保证改造提升效果,又强调精准‘动刀’。”张远平表示。
焕形象
外提“颜值”内优环境
焕然一新的大楼入口、清爽温馨的就医楼层……来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从里到外的“焕新”。
据张远平介绍,在南楼的形态改造上,以“古今传承,历史映射”为切入点,建筑立面提取周边历史建筑关系元素,整体以简洁大方为基础,局部运用现代材料和手法,以少胜多,体现对华西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大楼的南侧立面,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华西传统建筑的轮廓,理性而克制地表达出历史街区特色,同时也与下一步将要在其南侧实施的由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形成建筑语言上的对话与呼应。
南楼入口,在底层原建筑嵌入了雨棚和门诊大厅玻璃体,“一方面,大厅‘玻璃盒子’为患者带来敞亮的入口大厅和候诊空间;另一方面,雨棚可以方便救护车停靠,让转运病人不会淋到雨。”张远平表示。
小布在现场观察到,入口除了采用透光性很好的玻璃,还采用了砖红色的陶板。据介绍,陶板的灵感来自华西校园钟楼的红砖,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砖的质感以及砖砌筑的肌理,不仅展现了华西文化中红砖的特色,同时在室内也会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
走进改造一新的楼层,只见主色调是柔和的浅米黄,在增加老建筑的空间开阔感的同时,也让人觉得温暖。在住院楼层,走廊的扶手专门采用了浅粉色,浅粉色来自该院建筑传承色,体现出妇女儿童医院的亲切感。
提功能
优化医疗空间新增百级手术室
除了提升“颜值”,在此次改造中,还以精准的“微创手术式”手法,对南楼的功能进行了整体提升。
“我们对医疗功能构架进行重组,对内部空间及水电设施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张远平表示,因为该楼修建于20多年前,很多管线已经不太适应现在的医疗需求,所以在此次改造中,地下管网全部进行了更新。“因为水电、通讯、消防、污水、氧气等管线,都要在保证北楼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我们在施工图设计中,分为了多批次实施,比如消防水池改造,就分为了三次。管线改造也为未来发展做了预留,比如污水处理池就预留了将来扩容碰管的连接接口。”他表示。
之前的院前入口广场由于室内外高差太大,不方便患者特别是妇儿与老人的通行,此次通过调整场地标高,将入口广场做了全区域无障碍缓坡处理;针对之前院前广场由于道路开口尺度太小,无法满足门急诊分流的要求,设计中将门诊大厅和急诊大厅分别独立设置,使得门诊与急诊急救流线完全分开,更加保证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效率。
与此同时,对全楼进行了结构安全鉴定及加固,并采取了新增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措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楼手术室新增了一个最高洁净等级的百级手术室。
张远平表示,当前,城市进入存量时代,既有建筑改造更新的数量将会逐渐增加。小规模、精细化的“微创手术式”更新,将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你期待吗
推荐阅读>>
○同比增长509%!法国商人、越南导游、泰国女孩……这些外国人今年最爱来成都耍→
来源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成都发布编辑丨杨欢 实习编辑 杜颖
点点在看,点点赞